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50859612949

    在今天,很多食物被人們當作中藥廣泛使用,如:大棗、蓮子、山藥、山楂、桑葚、生薑、桂皮等。同樣,人們也常把不少中藥當作食品來用,如枸杞子、薏苡仁、菊花、西洋參等。古代醫學家很早就將中藥的“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鹹)”理論運用到食物中,藥食同源之說大抵如此。

    現代人生活節奏特別快,治病也一樣,在很多人的概念裡,小藥箱裡面的藥應該都是一些見效奇快的西藥,比如能迅速止痛的藥、能馬上降溫的退燒藥等等。所謂“藥補不如食補”,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家中應該常備的中草藥及其功效、食用方法。

    【枸杞子】

    味甘性平,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等功效。用治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之頭目眩暈、視力減退;肝腎陰虛之腰膝痠軟、遺精;陰虛消渴等。

    食用可取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放入砂鍋內,加水500克,用大火煮至沸騰後改小火,待米開湯稠時,停火燜5分鐘,每日早晚溫服。

    枸杞子泡水對食用人群沒有限制,只是針對某些身體不適症狀(如感冒發燒、脾虛、腹瀉、身體有炎症、高血壓等)時需暫停食用。上班族每日泡水以下午飲用為妙。

    注意: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適合食用的枸杞量為20g。外邪實熱,脾虛有溼及洩瀉者忌服。

    【艾葉】

    味苦、辛,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溼止癢及安胎的作用。尤其適合女性虛寒性痛經者,症見經期怕冷,小腹疼痛、月經量多、時有血塊等。取幹艾葉10克(鮮品2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艾葉煎取濃汁後去渣,與粳米、紅糖煮為稠粥,於月經後3天開始服用,至月經來潮前3天停,隔日1次,早晚溫熱服。

    注意:艾葉有小毒,孕婦慎服,兒童忌服;陰虛血熱者應諮詢醫生。

    【菊花】

    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的功效。因熱傷風、肝火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狀,可泡1杯菊花茶喝。

    菊花茶選購:一看二聞三嘗。

    一看:除部分白色貢菊外,天然菊花一般都是黃色,如果菊花顯得非常白,看起來像脫色了一樣,那麼多半是用硫黃燻過。而且菊花放久了會變色,如果買來放了幾個月都不會變色則可能是硫黃燻蒸的。

    二聞:買散裝菊花時先捧起來聞一下,如果有股酸酸的刺激性味道,則是用硫黃燻蒸過的,而天然的菊花只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味。

    三嘗:可以清泡菊花茶先淺嘗一下,不加糖,天然的菊花茶有清香味,如果有酸味就要當心了。而且,正常的菊花茶湯為淡黃色,經過染色或特殊處理的茶湯則為墨綠色。

    注意:野菊花性苦寒,長期服用或用量過大時會傷及脾胃陽氣,出現胃部不適、胃納欠佳、腸鳴、大便稀溏等不良反應,因此,脾胃虛寒者及孕婦都不宜用。

    【山藥】

    味甘性平,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作用。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等。

    小兒脾胃虛弱,時常沒有好胃口,且時不時腹瀉,這時讓孩子多吃點山藥,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藥對老年人因肺氣虛弱所致的慢性咳嗽、氣促等症,或腎氣虛弱所致的腰痠腿軟、夜尿頻等症,均有一定療效;對於病後身體虛弱,需長期調養的人來說,山藥更是質優價廉的補品。

    注:煲湯、煮粥均可。因山藥是一款藥性平和的中醫藥材,所以可長期食用。

    【生薑】

    味辛性溫,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

    生薑皮性辛涼,治面板浮腫,行皮水;生薑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於嘔吐;乾薑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裡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於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於溫腸胃之寒。生薑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溼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

    注意:肝病患者、陰虛內熱體質的人不宜使用。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

    【薏米】

    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滲溼、健脾、清熱排膿的作用,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易消化吸收。米仁入藥有健脾、利尿、清熱、鎮咳之效。

    在溼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

    注意: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便秘、尿多者及孕早期的婦女、消化功能較弱的兒童和老弱病者應忌食。

    【陳皮】

    味辛、苦,性溫,有理氣、調中、祛溼、化痰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氣滯引起的胃痛、噯氣、噁心、嘔吐等。對於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陳皮泡水喝。

    陳皮泡水飲用,每次2-3g即可。適宜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適宜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

    注意:發熱、口乾、便秘、尿黃等症狀者不宜飲用。

    【阿膠】

    味甘,性平,可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等。

    阿膠服用方法較多,用途不同,用法各異。作為藥用,應遵醫囑;食用的話,可根據自已的喜好,在做飯、炒菜、喝水時,均可加入阿膠食用。如阿膠粥,取糯米100g煮熟,候熟入阿膠15g稍煮,攪令烊化即成;阿膠糖,將阿膠塊砸碎,取6-10克,放入碗中,加入開水至多半碗。阿膠是較難溶化的,必須用筷子反覆攪拌直到溶化開為止,再加入白砂糖或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注意:脾胃虛弱,嘔吐洩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感冒病人、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鞋子哪個品牌比較好?比如安踏?特步?匹克?361?喬丹?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