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活動中,經常會遇到外傷,在體表形成傷口,有時合併血管、神經損傷,甚至骨折。嚴重外傷可合併顱腦、心肺、腹腔臟器損傷。
身體表面形成傷口後外界細菌、異物進入傷口,可引起感染。有血管損傷時出血多,能導致休克。因此,現場傷口處理很重要。
傷口處理的目的
1、防止傷口進一步汙染,減少感染機會。
2、止血,防止出血過多,預防休克。
傷口的判斷
現場處理時,要仔細檢查傷口,注意判斷傷口的位置、大小,汙染程度,血管、神經、肌肉、肌腱損傷及骨折情況。也要判斷是否有顱腦及胸腹損傷。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判斷有無休克。要根據不同的傷口做不同的處理。
傷口的處理
1、一般傷口處理
一般傷口較淺,不伴血管神經損傷,容易止血。現場有條件時,有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後,傷口周圍面板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讓酒精進入傷口)。然後用無菌敷料包紮。如現場無條件,可用潔淨布料、毛巾、衣物等壓迫傷口,速轉送到醫院進行清創、縫合術。
2、頭部受傷
頭部受傷了怎麼辦?頭皮血運豐富、出血較多,常伴有顱骨骨折和顱腦損傷。頭部傷口要儘快用無菌敷料或潔淨布料壓迫止血,出血較多時用手按壓約15分鐘可達止血目的。頭部傷口包紮較困難,可用三角巾、尼龍網套等固定敷料。
3、手指傷口
手指最常見的是刀割傷,傷口較齊。受傷後用創口貼直接包紮,能起到止血消炎作用。創口貼纏繞不要太緊,過緊壓迫手指靜脈反而不易止血。
手指外傷常合併肌腱斷裂。手指有傷口時都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要肌注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同時進行清創縫合術。
手指切割傷有時造成指端缺損、出血不易止住。要立即用無菌敷料壓迫傷口,同時用手掐住手指兩側,能達到良好止血目的。然後到醫院進行殘端修整術。
4、伴有大血管損傷的傷口
嚴重創傷造成大血管斷裂,出血多,易造成出血性休克。因此,有效地止血是爭取搶救時間、挽救傷員生命的重要措施。
伴有大血管損傷的傷口較深,出血多,傷口遠端脈搏搏動消失,肢體遠端蒼白、發涼,傷口內可見血管斷端噴血,肌肉斷裂外露。
有時判斷是否有大血管損傷較困難。現場急救時遇有出血多的傷口先按血管損傷處理,待轉送醫院後進一步檢查治療。
止血
止血是防止休克,挽救傷員生命的重要措施。有效地止血能贏得將傷員轉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的寶貴時間。
止血方法:
1、傷口壓迫止血
多數傷口透過紗布或其他可利用的物品(如毛巾、手絹、潔淨的衣物等)壓迫到傷口上可達到止血目的。
操作要點:紗布厚度要夠,覆蓋面積要超過傷口,加壓包紮。
2、指壓止血
用手指壓在動脈上阻斷動脈血運能有效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法用於出血量大,有血管損傷的傷員。
操作要點:準確掌握動脈壓迫點,壓迫力度要適中,壓迫10~15分鐘。
常用指壓止血部位:
鎖骨下動脈壓迫點
在鎖骨上緣中點用拇指將動脈向下壓迫,用於上肢大出血傷口止血。
肱動脈壓迫點
肱動脈在上臂中段內側,位置較深,在肘窩位置表淺。傷口在肘部壓迫上臂中段肱動脈。
前臂及手出血時在肘窩處摸到肱動脈搏動後用拇指按壓可達良好止血目的。
橈、尺動脈壓迫點
橈、尺動脈在腕部掌面兩側。腕及手出血時,要同時按橈、尺兩條動脈方可止血。
手指動脈壓迫點
指端出血時用拇指和食指壓迫手指兩側的血管即可止血。
股動脈壓迫點
在腹股溝韌帶中點偏內能摸到股動脈強大搏動。用雙拇指向外上壓迫,用於下肢大出血。
脛後動脈及足背動脈壓迫點
在內踝後側(脛後動脈)及足背第1、2趾間同時壓迫,用於足部出血。
3、填寒止血
傷口大時往往存在大的空隙,這時要用紗布將空隙填塞壓實,方能達到良好止血目的。放置紗布範圍要大,超出傷口5~10公分,這樣才能有效止血。紗布放好後用繃帶加壓包紮。
現場如無紗布,可用三角巾、毛巾、衣物等可利用的物品代替。
4、止血帶止血
有大血管損傷,出血量多時要用止血帶止血。止血帶要壓住動脈才可止血,但壓力不可過大,否則不利於傷口凝血作用的形成。不能用電線、尼龍繩等無彈性的繩索代替。並且每隔1小時要放鬆5分鐘。放鬆期間要用指壓法壓迫大血管以減少出血。
包紮
快速、準確地包紮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護傷口、防止汙染的作用,有利於轉送和進一步治療。
1.繃帶包紮
手臂、小腿等部位用一般的反轉纏繞包紮法,頭部用反回包紮法,手腳用八字包紮法。
2.三角巾包紮
三角巾可以包紮身體的許多部位,用頭頂帽式、風帽式、面具式包紮頭部。折成條狀包紮眼部與膝部。折成燕尾式包紮雙肩與胸背臀部。
3.尼龍網套包紮
尼龍網套有良好的彈性,使用方便。頭部及手指不易用繃帶包紮的部位可用尼龍網套。
4.自貼上包紮
自貼上敷料自帶粘性,透氣性好,還有止血、消炎作用,使用方便。用於表淺傷口包紮。
野外活動中,經常會遇到外傷,在體表形成傷口,有時合併血管、神經損傷,甚至骨折。嚴重外傷可合併顱腦、心肺、腹腔臟器損傷。
身體表面形成傷口後外界細菌、異物進入傷口,可引起感染。有血管損傷時出血多,能導致休克。因此,現場傷口處理很重要。
傷口處理的目的
1、防止傷口進一步汙染,減少感染機會。
2、止血,防止出血過多,預防休克。
傷口的判斷
現場處理時,要仔細檢查傷口,注意判斷傷口的位置、大小,汙染程度,血管、神經、肌肉、肌腱損傷及骨折情況。也要判斷是否有顱腦及胸腹損傷。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判斷有無休克。要根據不同的傷口做不同的處理。
傷口的處理
1、一般傷口處理
一般傷口較淺,不伴血管神經損傷,容易止血。現場有條件時,有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後,傷口周圍面板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讓酒精進入傷口)。然後用無菌敷料包紮。如現場無條件,可用潔淨布料、毛巾、衣物等壓迫傷口,速轉送到醫院進行清創、縫合術。
2、頭部受傷
頭部受傷了怎麼辦?頭皮血運豐富、出血較多,常伴有顱骨骨折和顱腦損傷。頭部傷口要儘快用無菌敷料或潔淨布料壓迫止血,出血較多時用手按壓約15分鐘可達止血目的。頭部傷口包紮較困難,可用三角巾、尼龍網套等固定敷料。
3、手指傷口
手指最常見的是刀割傷,傷口較齊。受傷後用創口貼直接包紮,能起到止血消炎作用。創口貼纏繞不要太緊,過緊壓迫手指靜脈反而不易止血。
手指外傷常合併肌腱斷裂。手指有傷口時都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要肌注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同時進行清創縫合術。
手指切割傷有時造成指端缺損、出血不易止住。要立即用無菌敷料壓迫傷口,同時用手掐住手指兩側,能達到良好止血目的。然後到醫院進行殘端修整術。
4、伴有大血管損傷的傷口
嚴重創傷造成大血管斷裂,出血多,易造成出血性休克。因此,有效地止血是爭取搶救時間、挽救傷員生命的重要措施。
伴有大血管損傷的傷口較深,出血多,傷口遠端脈搏搏動消失,肢體遠端蒼白、發涼,傷口內可見血管斷端噴血,肌肉斷裂外露。
有時判斷是否有大血管損傷較困難。現場急救時遇有出血多的傷口先按血管損傷處理,待轉送醫院後進一步檢查治療。
止血
止血是防止休克,挽救傷員生命的重要措施。有效地止血能贏得將傷員轉送到醫院進行搶救的寶貴時間。
止血方法:
1、傷口壓迫止血
多數傷口透過紗布或其他可利用的物品(如毛巾、手絹、潔淨的衣物等)壓迫到傷口上可達到止血目的。
操作要點:紗布厚度要夠,覆蓋面積要超過傷口,加壓包紮。
2、指壓止血
用手指壓在動脈上阻斷動脈血運能有效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法用於出血量大,有血管損傷的傷員。
操作要點:準確掌握動脈壓迫點,壓迫力度要適中,壓迫10~15分鐘。
常用指壓止血部位:
鎖骨下動脈壓迫點
在鎖骨上緣中點用拇指將動脈向下壓迫,用於上肢大出血傷口止血。
肱動脈壓迫點
肱動脈在上臂中段內側,位置較深,在肘窩位置表淺。傷口在肘部壓迫上臂中段肱動脈。
前臂及手出血時在肘窩處摸到肱動脈搏動後用拇指按壓可達良好止血目的。
橈、尺動脈壓迫點
橈、尺動脈在腕部掌面兩側。腕及手出血時,要同時按橈、尺兩條動脈方可止血。
手指動脈壓迫點
指端出血時用拇指和食指壓迫手指兩側的血管即可止血。
股動脈壓迫點
在腹股溝韌帶中點偏內能摸到股動脈強大搏動。用雙拇指向外上壓迫,用於下肢大出血。
脛後動脈及足背動脈壓迫點
在內踝後側(脛後動脈)及足背第1、2趾間同時壓迫,用於足部出血。
3、填寒止血
傷口大時往往存在大的空隙,這時要用紗布將空隙填塞壓實,方能達到良好止血目的。放置紗布範圍要大,超出傷口5~10公分,這樣才能有效止血。紗布放好後用繃帶加壓包紮。
現場如無紗布,可用三角巾、毛巾、衣物等可利用的物品代替。
4、止血帶止血
有大血管損傷,出血量多時要用止血帶止血。止血帶要壓住動脈才可止血,但壓力不可過大,否則不利於傷口凝血作用的形成。不能用電線、尼龍繩等無彈性的繩索代替。並且每隔1小時要放鬆5分鐘。放鬆期間要用指壓法壓迫大血管以減少出血。
包紮
快速、準確地包紮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護傷口、防止汙染的作用,有利於轉送和進一步治療。
1.繃帶包紮
手臂、小腿等部位用一般的反轉纏繞包紮法,頭部用反回包紮法,手腳用八字包紮法。
2.三角巾包紮
三角巾可以包紮身體的許多部位,用頭頂帽式、風帽式、面具式包紮頭部。折成條狀包紮眼部與膝部。折成燕尾式包紮雙肩與胸背臀部。
3.尼龍網套包紮
尼龍網套有良好的彈性,使用方便。頭部及手指不易用繃帶包紮的部位可用尼龍網套。
4.自貼上包紮
自貼上敷料自帶粘性,透氣性好,還有止血、消炎作用,使用方便。用於表淺傷口包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