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談二手房
-
2 # 微課分享菌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看,短期內確實是弊大於利,長期看是大部分實體店也能實現網際網路工具化,就是利大於弊了。
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線方式,只要上網,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找到自己想買的東西。電商出現後,一個產品上架到網點,就可以覆蓋數以億計的消費人群,產品不錯再加上運營得當,就會有非常高的銷量,每個月產品可以賣幾千件上萬件甚至數十萬件,這麼大的銷量相對普通的實體店來說是具有非常大優勢的,可以說沒法比。走量大能批次訂貨價格就低,再加上網店特別擅長造節,搞促銷活動,如果是同樣的商品,在競爭上對實體店鋪是十分不利的。
很多實體老闆朋友都向我抱怨過,來的顧客都是從網上看好了,進店試一下。你推薦給她購買,她就跟你砍價,說網上比你們的這個便宜,最後轉頭就走了。
實體店本身就是服務店鋪周邊顧客的,必須有足夠的利潤率,實體店才能存活下來,以便更好的服務老顧客。可是有了電商在技術和規模優勢上的競爭衝擊,實體店在銷售上就非常難做,感受到的痛苦也異常。這肯定是弊大於利。
都講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輪流。當市場都看到電商這塊線上的大蛋糕,都大舉進軍線上開店,那麼往日電商也忙生長的日子很快也就到了頭,網際網路圈都講的是流量紅利沒有了,線上也變成了狼多肉少。大家都爭取把自己的產品展現到網民面前,就需要花大量的推廣費,這個費用逐漸變得比線下的成本還要高。比如京東吧,這個平臺拉一個新使用者至少要花200塊錢,線下實體店其實花幾十塊,甚至十幾塊就可能做到。所以像京東這種大電商平臺就開始了線下的佈局,開通京東家電,京東便利店等實體門店,靠線下店鋪來吸引更便宜的流量,這就線上電商向線下走。
另外實體門店老闆都用微信,都開始用支付寶支付,也開始意識到網際網路工具的強大之處,有很多像有贊,微盟,點點客等專門為實體店服務的網際網路工具也逐漸的完善成熟,只要實體老闆肯進步,花幾千塊買來工具,就可以把自己的產品掛到網上,透過微信來宣傳推廣,實現手機上讓顧客選品下單,然後再到門店取貨接受服務。這是實體店網際網路工具畫的開始,也是實體店成功升級轉型的關鍵。實體店透過更優質的服務和實體場景,能更好地維護和老顧客的關係,為顧客多更多增值服務,來提升利潤率,所以呀,從長遠看,只要實體店擁抱網際網路,就能成功實現轉型,實體老闆需要的不是全世界的顧客,而是服務好周邊顧客,靠口碑來增加引流新顧客,實現更高的銷售額,更好地利潤率。
綜上所述,實體店被網際網路衝擊是短期鎮痛,痛定思痛,只要實現網際網路工具化,反而會比純線上的電商企業活的更滋潤。
時間會證明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
-
3 # 糧倉開土
電商的發展對傳統行業店鋪利好有以下四個方面:
資訊透明化。我們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傳統店鋪做生意就是利用資訊不對稱,賺取商品的差價。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平臺瞭解商品的資訊,價格,用處,使用說明等等。相對於以前現在的使用者更有議價權和選擇空間,佔據於主動地位。因此現在網際網路提出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體驗為重要標準。
提高了運營效率和觸達使用者的面積在我們的傳統店鋪式的生意中,一個店鋪覆蓋的使用者是非常有限,人流量有限。因此不利於產品的傳播。
而網際網路電商的發展不僅能夠降低店鋪的運營成本,同時能夠廣泛圍觸達使用者。因為網際網路電商的只需要透過1個連結,相關產品圖片或者影片,就可以傳達全國範圍的使用者(除特殊產品外)。使用者能根據產品資訊就可以決定是否購買。這樣大大降低了傳統店鋪重運營的成本,中間可以省去很多房租,人工成本等。
透過大資料提分析使用者畫像,而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劃方案。現在的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可以通過後臺的大資料中心分析購買產品的使用者的畫像(年齡,興趣愛好,購買習慣,消費金額),能夠分析固定範圍內的使用者消費習慣,人群組成情況,年齡段層。對於我們的商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資料,因此可以根據大資料制定定向營銷策劃方案。
-
4 # 與之電商
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短期可能會弊大於利,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大勢所趨,即使是對就業有弊端也是不得不犧牲的,況且電商的存在促進了消費,而消費的拉動提升了效率也就提升了就業。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回答如今電商企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國內最大的兩家電商一家提出來新零售(阿里)、一家提出無界零售(京東),本質上都是線上線下的融合打通。但是這更多的是應用在非標品領域,比如生鮮(阿里有盒馬、京東有7Fresh),比如服飾、家居家裝等。而在標品領域,線上電商的份額依然在不斷擴大,侵蝕線下的份額,比如家電、藥品等。
所以,對於傳統店鋪而言,如果經營的品類是非標品,購買前的試用或實地觀察非常重要的話,是會從電商的發展中獲得好處的。好處主要有兩方面:電商的線上引流至線下來體驗或者取貨;線下體驗完可以將客流引導至線上進行供應鏈的履約,門店不需要負責供應鏈履約就可以獲得訂單分潤。
而如果經營的品類是標品類,使用者其實不太需要實地來做購買前的試用或者體驗,那麼電商對於店鋪的發展是弊大於利的,因為整體的份額還是在逐漸被電商侵蝕。不過門店依然有門店的機會,那就是離使用者近,對於部分加急類的商品來說比如藥品門店依然有自己的優勢,而且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作為觸點來引流。這時的競爭就是門店之間的競爭,而沒有積極迎接網際網路的門店,流量就會有部分被搶佔。
因此,綜合下來各有利弊,更多的情況下是利大於弊。但不管如何,線上線下的融合一定是趨勢,線下門店要積極的去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