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陳文龍南宋未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忠貞不屈誓死不降結局壯烈。兵敗被元軍所俘但忠心不二鐵骨錚錚,後於杭州抗金名將岳飛墓前氣絕身亡以身殉國。

  • 2 # 94310417小云

    天下大勢弱肉強食,南宋的最後一點血脈道也錚錚鐵骨大氣磅礴,有漢人血漢,比明未的那一群亂臣賊子強多了,陳將軍上不負天地,下忠君報國誓死如此,不愧為一代賢臣良將,選擇死於武穆側道也知他怒髮衝冠,有未盡之宏圖偉志。…

  • 3 # 初酒

    陳文龍學而優則仕之時,正是南宋王朝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危難之秋。

    陳文龍任宣義郎鎮東節度判官駐節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對趨炎附勢、行賄受賄等官場現象深惡痛絕。他雷厲風行革除政弊,秉公執法,嫉惡如仇,關心民瘼,政聲卓著而“人皆憚之”。得到了上司鎮東軍元帥劉良貴的器重,“政無大小,悉以詢之。

  • 4 # 生鏽的鋒利小刀

    宋度宗鹹淳四年(1268年)中狀元。陳文龍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出任多個重要職位,頗有成就。元軍南下,在各地守將紛紛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兩次至興化勸降文龍,均被其焚書斬殺。後被捕,押送杭州途中開始絕食,經杭州謁拜岳飛廟時,氣絕而死,葬於杭州西湖智果寺旁。

    明朝詔封文龍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稱文龍為“尚書公”。

    初名子龍,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字剛中,號如心,陳俊卿五世從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早年隨父陳粢遷徙至福建長樂縣(今阜山村)。幼穎悟,苦學不厭。淳祐十一年(1251),入鄉學。寶祐四年(1256),入太學。宋鹹淳四年(1268)戊辰科進士,龍飛射策第一,宋度宗賜名文龍。

    宋端宗諡其忠肅。明永樂六年(1409年)皇帝詔封文龍為福州府城隍,又以能保佑航運、漁民,加封“水部尚書、鎮海王”,福州人稱文龍為“尚書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亦加封陳文龍為鎮海王。

    公元1256年,陳文龍“補入太學,累捷私試。”年方25歲,其書法已稱譽一時,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年),34歲的陳文龍參加了春考並奪魁,隨即“升補外舍積分,私試分數中內舍優奏。”鹹淳三年(1267年),陳文龍36歲。這年夏季的5月,度宗皇帝臨殿考核,“對策試,賜進士六百六十四人,擢公第一,狀元及第。公本名子龍,唱第日,御筆改為文龍,賜字君賁。”

    陳文龍任宣義郎鎮東節度判官駐節越州(今浙江紹興)期間,對趨炎附勢、行賄受賄等官場現象深惡痛絕。他雷厲風行革除政弊,秉公執法,嫉惡如仇,關心民瘼,政聲卓著而“人皆憚之”。得到了上司鎮東軍元帥劉良貴的器重,“政無大小,悉以詢之。

    賈似道從理宗開始當權,到度宗時權傾朝野。“文章魁天下”的陳文龍,幾年內從鎮東軍節度判官曆政殿說書、秘書省校書郎,直拜為監察御史,均得力於賈似道的提攜,但道不同不相與為謀,正直耿介的他對賈弄權誤國的行徑予以嚴厲抨擊。浙西轉運使洪起畏在賈似道的授意下,上奏請求推行理宗時未施行的“公田法”,致使浙西一帶“六郡之民,破家者多”,民怨沸騰。陳文龍上疏陳述得失,據理力爭,並要求嚴懲洪起畏,才平息這場軒然大波,百姓拍手稱快,“朝紳學校相慶”,讚揚陳文龍“乃朝陽之鳴鳳也”。

    陳文龍對賈氏結黨營私的醜惡行徑極為憤慨,毅然上疏度宗力陳賈之過失,並提出彈劾范文虎、趙晉和黃萬石三人。因此觸怒了賈似道,被貶職到撫州。

    德佑二年2月,元軍攻陷了南宋首都臨安,宋恭宗及皇室成員被俘北去。5月,益王趙正在張世傑、陸秀夫等大臣的擁立下,在行都福州登基,陳文龍再次被起用為參知政事(左相)。9月,元軍向閩粵進軍,兵鋒直向榕城,福州知府不戰而降。張、陸等保護端宗從海上逃亡避難於泉州。朝廷任命陳文龍依前職充閩廣宣撫使,並於興化(莆田)開設衙門。

    於是,陳文龍傾盡家財招募兵勇組成民軍,厲兵秣馬備戰。在福州、泉州兩城守將先後叛降後,陳文龍固守孤壘,四次斬殺前來勸降的元使,並在城頭豎起“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的大旗,以表明心跡、激勵士氣。最後一次其姻親被元軍抓來勸降,陳文龍大義滅親,覆信說:“孟子曰"效死弗去’,賈誼曰"臣死封疆’,國事如此,不如無生,惟當決一死守……若以區區之守義為不然,或殺身復家,鄙意則雖闔門磔屍數段亦所願也?請從此訣,勿復多言。”拳拳之心,躍然紙上。

    德佑二年12月,被陳文龍派往福州打探敵情的部將林華、陳淵,和降將王世強勾結,引元軍來到興化城下,通判曹澄孫開城投降,元兵蜂擁而至,陳文龍寡不敵眾,力盡被擒。他見元軍在城中放火燒殺,怒聲喝斥:“速殺我,無害百姓。”

    第二天,文龍和兩子三女以及母、妻等一家人被押至福州元將董文炳軍中,董令左右百般凌挫,陳文龍以手指腹正色道:“此皆節義文章也,可相逼邪?”周圍的人無不為他寧死不屈的氣節所感動。董文炳還不死心,對陳文龍說:“國家興亡有成敗,汝是書生,何不識天時?”陳文龍回答:“國亡我當速死?”元將唆都企圖以“母老子幼”來動搖他,陳文龍慷慨而答:“我家世受國恩,萬萬無降理。母老且死,先皇三子岐分南北,我子何足關念。”(事見《弘治興化府志·陳文龍傳》)?其忠肝義膽的《復元將唆都書》也千古傳頌,迄今仍為大學課文。

    元軍見勸降無望,就把陳文龍押往杭州。他從離開莆田即開始絕食,行至合沙時,賦詩一首給他的仲子訣別,表達了視死如歸、盡忠報國的強烈心聲。

    陳文龍到杭州後,被囚禁在太學裡。景炎二年(1277年)4月25日,他要求拜謁岳飛廟。當他以孱弱之軀蹣跚進入岳廟時,不禁失聲痛哭,哀慟悲絕,當晚死於廟中,年僅46歲,後被葬在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園裡。陳母被拘禁在福州一座尼庵中,身患沉痾,而不願看病服藥。她對監守說:“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周圍的人無不為之黯然淚下,感嘆:“有斯母,宜有是兒。”至此,陳文龍一家,包括其季弟陳用虎(弟媳朱氏在陳文龍被俘後就自縊)、其叔陳瓚,都忠貞不屈,為國捐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寒假作業沒有寫完,要回學校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