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愛潘多拉

    首先,這個問題問得很“毒”,題主的這麼問,顯然是因為受了近代帝國主義侵略、同化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歷史的影響,比如日本侵佔臺灣和東北後,強制推行日語教育。題主這麼問,是把元朝和清朝的歷史,等於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殖民中國的歷史,潛臺詞就是元朝和清朝不是中國的歷史,所以元朝應該強制漢人使用蒙古語,清朝應該強制漢人使用滿語,元朝和清朝只有這樣做了,才能夠符合他們對於元朝和清朝是“殖民中國”的心理預期,但事實卻是相反的,元朝和清朝並沒有這麼做,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元朝和清朝不是作為一個“外國”的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征服,所以根本不存在近代帝國主義的語言同化政策。

    其次,語言的推廣是以“文字”為基礎的,發達的文字書寫系統是推廣一門語言的必備條件,可以想想,我們今天可不可以只學“英語”,不學“英文”,基本上不可能吧。那麼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既使想推廣蒙古語或者滿語,他缺乏這個基本條件。因為在入主中原之前,蒙古人和滿人都沒有“文字”,他們基本上都是在入主中原前後才創制出自己的文字,而且這些文字都是借用鄰近民族的文字弄出來的,蒙古文是借用回鶻字母拼寫蒙語,滿文又是借用蒙古文字母拼寫蒙語,由於他們在入主中原時,自己本民族的文字的歷史很短,本身文化並不發達,事實上在蒙古人和滿人中“會”本民族文字的人都很少,在絕大多數蒙古人和滿人都是文盲的情況下,又怎麼能夠去推廣蒙古文和滿文呢!

    再次,語文學習是一個非常“花錢”的系統的教育工程,在古代的經濟條件下,這是一種“權力”,而不是一種“壓迫”,比如在元朝,如果一個漢人會蒙古語,那是非常有利的事情,對元朝政府來說,讓漢人學蒙古語,不是強迫,而是給他的一種“優惠”,不是每個人都有權力去學的,要是“官家”的小孩才有資格。給大家看一看元朝的一道聖旨:

    你官人底孩兒每,你每孩兒每內,更揀選二十二個作牌子,一同參與文書弓箭。你每那孩兒每亦學底蒙古言語弓箭也會也。若學底會呵,不是一件立身大公事那甚麼!

    這個聖旨說話挺有趣的,這是元代的雜著蒙古語法的漢語白話風格,現在不太容易看得懂,比文言文還難懂,這聖旨的大意就是說從漢人官員家族中選出二十二個小孩編成一個蒙古語學習班,既要學蒙古語,也要順便學一下射箭。學會蒙古語文,對於漢人來說,是升官發財的大機會。比如有一個叫王壽的漢人,因為會蒙古語文,成為忽必烈的皇太子真金的侍從,後來官至集賢大學士(從一品),還有一個江西人孫伯顏,因為精通蒙古語文,進入翰林國史院和大司農寺擔任譯史,最後官至宣徽院僉事(從三品),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水平,從三品至少也是副部級,都是高官了。

    元朝後期,曾經因為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南方漢人經常造反,元順帝還一度打算不準漢人學習蒙古語文,但因為大臣反對,實際上並未實行。

  • 2 # 陶短房

    元朝的情況比較複雜,統治中國本土全境的時間不過百年,內部鬥爭卻十分激烈,大抵上是主張漢化的皇帝、大臣和主張“蒙古化”的皇帝、大臣交替掌權,政策也如翻燒餅一般忽冷忽熱、忽左忽右,這其中還有如忽必烈這樣一開始大力提倡漢化、後來又大力反對漢化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推廣蒙古語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本身蒙古語並非很成熟的語言,且在元朝統治期間還有過蒙古文字的重大變化(元世祖改巴斯八字但蒙古民間不買賬),甚至元亡後蒙文也仍在反反覆覆地大改,這樣的文字自己都折騰不休,又如何向外推廣?

    還有個重要的問題,是元朝社會有非常苛刻的等級特權制,蒙古人位於這個特權的頂端,用蒙古名字、說蒙古話、穿蒙古服色可以帶來現實的特權利益,因此民間的確有很多人以學蒙古文字、改蒙古名字作為敲門磚,試圖混入特權階層(大家都熟悉王保保,其實元代高麗君臣一度都改過蒙古名字)。在這種情況下,本來人口就處於絕對劣勢、統治基礎一直很不穩定的蒙古貴族,對異族學習蒙古語的態度就會變得非常分化和微妙,固然不排除有人認為外族學本族語言是“嚮往我們的文化”,但更多掌握權勢者卻會油然而生“你也配做蒙古人”的惡念,元代各級達魯花赤(主官)幾乎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由於上級不鼓勵,除最後兩代皇帝外蒙古皇帝幾乎都不能流利掌握漢語,各級達魯花赤也上行下效,桐城派文人趙翼曾研究發現,元代各級地方官的漢語水平差到連簽名花押都寫不來的地步,有的地方官寫“七”竟然筆畫向左拐彎,在這種情況下蒙古語就有“特權語”和“機密語”地位,當然更不容“外人”窺伺。終元朝一世非但未曾鼓勵漢人學習蒙古語、蒙古文,甚至還一度嚴禁,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朝廷在右丞相伯顏主張下,禁漢人、南人學習蒙古和色目文字,雖然這項措施3年後就因為伯顏失勢不了了之,但元朝何以不會在漢人中推廣蒙古文字的道理卻從這個例子中一目瞭然。

    清朝的情況則不太一樣:雖然滿族文字也是新生文字(努爾哈赤時代才草創,後又改過一次即加圈點),但因為是在蒙古文字基礎上改的,所以相對成熟一點,入關的各代清朝皇帝漢語水平都很高,至少在表面上也強調“滿漢一家”,並不限制漢人學習滿族文字和語言,但除在被視同旗人的八旗漢軍中大力提倡學滿洲文字外,在漢人中並沒有提倡、鼓勵,之所以如此,是為了保證旗人在當官、求職等方面的特權,如果漢人普遍學會滿洲文字語言,專門為照顧八旗閒散人員設定的大量滿洲缺,如滿文翻譯等就會岌岌可危,在朝廷看來這會“動搖國本”,危害核心支援階層八旗的社會穩定。

    由於滿漢分缺,且滿員可以佔漢缺,漢員不能佔滿缺,因此漢人不論是否學會滿洲語言、文字,都不影響自己在“漢缺”領域的競爭力,也都不能幫助自己躋身“滿缺”行列,而官場交際漢員只需要說漢語就完全夠用,除個別特例外不但皇帝鼓勵漢員說漢語,各級滿族官員也願意和漢員用漢語交流,彼此用漢語交流又無障礙。簡單說,對漢人而言用滿語不會為自己帶來任何方便和好處,那麼他們又哪來的學習積極性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夕給哪些人寫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