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少解說

    就目前而言全球氣候逐漸變暖 ,而且日益嚴重,並且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人類必須開發新能源,比如氫能,太陽能,電能,而對於氫能來說對於濃度溫度要求較高,但是現在的技術還未能達到使用氫能作為燃料,太陽能的話又受天氣影響較大,所以主要會往電動汽車發展,並且往智慧化發展(自動駕駛),因為現在人口死亡率車禍導致的佔很大比例,所以在不就的將來隨著科技逐漸發展成熟汽車將往智慧化電動汽車的方向走

  • 2 # 科技公元

    未來汽車的趨勢主要將會有以下4類:

    1,飛行汽車

    Pop.Up Next 能與四輪底座脫離

    PAL-V Liberty 已經實現量產

    2,身材小,安全效能超強

    LIT Motors C1 2輪汽車 怎麼都撞不倒

    中國凌雲智慧產的2輪汽車 被撞飛也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2019年量產

    3,便宜高產,清潔能源

    Low-Speed Electric Vehicles 3D列印電動車

    4,概念車,各種腦洞

    BMW GINA 布料寶馬

    美國 全透明汽車

    上海交大畢業的美女學生設計的 懸浮車

  • 3 # 天天項少龍

    會飛行的汽車首先解決的問題是安全和航空管制,1.安全意味維護費用高昂所有部件可靠性高不然極易造成機毀人亡,然後你必須請得起一個飛行員費用可見之高,自考個費用也不下60萬,2.他的存在絕對不會在鬧市區或者大城市當中,飛行器照成的噪音無比巨大,以國內的人口密度極度不可能,極易發生碰撞,噪音騷擾和城市生活安全。3.他只適合存在於郊區,那他就是有錢人的玩具,非剛需產品難以發展壯大。

  • 4 # 輕輕一笑

    在我看來未來汽車發展方向。

    第一;網際網路,如今的網際網路跟造車一樣火,除了軟體企業,通常也推出了安吉星ON Star車聯網平臺,成為國內首個搭載4GLTE服務車載平臺。對於剛剛起步不久的汽車網際網路來說,智不能智慧不重要,但首先,你得先上高速網路。儘管如此,我們總覺得還差點什麼,難道汽車對於智慧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就僅僅這些而已?但其實,它就在等待一個契機而已,那就是你決定方向盤交出來的那一刻。

    第二;自動駕駛,網際網路的發展的今天,要說在2015年亞洲CES上展出的車型中,給人的印象最深刻的車型,當屬奧迪R8E-TRON,兩臺170W(約合451PS)電機能輸出最高920N99M扭矩,官方百里加速3.9秒,續航里程450公里,充電時間僅需不到2小時。雖然自駕還沒有我們想象中發展得那麼快,2016年特斯拉開放駕駛輔助功能後,出現的多起交通事故不僅讓個國開始針對自動駕駛出臺更加苛刻的法規,也讓人們對交出駕駛權這件事更加謹慎。

  • 5 # 汽車技術Wind

    未來汽車會不會變成可以在路上跑也可以在天上飛的飛行器?

    現在的最快的汽車,只要插上翅膀,就可以飛起來了。

  • 6 # 天和Auto

    未來汽車的形態:四個“現代化”

    汽車的“現代化”分別為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以及共享化,具體到形態可以參考前三化。面對石油的即將枯竭以及高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汽車使用的能源從石油轉為電能是歷史的和必然,所以未來的汽車肯定電驅動。

    電驅的基礎是有充足的動力電池容量,電量充足能實現不僅是驅動汽車,同時可以為更多的感測器以及智慧系統的硬體裝置長時間供電,能在車輛“怠速”狀態下實現各種軟體或硬體操作。有電作為基礎所以電動汽車可以更加智慧,功能可以實現AI、自動駕駛、遙控駕駛等主流功能。

    在車輛智慧化之後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網聯化,這就像PC裝置不聯網本質就是電子計算機或者媒體播放器,而在聯網之後則能夠成為資訊互動通聯世界的平臺。汽車在實現PC裝置的所有功能之後,第一步能夠實現的是資訊的即時獲取、反饋以及共享,自此汽車成為了一臺有駕駛功能的“大手機”;第二步則是實現雲端控制車輛行駛或按照路線規劃實現自動駕駛,這是未來提升通勤效率的最理想的方式。

    總結:智慧汽車實現三個現代化之後可以成為能夠雲端控制的自動駕駛汽車,同時能夠成為娛樂終端裝置之一。至於汽車的設計形態應不會有顛覆性的變化,畢竟汽車總需要四個車輪和一個外殼,升級點無非是設計感與科技發展會逐漸重合,科幻感很強的汽車會越來越多。

    至於屬於“科學幻想”等級的飛行汽車並不會普及,反重力飛行以目前的科技等級還做不到,那麼以內燃機或電動機驅動的飛行汽車則會有超高能耗,這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了。而且飛行駕駛執照的包括成本非常之高,沒有個大幾十萬是不用考慮的;所以從用車成本到入門門檻都脫離實際情況了,未來的汽車仍然會是“四腳獸”。

    重點:共享化使汽車失去個性

    在前三化實現之後必然會出現共享化,以目前的汽車保有量而言如果繼續刺激車市,對於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應會是巨大的挑戰。面對超多汽車造成的擁堵並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案,各型別公共交通也無法做到“無縫銜接”。面對這兩個難點只有控制車輛的保有量以實現道路秩序以及公共出行通勤效率的提升,控制的方式則是讓共享汽車隨手可取。

    這就是共享化為成為最後一劃的原因,而共享化必然會對車輛車型的一致性要求極高;一旦共享汽車成為巡遊計程車或公交車如此普及的出行方式,汽車保有量隨之減少且同步出現的是汽車同化。所以未來的汽車很有可能是高度一致的智慧網聯電動汽車,用車人也許會出現審美疲勞,不過同時也不再會出現各種愚蠢的鄙視鏈或者其他什麼了,重點車輛的行駛狀態幾乎相同,堵車也有可能成為過去式。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7 # 良崖評料

    未來應該是連線5G以上的網路 自動控制系統,不用人在駕駛了,車內與萬物連在一起的,上班,辦公,綜合體,能源用電或者別的替換油。價格比現在高不少。有可能會飛起來的汽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奶粉有什麼作用嗎?有沒有人吃過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