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藥,我們都不陌生,山藥給人的印象是又粗又長,品相相當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種植這樣的山藥是需要一定的種植技術的,隨便種可長不出又粗又直的山藥。下面就題主的問題分享一下山藥的種植方法,僅供參考。一.山藥在什麼時候種植合適
山藥是一種生長週期較長的經濟型農作物,適合種植山藥的時間在春天,基本上和玉米同時播種,3~4月份比較合適。海拔低的地方可適當提前一個月左右,海拔高的地方推遲一個月左右,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種植山藥的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就可以開始播種,當氣溫達到8~12度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種植。
1.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氣溫回升晚一點,一般在4月以後才開始播種,只要解凍了就可以開始著手種植前的準備。
2.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氣溫回升早,一般在3月份就開始播種,和種玉米的時間差不多,基本是同時進行。
1.整地
土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沙性土壤最佳,排水方便,鬆軟透氣性好的沙性土壤最好。
清理好地裡的雜草和亂石,在冬季霜雪來臨前把地深翻,土壤經過一個冬天的低溫,能殺死土壤中的一些病菌和害蟲,能降低山藥生長髮育期間的病蟲害。深耕後的土壤經過霜雪的侵襲會變得異常鬆軟,到來年3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開溝播種了。
開溝標準:溝寬30釐米,溝距50釐米,開溝翻出來的土壤堆放在溝旁邊,播種的時候還要回填。
2.選種
用於種植的山藥種有四種:
①.原種
原種是最優質的種子,質量好產量高,抗病能力強,品性持續性強,可以連續使用4~5年不會退化,不過成本相對來說高一點,有條件的可以用原種。
②.山藥嘴
山藥嘴就是山藥連線藤蔓的部分,這部分山藥芽點飽滿,發芽率高而整齊,不會出現山藥出苗參差不齊不好管理的情況,非常便於管理。
長的山藥種子一般情況下都會扳斷成兩段,一段是連線藤蔓的山藥嘴,另外一段就是山藥後段。山藥後段只要品相好沒病蟲害,也可以用來做種,不過要和山藥嘴分開播種,因為山藥嘴的那一段出苗快,利於後期的田間管理。
④.切片做種
選擇品相好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的山藥切成5釐米的小段,再把小段均勻切開,也可以用來做種。
山藥種的處理:選種的時候最好在晴天進行,讓用來播種的山藥種在Sunny下曬幾天發芽率更高,如果趕不上晴天,就用點草木灰敷一下山藥種的切面消毒殺菌。
3.播種
把處理好的山藥种放入開好的溝裡,以上四種種子的株距各不一樣,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留出山藥的生長空間就可以。然後在山藥種上面放一層發酵後的農家肥【廄肥最好】,再把泥土回填即可。
4.澆保溼水
播完種後,馬上澆水一次,其一是增加土壤的溼度,其二是讓山藥種和土壤更加緊密貼合在一起,提高和加快發芽的時間。
5覆蓋保溫膜
覆蓋保溫膜就是為了增加地表溫度,讓山藥統一出苗、儘早出苗,方便以後的日常田間管理。
1.水肥一體化
山藥喜肥,在生長髮育期間一定要施足肥,施肥分兩個階段進行。
①.出苗期施壯苗肥
山藥出苗10天后,播種時施的農家肥肥力基本耗盡,這個時候需要及時補充肥力,滿足山藥幼苗的生長髮育需求。用人畜糞尿兌水加尿素稀釋對山藥苗根部進行澆灌,如果沒有充足的人畜糞尿,可以先澆水一次,然後用尿素進行施肥,水肥一體化。
②.藤蔓攀爬期施壯根肥
隨著山藥藤蔓越長越高,需要的養分逐漸增加,在藤蔓開始爬架的時候再追肥一次,增加山藥根部的營養成分吸收,讓山藥長的更粗壯,和第一次施肥一樣,先澆水再施肥,更利於山藥吸收養分。
2.搭引蔓架
山藥的藤蔓很長,長達1.5米,當藤蔓開始長高後,就需要人工搭建引蔓架,才有利於吸收水分,進行光合作用,地下部分的山藥才能長的更粗壯,品相更好。搭引蔓架一般都是用竹子或木棍做人字形三腳架,只要能引藤蔓上架,怎麼搭都可以。
3.除草鬆土
除草鬆土幾乎是每一種蔬菜必須做的工作,除草鬆土的好處不言而喻,減少養分流失和土壤更透氣,讓山藥有一個非常合適的生長髮育的環境。
挖山藥是一個體力活加技術活,因為山藥特脆,一不小心就挖斷了,影響品相,降低品質,就賣不到一個好價錢。所以在挖山藥的時候一定要細心,把挖出來的山藥按照大小粗細分開放好,利於分類售賣,越好的肯定價Grand SantaFe高,儘可能的增加收入。
那些個頭不大,但是品相很好又沒有病蟲害的山藥,可以用來做為來年的種子播種,挑出品相好的賣掉,品相不好的可以做成山藥豆腐或者山藥粉,肯定比直接賣掉收入高一點。
提到山藥,我們都不陌生,山藥給人的印象是又粗又長,品相相當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種植這樣的山藥是需要一定的種植技術的,隨便種可長不出又粗又直的山藥。下面就題主的問題分享一下山藥的種植方法,僅供參考。一.山藥在什麼時候種植合適
山藥是一種生長週期較長的經濟型農作物,適合種植山藥的時間在春天,基本上和玉米同時播種,3~4月份比較合適。海拔低的地方可適當提前一個月左右,海拔高的地方推遲一個月左右,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種植山藥的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就可以開始播種,當氣溫達到8~12度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種植。
1.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氣溫回升晚一點,一般在4月以後才開始播種,只要解凍了就可以開始著手種植前的準備。
2.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氣溫回升早,一般在3月份就開始播種,和種玉米的時間差不多,基本是同時進行。
二.種植山藥的具體步驟種植山藥的具體步驟分為:1.整地;2.選種;3.播種;4.澆保溼水;5.覆蓋保溫膜五步,下面分別詳細講解一下。1.整地
土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沙性土壤最佳,排水方便,鬆軟透氣性好的沙性土壤最好。
清理好地裡的雜草和亂石,在冬季霜雪來臨前把地深翻,土壤經過一個冬天的低溫,能殺死土壤中的一些病菌和害蟲,能降低山藥生長髮育期間的病蟲害。深耕後的土壤經過霜雪的侵襲會變得異常鬆軟,到來年3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開溝播種了。
開溝標準:溝寬30釐米,溝距50釐米,開溝翻出來的土壤堆放在溝旁邊,播種的時候還要回填。
2.選種
用於種植的山藥種有四種:
①.原種
原種是最優質的種子,質量好產量高,抗病能力強,品性持續性強,可以連續使用4~5年不會退化,不過成本相對來說高一點,有條件的可以用原種。
②.山藥嘴
山藥嘴就是山藥連線藤蔓的部分,這部分山藥芽點飽滿,發芽率高而整齊,不會出現山藥出苗參差不齊不好管理的情況,非常便於管理。
長的山藥種子一般情況下都會扳斷成兩段,一段是連線藤蔓的山藥嘴,另外一段就是山藥後段。山藥後段只要品相好沒病蟲害,也可以用來做種,不過要和山藥嘴分開播種,因為山藥嘴的那一段出苗快,利於後期的田間管理。
④.切片做種
選擇品相好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的山藥切成5釐米的小段,再把小段均勻切開,也可以用來做種。
論以上四種山藥種子的質量,原種最好,山藥嘴次之,切片做種居三,山藥後段最差,一般情況下用山藥嘴和切片做種的最多。山藥種的處理:選種的時候最好在晴天進行,讓用來播種的山藥種在Sunny下曬幾天發芽率更高,如果趕不上晴天,就用點草木灰敷一下山藥種的切面消毒殺菌。
3.播種
把處理好的山藥种放入開好的溝裡,以上四種種子的株距各不一樣,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留出山藥的生長空間就可以。然後在山藥種上面放一層發酵後的農家肥【廄肥最好】,再把泥土回填即可。
4.澆保溼水
播完種後,馬上澆水一次,其一是增加土壤的溼度,其二是讓山藥種和土壤更加緊密貼合在一起,提高和加快發芽的時間。
5覆蓋保溫膜
覆蓋保溫膜就是為了增加地表溫度,讓山藥統一出苗、儘早出苗,方便以後的日常田間管理。
三.種植山藥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想要山藥高產高質,就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也就是山藥生長髮育期間的田間管理:1.水肥;2.搭引蔓架;3.除草鬆土,下面就就分別講解一下。1.水肥一體化
山藥喜肥,在生長髮育期間一定要施足肥,施肥分兩個階段進行。
①.出苗期施壯苗肥
山藥出苗10天后,播種時施的農家肥肥力基本耗盡,這個時候需要及時補充肥力,滿足山藥幼苗的生長髮育需求。用人畜糞尿兌水加尿素稀釋對山藥苗根部進行澆灌,如果沒有充足的人畜糞尿,可以先澆水一次,然後用尿素進行施肥,水肥一體化。
②.藤蔓攀爬期施壯根肥
隨著山藥藤蔓越長越高,需要的養分逐漸增加,在藤蔓開始爬架的時候再追肥一次,增加山藥根部的營養成分吸收,讓山藥長的更粗壯,和第一次施肥一樣,先澆水再施肥,更利於山藥吸收養分。
2.搭引蔓架
山藥的藤蔓很長,長達1.5米,當藤蔓開始長高後,就需要人工搭建引蔓架,才有利於吸收水分,進行光合作用,地下部分的山藥才能長的更粗壯,品相更好。搭引蔓架一般都是用竹子或木棍做人字形三腳架,只要能引藤蔓上架,怎麼搭都可以。
3.除草鬆土
除草鬆土幾乎是每一種蔬菜必須做的工作,除草鬆土的好處不言而喻,減少養分流失和土壤更透氣,讓山藥有一個非常合適的生長髮育的環境。
做好田間管理後,付出的勞動就能得到收穫了,山藥在8~9月的時候就可以挖了,然後就變成紅彤彤的票子,一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四.最後一個環節:挖山藥挖山藥是一個體力活加技術活,因為山藥特脆,一不小心就挖斷了,影響品相,降低品質,就賣不到一個好價錢。所以在挖山藥的時候一定要細心,把挖出來的山藥按照大小粗細分開放好,利於分類售賣,越好的肯定價Grand SantaFe高,儘可能的增加收入。
那些個頭不大,但是品相很好又沒有病蟲害的山藥,可以用來做為來年的種子播種,挑出品相好的賣掉,品相不好的可以做成山藥豆腐或者山藥粉,肯定比直接賣掉收入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