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林黛玉的句子有: 1、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曹雪芹《紅樓夢》 2、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曹雪芹《紅樓夢》 3、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曹雪芹《紅樓夢》 4、兩彎似蹙非蹙眷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曹雪芹《紅樓夢 第三回》 5、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曹雪芹《紅樓夢》 人物介紹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四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 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外祖母賈母疼愛么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之上,實則只是近親,因被王夫人的僕人最後一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12歲時,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春年少,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 。無奈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最後於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林黛玉書中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紅樓夢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花名籤 上面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詩詞 《葬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葬花詞》: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桃花行》: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自評 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個草木之人罷了。 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他評 賈雨村: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賈母:我這老冤家,是那一世裡孽障?偏遇見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 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要賭寬厚待人裡頭,卻不濟他寶姐姐有耽待、有儘讓了。 賈寶玉: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18] 妙玉: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薛寶釵:更有顰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 鳳姐:(林丫頭)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 興兒:(林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林黛玉評點者評價 塗瀛:人而不為時輩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為《石頭記》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於姊妹,不得於舅母,並不得於外祖母,所謂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其勢然也。”於是乎黛玉死矣。薛寶釵善柔,黛玉善剛;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薛寶釵徇情,黛玉任性;薛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薛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王希廉: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賈寶玉之慟直慟到一家,深淺不同,是兩人分別處關鍵。 姚燮: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極其纏綿固結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神瑛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豈天意亦與為轉移耶?黛玉自雲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雪芹先生不欲以曖昧之事遭蹋閨房,故於黛玉臨終時標出“身子乾淨”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薛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淒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 周春:黛玉幼居母喪,克盡孝道,其心地極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雙親之早世,又憤外婆之炎涼,因而嘔血數升,奄奄垂絕。若專以為相思病,亦不諒其苦心也。此書發於情,止乎禮義,頗得風人之旨。 夢覺主人:林黛玉之仙草臨胎,逆料良緣會合,豈意摧殘蘭蕙,惜乎《摽梅》之嘆猶存。似而不似,恍然若夢,斯情幻之變互矣。
讚美林黛玉的句子有: 1、尺幅鮫鮹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曹雪芹《紅樓夢》 2、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曹雪芹《紅樓夢》 3、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曹雪芹《紅樓夢》 4、兩彎似蹙非蹙眷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曹雪芹《紅樓夢 第三回》 5、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曹雪芹《紅樓夢》 人物介紹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四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 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外祖母賈母疼愛么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之上,實則只是近親,因被王夫人的僕人最後一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12歲時,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春年少,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 。無奈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最後於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林黛玉書中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紅樓夢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花名籤 上面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詩詞 《葬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葬花詞》: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桃花行》: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自評 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個草木之人罷了。 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他評 賈雨村: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賈母:我這老冤家,是那一世裡孽障?偏遇見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 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要賭寬厚待人裡頭,卻不濟他寶姐姐有耽待、有儘讓了。 賈寶玉: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18] 妙玉: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薛寶釵:更有顰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 鳳姐:(林丫頭)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 興兒:(林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林黛玉評點者評價 塗瀛:人而不為時輩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為《石頭記》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於姊妹,不得於舅母,並不得於外祖母,所謂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其勢然也。”於是乎黛玉死矣。薛寶釵善柔,黛玉善剛;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薛寶釵徇情,黛玉任性;薛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薛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王希廉: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賈寶玉之慟直慟到一家,深淺不同,是兩人分別處關鍵。 姚燮: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極其纏綿固結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神瑛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豈天意亦與為轉移耶?黛玉自雲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雪芹先生不欲以曖昧之事遭蹋閨房,故於黛玉臨終時標出“身子乾淨”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薛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淒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 周春:黛玉幼居母喪,克盡孝道,其心地極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雙親之早世,又憤外婆之炎涼,因而嘔血數升,奄奄垂絕。若專以為相思病,亦不諒其苦心也。此書發於情,止乎禮義,頗得風人之旨。 夢覺主人:林黛玉之仙草臨胎,逆料良緣會合,豈意摧殘蘭蕙,惜乎《摽梅》之嘆猶存。似而不似,恍然若夢,斯情幻之變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