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60299080517

    其實,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你的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事實上,散熱對身體有好處,這個體內的防禦措施有消滅外來病菌的功用。如果溫度沒有上升太高,不妨讓它自然散熱,如此有助於排除毒素。 一般來說,突然爆發的高燒(38.5℃—40℃)通常意味著體內有病菌感染:感冒、肺炎、腦膜炎、猩紅熱等急性炎症都會伴有高燒;而長期持續的低燒(37.3℃—38.5℃),則意味免疫系統遭到了破壞:肺結核、風溼熱、紅斑狼瘡、癌症等都不同程度表現出低燒的症狀。 發高燒時需立即就醫,因為這表示體內的感染正在惡化。如果體溫太高很容易造成腦部受損及脫水,尤其是高燒不退。 家庭治療措施: ●不要急於降溫 如果醫生確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範圍內,最好不要急於服用解熱藥。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禦系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藥物來退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藥性,一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如果高燒讓你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溼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覆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溼毛巾反覆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面板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溼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鐘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人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適當眼用止痛藥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藥。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於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藥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切勿讓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千萬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可能使發高燒的兒童爆發雷氏症候群,這是一種致命性的神經疾病。兒童可以用撲熱息痛代替。以每磅體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計算服用量,每4小時服用一次。記住,增加使用頻率或超過適當劑量,都有危險,一定要有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你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顫,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如果患者是小嬰兒,則需特別注意,因為他們還不會表達他們的感受。其實,給小孩穿過多衣服或把他們置於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起發高燒。 同時,勿使室溫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 [物理降溫] 低水溫浴:水溫低於患兒體溫1度,例如發燒39度,水溫為38度。將患兒輕輕放於盆中,用水沖洗全身3分鐘,在洗浴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洗浴。 溫溼敷法:取低於患兒體溫1度的溫水盆,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擰出少許水分,以不滴水為宜,將溼毛巾圍於胸背部,外面用幹大毛巾包裹溼毛巾,每隔5-10分鐘更換一次溼毛巾,持續做20到30分鐘。 冰敷法:將冰塊倒入冰袋(家用熱水袋亦可),放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用冰袋後,30分鐘測體溫一次,如已降到38.5度以下,即可撤去冰袋。 頭部冷敷或頭枕冷水袋:用一塊中號毛巾,在自來水龍頭上浸溼,放於患兒前額。每5分鐘左右更換一次,冷敷時間可長可短,應視體溫下降程度而定。頭枕冷水袋方法同冰敷法。在操作過程中冰袋及冷水袋均不應放至肩上。頭部冷敷或頭枕冷水袋適宜於有高熱抽風史的病兒,其優點既可防止體溫上升又可保護腦細胞。 [藥物降溫] 各種解熱藥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熱作用。但通常只用作一種輔助治療的手段,在多數情況下是治標不治本的藥物。盲目使用退熱藥可能會打亂某些疾病的發熱規律,破壞體溫曲線記錄,干擾疾病熱型這一診斷疾病的特有體徵,從而影響了診斷的準確性。 如果是肺結核病的潮熱,多在每日下午發低燒;傷寒的熱度一般持續在39℃—40℃之間;敗血症、膿毒血癥為弛張熱;瘧疾為間歇熱,隔日或3日發燒一次。對急、慢性炎症引起的發燒,當務之急是抗菌消炎,以控制炎症的發展與擴散,退熱藥只能當成輔助性用藥。除少數消炎藥物,如抗炎松、消炎痛等以外,一般退熱藥並不具備抗炎作用。病毒引起的疾病發熱高燒,必須用抗病毒的藥物進行治療,一旦病毒被抑制或殺死,則發熱自退,不能指望用退熱藥就能解決問題。 很多退熱藥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如阿司匹林,可以引起機體凝血機能障礙;氯滅酸類則可能引起腸道不適、神經系統症狀。所以有過敏史、潰瘍史或患白細胞減少症及肝腎功能減退的患者,應該慎用或不用退熱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不大可以養金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