1、使用前先檢查氣囊有無漏氣,並試測氣囊容量及承受壓力:
胃囊注氣量要有300ml,壓力為40~50mmHg,食管囊容量為200-300ml,壓力為50-60mmHg,氣囊在注氣後要有足夠大小,均勻膨脹,彈性良好。
2、將氣囊內空氣排盡,用液體石蠟塗布氣囊及三腔管,將管輕輕從鼻腔插入,達咽喉部時叫病人吞嚥唾液以便順利送入。
3、從管內抽到胃內容後,再將管插到65cm,使胃囊完全透過賁門,以免胃囊嵌頓在賁門口或食道下端,導致胸骨後不適,心律失常;
4、胃囊注入150--200ml空氣,使壓力保持在6.67kPa(50mmHg):夾住其外端,輕輕將管向外拉,直到感有彈性阻力,使胃囊緊壓胃底靜脈、拉緊三腔管,在靠鼻孔處擦淨管壁液體石蠟,用膠布條緊繞管壁,使成為直徑略大於鼻孔的膠皮卷,以防三腔管滑入鼻內。膠布卷近鼻端可填棉花,以免摩擦。
如因壓力不夠,仍有出血或考慮胃底靜脈破裂出血者可拉緊三腔管,用膠布固定在面頰部,亦可用輸液瓶加水200--300ml,透過滑輪牽拉三腔管。胃囊充氣不足,牽拉不緊,壓迫固定不好,是止血失敗的常見原因;(
5、向食管囊注氣100-150ml,壓力保持在30-40mmHg:如為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胃囊充氣拉緊壓迫後即可止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胃囊壓迫胃底靜脈阻斷食管靜脈血源,大多數病例也可達止血目的。若胃囊壓迫不能止血,食管囊可少量充氣壓迫,充氣量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6、氣囊壓迫持續時間以8--12h為妥:8--12h後應放氣15--30min再充氣。放氣時應將膠布條撕掉,再充氣時先將胃囊插入65cm處,其操作過程同前。應注意,如胃囊滑入食管,充氣時可造成食管下段破裂。放氣前應先測壓檢查有無漏氣,解除牽拉後緩慢放氣,不可突然放盡,以免氣囊內壓驟降,靜脈霎時充盈,再度引起出血。
放氣時應先放食管囊,隨後放胃囊。如果先放胃囊則充盈的食管囊向外滑出易擦傷食管粘膜,如囊壁有血液與食管粘膜粘附時也易撕破出血,所以放氣後要常規吞嚥液體石蠟20ml,以防囊壁與粘膜粘住。
望採納
1、使用前先檢查氣囊有無漏氣,並試測氣囊容量及承受壓力:
胃囊注氣量要有300ml,壓力為40~50mmHg,食管囊容量為200-300ml,壓力為50-60mmHg,氣囊在注氣後要有足夠大小,均勻膨脹,彈性良好。
2、將氣囊內空氣排盡,用液體石蠟塗布氣囊及三腔管,將管輕輕從鼻腔插入,達咽喉部時叫病人吞嚥唾液以便順利送入。
3、從管內抽到胃內容後,再將管插到65cm,使胃囊完全透過賁門,以免胃囊嵌頓在賁門口或食道下端,導致胸骨後不適,心律失常;
4、胃囊注入150--200ml空氣,使壓力保持在6.67kPa(50mmHg):夾住其外端,輕輕將管向外拉,直到感有彈性阻力,使胃囊緊壓胃底靜脈、拉緊三腔管,在靠鼻孔處擦淨管壁液體石蠟,用膠布條緊繞管壁,使成為直徑略大於鼻孔的膠皮卷,以防三腔管滑入鼻內。膠布卷近鼻端可填棉花,以免摩擦。
如因壓力不夠,仍有出血或考慮胃底靜脈破裂出血者可拉緊三腔管,用膠布固定在面頰部,亦可用輸液瓶加水200--300ml,透過滑輪牽拉三腔管。胃囊充氣不足,牽拉不緊,壓迫固定不好,是止血失敗的常見原因;(
5、向食管囊注氣100-150ml,壓力保持在30-40mmHg:如為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胃囊充氣拉緊壓迫後即可止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胃囊壓迫胃底靜脈阻斷食管靜脈血源,大多數病例也可達止血目的。若胃囊壓迫不能止血,食管囊可少量充氣壓迫,充氣量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6、氣囊壓迫持續時間以8--12h為妥:8--12h後應放氣15--30min再充氣。放氣時應將膠布條撕掉,再充氣時先將胃囊插入65cm處,其操作過程同前。應注意,如胃囊滑入食管,充氣時可造成食管下段破裂。放氣前應先測壓檢查有無漏氣,解除牽拉後緩慢放氣,不可突然放盡,以免氣囊內壓驟降,靜脈霎時充盈,再度引起出血。
放氣時應先放食管囊,隨後放胃囊。如果先放胃囊則充盈的食管囊向外滑出易擦傷食管粘膜,如囊壁有血液與食管粘膜粘附時也易撕破出血,所以放氣後要常規吞嚥液體石蠟20ml,以防囊壁與粘膜粘住。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