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鄰章
-
2 # 歐界生活
從公司層面來看,手機僅僅是作為蘋果公司的主業務之一,所以本身和其他手機廠商的主打方向是不同的。就像自助餐廳和日料店的比較。對於公司來說,除了產品外,營銷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蘋果機全部是高階高階手機,並且推出的產品都是外形精緻,配置高階,黑科技層出不窮的,蘋果並沒有向安卓廠商那樣在市場上採用機海戰術,以市場需求為主導方向,而是專注於高階市場,用一年的時間去打造一款高階精品,然後透過這款產品去收割市場上最大的紅利。所以我們能夠在諸多報告中,看到蘋果產品的利潤行業最高,能夠收割行業超過60%以上的利潤!所以雖然安卓智慧手機的總體銷量早已遠遠超過了iPhone,但蘋果卻能夠以精品牢牢的佔據著全球智慧手機高階市場,掌控這最為豐厚的利潤,實現對整個安卓陣營的對抗!
-
3 # 我的保險人生abc
由於Android的開源做法,使得Android陣營數量是極為龐大,比較知名的智慧手機品牌就有三星、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等等,反觀iOS陣營僅此蘋果iPhone一家。有同學就好奇,蘋果iPhone是如何在如此多的安卓手機廠商「圍剿」下屹立不倒的?
形式嚴峻的局面
從全球的智慧手機市場來看,來自Gartner 的資料顯示,蘋果 iOS 作業系統裝置 2017年出貨量為 5199.25 萬,相比之下 Android 裝置的出貨量高達 3.271 億。若換成市場份額,iOS 當前僅剩下 13.7% 的市場份額,而 Android 佔比高達 86.1%。
而從手機廠商來看,第一大的手機廠商依舊是三星電子,第二大則是蘋果公司,剩下的手機廠商大多數就是中國產手機廠商了。
透過對比我們就可以發現,蘋果iPhone面對的敵人是相當多,而且對手都是十分強勁,尤其是中國產手機品牌。近幾年,中國產手機品牌已經把國內市場瓜分完了,都在紛紛佈局國外市場,其高性價比、可玩性高為賣點,極具競爭力。
蘋果iPhone的優勢
蘋果iPhone在智慧手機行業的地位,就如同微軟在作業系統的地位,擁有很大話語權,只是份額沒達到稱霸全球的地步。吉普想,蘋果iPhone之所有能在一眾的安卓手機廠商「圍剿」下還屹立不倒,可能跟其優勢有關。
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我們要知道蘋果公司其實有很多業務,而蘋果iPhone卻是大頭,在智慧手機行業又是處於領頭羊地位,跟其第一個吃下智慧手機有關。在2007年的時候,在喬布斯領導的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以觸控操作的iPhone手機,又在這十年中不斷髮展,推出數個經典功能,徹底改變人們的使用手機方式,觸控滑動、指紋識別、語音助手等等。
iOS雖然封閉,卻意外的好用。相比Android,iOS處於封閉狀態,蘋果公司沒授權給第三方,依靠自家努力不斷更新升級,再配上真的效能頂尖配置,蘋果iPhone意外地成為當下最好用的手機之一。
賣得貴卻有人買賬。如果要說智慧手機還能依靠硬體賺取利潤的手機廠商,蘋果公司絕對算一家。每一代的蘋果iPhone都是最貴的智慧手機之一,除了配置出色、體驗給力外,還與其高階品牌定位有關,進而有很多同學以購買蘋果iPhone為榮,所以儘管蘋果iPhone賣得貴,但其銷量還是十分可觀,2017年出貨量為 5199.25 萬臺。只是當我們長大後,才明白這這只是一款手機而已。
對於,蘋果iPhone為啥能在如此多的安卓手機廠商「圍剿」下屹立不倒的,你們是怎麼看得呢?
-
4 # Because_o_U
創新,強大的軟體生態控制能力,以及前瞻性和自信心。
蘋果在一個新功能推出時,肯定是已經具備了成熟的解決方案,比如指紋,比如faceID,它對市場的認同度是有自信心的。
蘋果在做每一步的部署時都有不可估量的前瞻性,耳機孔的去除,玻璃面板的迴歸,都在為其的無線做鋪墊,短期內可能市場反饋不好,但其大的趨勢卻帶動著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這是任何一個安卓手機廠商做不到的。
回覆列表
蘋果是如何憑一己之力面對如此之多的安卓手機廠商的?這個問題,的確是令人頗為好奇的。
個人認為,用後發制人和敢為人先這兩個詞語,大概可以概括蘋果如何能夠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安卓廠商。
首先來說敢為人先:
從事實來說,蘋果是當前智慧手機體驗的定義者,當年在喬布斯拿出iPhone的時候,就宣佈了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隨後是安卓廠商對蘋果無窮無盡的模仿跟隨。但蘋果敢為人先的在於其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引領、定義智慧手機的核心創新趨勢。無論是多點觸控螢幕、AppStore、Siri、指紋識別還是去掉耳機孔的無線趨勢以及Face ID的生物識別上。蘋果都能夠在這些核心創新趨勢上做到領先安卓廠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並且,蘋果還能將這些新技術帶來成熟度很高的使用者體驗,而不是向安卓智慧手機那樣,將不成熟的新技術推向市場。
其次在於後發制人:
我們能夠看到的是,蘋果在智慧手機的功能創新上,實際許多功能並不是它第一個使用的,並且許多功能都已經在安卓機型上使用了好幾年之後,蘋果才緩緩而來,但事實確是,蘋果卻能後發制人,將這些功能的使用體驗提高一個層級。
而與敢為人先和後發制人相互協同的是,蘋果使用了完善的軟硬一體化策略,以慢工出細活的心態,去打造精品收割利潤最為豐厚的高階市場。
我們能夠看到的是,蘋果並沒有向安卓廠商那樣在市場上採用機海戰術,而是專注於高階市場,用一年的時間去打造一款高階精品,然後透過這款產品去收割市場上最大的紅利。所以我們能夠在諸多報告中,看到蘋果產品的利潤行業最高,能夠收割行業超過60%以上的利潤。
所以雖然安卓智慧手機的總體銷量早已遠遠超過了iPhone,但蘋果卻能夠以精品牢牢的佔據著全球智慧手機高階市場,掌控這最為豐厚的利潤,實現對整個安卓陣營的對抗。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那些整體吹著在出貨量上了超越蘋果,蘋果危險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應該是在高階機型上超過蘋果,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廠商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