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明路

    一律消滅!

    不接受黨衛軍投降!

    為什麼?

    因為他們不是軍隊,因為軍隊不屠殺人民的!

    這是看過的一篇文章裡的情節(書名文章題目忘了)。

  • 2 # 使用者8777127482501

    。。隨著時代的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改進,有好多新防水材及技術面世!。。就實而言,就事實用起效就行,否則常非遇大間就非非大處處理了!

  • 3 # 冬雨AK

    二戰中德國黨衛軍是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方面他們裝備精良作戰頑強,戰鬥力極強,另一方面也是兇狠殘暴,給被侵略國的人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犯下了令人髮指的罪行,尤其是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但俗話說的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戰後黨衛軍絕大多數都沒有逃脫制裁!

    蘇聯

    二戰蘇德戰場尤為殘酷,德軍的手段也更加殘忍,據統計,整個蘇德戰爭有大約2000萬蘇聯平明死亡,絕大多數都是被黨衛軍殘殺,蘇聯人對德軍可以說是仇深似海,自然對德軍戰俘也沒有絲毫手軟,絕大多數的德軍戰俘被髮配到西伯利亞去從事苦力勞動,基本上都死在了西伯利亞,而對於黨衛軍直接除以絞刑,尤其是黨衛軍中的骷髏師,整個師無一倖免。不僅是軍方,蘇聯民眾對德軍戰俘也是沒有心軟,在1944年蘇聯在莫斯科舉行了德軍俘虜大遊街,圍觀的民眾向德軍投擲石塊雜物,以宣洩心中的憤怒。總之。落在蘇聯手裡的德軍戰俘基本沒有好下場。

    美國

    德國戰敗之前,黨衛軍中的很多人自知對蘇聯人犯下的罪行深重,一旦落在蘇聯人手裡必死無疑,於是很多黨衛軍選擇向美軍投降,但人算不如天算,對於這些罪大惡極的黨衛軍,美國政府移交了一些給蘇聯政府,上文中提到的骷髏師就是這種情況。剩下的德軍戰俘,雖然沒有像西伯利亞挖礦那麼差的遭遇,但也絕對稱不上善待,只是和蘇聯相比,沒有直接取他們的性命罷了,盟軍建立了著名的萊茵戰俘營來關押他們,這是一個露天的戰俘營,沒有遮風擋雨的建築,戰俘在裡面像野人一樣挖洞居住,每天僅能獲得很少的食物,大量的戰俘病餓而死,下場絕對不比在蘇聯好多少,據統計大概有70萬戰俘死亡

    其他國家英國 法國 沒有聽說過,但我想下場也不會好,曾經戰場上廝殺的對手,放下武器摒棄前嫌的情況是有的,但這種情況很少,自己的親人 朋友慘死在對方手裡,沒有多少人能放下仇恨,因此報復是很正常的情況,這方面自詡“民主”的美國也不可能例外!

  • 4 # 讀史溯源

    弘毅為您專業解答

    二戰中,美國對待戰俘最有特點,用天堂與地獄來形容也不為過。

    美國在1941年開始加入二戰後,過於匆忙,沒有任何接收戰俘的經驗與準備,也沒有建設戰俘營的計劃。在1942年時,美國應英國要求,接收了北非戰場5萬德國戰俘,在北非戰爭快結束時,又接收大量戰俘。但美國的臨時軍事戰俘營已經裝不下了,只能將戰俘透過客輪運回美國國內。共有三批,第一批是1942年在北非戰場上被俘的140000人;第 二 批 是 在1943年盟軍進攻義大利時被俘的50000人,第 三 批1944年諾曼底登陸所俘虜的182000人。

    送到美國本土的德國戰俘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們受到了極其人性化的優待。他們的食物有肉、牛奶、各種蔬菜,還能在戰俘營中購買巧克力香菸和飲品。在生活上,有毯子,淋浴等設施。業餘生活也非常豐富,可以看書,報紙,還能吹奏樂器,組織足球活動。醫療上可以及時為戰俘治病。戰俘可以每週向家裡寄兩封信,無限制接受來信。甚至戰俘還有自己的發言人,可以向美國長官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向國際紅十字會反饋戰俘營情況。美國本土的戰俘在當時是待遇最好的,甚至美國士兵都在抱怨,德華人的生活太好了。

    隨著盟軍節節勝利,德國戰俘的人數越來越多,讓美國壓力巨大,而且安全性也令人擔憂。所以美國開始在德國本土設定戰俘營。1945年4月,美國開始對戰俘策略進行調整。對德國戰俘來說,待遇急轉直下。

    美軍在萊茵河畔就地建立了露天營,安置戰俘,其中最有名的是萊茵大營。從1945年以後的德國戰俘都集中到這裡,高達500萬人,他們被關押在露天的鐵絲網籠子裡,幾乎沒有帳篷,醫療裝置與醫生極其缺乏,消毒設施也幾乎沒有,痢疾、傷寒、肺炎 等疾病不斷蔓延。食物非常缺乏,主要是雞蛋粉、奶粉、餅乾、 巧克力、咖啡等,但要命的是水源極其缺乏,這些食物會吸收身體的水分。而國際紅十字會提供給萊茵大營的食品、醫藥 和生活物資被艾森豪威爾下令運回瑞士。萊茵大營對戰俘極其不人道,打罵、虐待戰俘也經常出現。

    美國對待戰俘的態度發生急劇轉變的原因有如下四個:

    1、1945年歐洲的糧食短缺小 麥、玉 米、馬鈴薯、甜菜、牛奶、肉類、魚類等活物資的產量都跌入了最低。然而在糧食供應日漸匱乏的狀況下,向盟軍投降達700萬德軍士兵,滯留德國600萬外籍勞工,蜂擁而來800多萬盟國軍隊,如此人數讓糧食供需矛盾激化。2、對德國虐待戰俘的報復1944年3月,薩崗第 三 戰 俘 營 的76名盟軍軍官挖地道準備逃離,德軍將重新抓獲的50名戰俘槍決.1944年12月發生德軍屠殺美軍戰俘的馬爾梅迪慘案。面對德國違反日內瓦公約而進行的屠殺戰俘的暴行,盟軍各國極其憤怒,盟軍內部有了 “報復”的聲音,在主觀上使美國戰俘政策發生轉變。3、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的個人決策

    在被解放的納粹集中營裡的見聞對艾森豪威爾造成強烈影響,當他看到屍橫遍地的慘烈情景時,對德國士兵產生極強的優越感,認為自身時民主和平的代表,而德軍戰俘不應該受到優待,只能當成被繳械的敵人對待。在這種思維下,降低了德國戰俘的生活標準,還有虐囚事件,公然違反日內瓦公約,對人道主義進行踐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程式設計師好轉產品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