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育兒小百科
-
2 # 女人好孕
關於寶寶臉上長小紅疙瘩是嬰兒溼疹的表現,初期表現一般是面頰部出現小紅疹,很快波及整個面部甚至到額、頸、胸、四肢等處。小紅疹亦可變為小水皰,破潰後滲出液體、結成黃色的痂皮。
那麼應該怎麼解決嬰兒溼疹呢?
一:抵抗炎症反應 消除區域性感染
患有溼疹的嬰幼兒的面板改變是因為過敏或其他因素導致的面板炎症反應,所以改變面板變化就應使用抗炎症的藥物。應當選擇合適的嬰幼兒溼疹藥膏。
二:減輕癢感
減輕癢痛可以避免孩子對溼疹區域性面板的抓傷。抓傷可是能破壞面板完整性,既可導致溼疹的加重,又可增加區域性感染的機會。減輕癢痛的藥物可以區域性應用也可口服使用。
三:去除過敏因素
對於嬰兒來說,最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其中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麥子、海鮮和帶籽的水果。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極難避免的牛奶。所以媽媽得儘可能堅持母乳餵養,特別是生後頭4~6個月,儘可能延緩嬰兒接觸牛奶蛋白的時間。母親應儘量減少或停止進食牛奶以及相應食品。 當然,減少對孩子面板的刺激,也是預防或治療面板溼疹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辦法。
四:緩解乾燥面板
緩解面板乾燥最好的辦法是控制溼疹發展的。洗澡與預防面板乾燥十分矛盾。所以每日用溫水快速清洗,不用沐浴露只溫水清洗即可,溼疹是屬於全身性、慢性、部分性疾病。應該如何避免溼疹?合理使用抗感染和抗炎藥物,應當給寶寶止癢和保溼。
寶寶臉上長小疙瘩,最可能是溼疹。
引起溼疹的原因可能有兩個:面板過於乾燥,過敏。
面板乾燥引起的溼疹如何緩解?
不要頻繁的洗澡
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
不要用鹼性的沐浴露洗澡
使用嬰兒保溼護膚品
寶寶面板有一層保護面板的皮脂。頻繁的洗澡或者用熱水用鹼性洗劑都會把這層皮脂洗掉。而寶寶沒辦法很快再分泌皮脂保護面板,所以需要塗抹保溼的嬰兒護膚品來代替皮脂發揮作用。嬰兒面板含水量高,要維持這樣的高含水量才能不長溼疹,所以要尤其注意。
過敏引起的溼疹如何緩解?
查詢過敏源。
最大的過敏源是食物。奶的問題最大。如果是母乳,那麼媽媽要忌口。如果是奶粉,那麼需要換奶粉。
如果已經新增輔食,那麼一定要一種一種新增。新增一種沒有過敏症狀再新增下一種。這樣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寶寶過敏了,元兇找不到。避開過敏源,過敏性溼疹自然就好起來。
得了溼疹,給寶寶用外用藥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對一些含有激素的藥膏容易產生依賴。所以一定不要隨便買一些藥膏來用。寶寶面板嬌嫩,不要大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