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知道羅斯福與丘吉爾,在二戰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國的關係十分緊密,在處理國際事務和控制戰爭走向上,基本“步調一致”;但很少有人知道雙方將領彼此不服、明爭暗鬥,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首當其衝的是艾森豪威爾與蒙哥馬利。由於丘吉爾特別關注軍事行動,而羅斯福幾乎是“大撒把”,以至於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美國的利益常受到英華人的挑戰。為此,馬歇爾既充當艾森豪威爾的堅強後盾,又與英華人巧妙的周旋。
羅斯福與丘吉爾的關係,是公認的“緊密無間”,倆人經常在一起會談,羅斯福的戰略構想和意圖,常常使丘吉爾比馬歇爾等人還要早知道。這樣的結果,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讓馬歇爾等人十分被動和尷尬。
作為陸軍總參謀長的馬歇爾,自然明白問題出在羅斯福身上,但又不能要求總統“閉上嘴”。既然是內部資訊知悉的不對等,那就找一個英國“間諜”,將丘吉爾的想法提前知曉,就對等了。這樣,既不傷害兩國的友誼,又可以平等地處理問題。
這個人就是時任英國駐華盛頓聯絡官——約翰·格瑞爾·迪爾元帥。為了“拉攏”迪爾,馬歇爾向其提供了絕密的日本情報;作為回報,迪爾把英國參謀部的機密也告訴了他。正是透過這種方式,丘吉爾的一舉一動,在馬歇爾面前“一覽無餘”。
讓他感到高興的是,不僅掌握了英華人的想法,而且還了解到羅斯福的打算,可謂是“一舉兩得”。不過,他們的做法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破壞英、美兩國的團結,即使不受處分或降級,也會讓他們處於十分難堪的境地。
到了1944年,兩人發展成為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地步。大量的內部訊息被馬歇爾掌握,為應付美國與英國之間的利益競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看來,美國贏得盟軍的“霸主”地位,不僅有國家實力在支撐,“情報”也很關鍵。
11月3日迪爾因病在華盛頓去世,為了紀念這位英國朋友,在馬歇爾的爭取下,迪爾被葬於國家公墓,這是葬入該陵區的首個外華人。他還積極籌款,建立了一座迪爾雕像,深深地表達了對老朋友的懷念之情。
馬歇爾與迪爾的友好關係,是戰爭期間英、美兩國表現出十分和諧的一面,但並不表示兩國之間不存在利害衝突。尤其是諾曼底戰役期間,雙方為了個人榮譽和國家尊嚴,相互指責、互不相讓,甚至兩國媒體也加入進來,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雖說艾森豪威爾是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擔任地面部隊指揮,但論資歷、軍銜和作戰經驗,蒙哥馬利自認為勝出一籌,始終不服他的管理。例如,盟軍總部的戰情分析會,蒙哥馬利幾乎沒有去過,並擅自接受媒體採訪,一副捨我其誰的樣子。
不過,也只有他能代表英國與美國“叫板”。二戰爆發後,是他打贏了阿拉曼戰役,讓接連失敗的英國和民眾為之一振,猶如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鬥志備受鼓舞,將他捧為了“英雄”。向來自以為是的蒙哥馬利“照單全收”,趾高氣昂。
蒙哥馬利和英華人總想貪天功為己有,將榮譽、權力、出風頭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這讓羅斯福和馬歇爾也很不高興,美軍的付出比英軍大得多,但新聞媒體、廣播全是蒙哥馬利的名字,這對死亡的官兵們是十分不公平的。
於是,馬歇爾忠告艾森豪威爾,按照事先的安排,盟軍在諾曼底站穩腳跟後,儘快接管地面指揮權。這是英華人不願看到的結果,作為迴應,丘吉爾立刻宣佈晉升蒙哥馬利為陸軍元帥,比艾森豪威爾高一級,直到他主導的“市場花園行動”失敗。
艾森豪威爾巧妙的敲山震虎,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但蒙哥馬利似乎並不領情。馬歇爾對此怒不可遏,指責他辦事“一點也不光明正大”,經常在媒體上損害盟軍總司令的聲譽。他們沒有見過馬歇爾發這麼大的火,從此,蒙哥馬利和英華人收斂了許多。
阿登戰役,盟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英華人藉機攻擊艾森豪威爾,認為他是參謀出身,沒有實戰經驗。更過分的是,蒙哥馬利大放厥詞,攻擊盟軍總司令,抬高自己。馬歇爾知道自己的職責,就是維護兩國軍隊的團結和合作,他在極力剋制。
他告誡來告狀的蒙哥馬利和其他英國將領,“知道為什麼羅斯福總統從不看望艾森豪威爾嗎?因為他已經不是一位美國將軍,而是盟軍的總司令”。也就是說,在軍事指揮上,美國總統都要聽盟軍總司令的,英華人沒有資格來告狀。
此番話一說,不光英國將領們不敢再造次,就連丘吉爾也儘量迴避軍事行動,這讓艾森豪威爾十分感謝馬歇爾。其實,作為領導,就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氣度,尤其是部下遭到質疑的時候,更要鮮明的支援。同時,也是維護領導自身的威望。
隨著柏林近在咫尺,慣於爭榮譽的英華人再次“舊病復發”,要求進軍柏林。馬歇爾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他看來,一是,按照雅爾塔會議要求,柏林在蘇聯人的管轄範圍,只能是蘇軍攻佔;二是,與蘇聯是盟友,必須維護同盟國的團結。
更重要的是,不能讓英華人借強大的美軍,去實現他們的“個人目標”。於是,馬歇爾全力支援艾森豪威爾,頂住了丘吉爾和蒙哥馬利等人的一再抗議。在他們看來,軍人要有底線,講信用,不能出爾反爾,更不能像政客那樣不守承諾。
蘇軍攻佔了柏林,英華人試圖在二戰結束前,撈取更大榮譽的夢想破滅了。反觀英華人的做法,跟美國鬥,與蘇聯爭,無非就是維護英國的大國地位,以及在大國中“刷存在感”。但事與願違,凡事都要靠實力,靠“叫喚”是不行的。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馬歇爾》
大多數人都知道羅斯福與丘吉爾,在二戰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國的關係十分緊密,在處理國際事務和控制戰爭走向上,基本“步調一致”;但很少有人知道雙方將領彼此不服、明爭暗鬥,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首當其衝的是艾森豪威爾與蒙哥馬利。由於丘吉爾特別關注軍事行動,而羅斯福幾乎是“大撒把”,以至於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美國的利益常受到英華人的挑戰。為此,馬歇爾既充當艾森豪威爾的堅強後盾,又與英華人巧妙的周旋。
透過丘吉爾身邊的“間諜”,掌握英華人的真實想法。羅斯福與丘吉爾的關係,是公認的“緊密無間”,倆人經常在一起會談,羅斯福的戰略構想和意圖,常常使丘吉爾比馬歇爾等人還要早知道。這樣的結果,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讓馬歇爾等人十分被動和尷尬。
作為陸軍總參謀長的馬歇爾,自然明白問題出在羅斯福身上,但又不能要求總統“閉上嘴”。既然是內部資訊知悉的不對等,那就找一個英國“間諜”,將丘吉爾的想法提前知曉,就對等了。這樣,既不傷害兩國的友誼,又可以平等地處理問題。
這個人就是時任英國駐華盛頓聯絡官——約翰·格瑞爾·迪爾元帥。為了“拉攏”迪爾,馬歇爾向其提供了絕密的日本情報;作為回報,迪爾把英國參謀部的機密也告訴了他。正是透過這種方式,丘吉爾的一舉一動,在馬歇爾面前“一覽無餘”。
讓他感到高興的是,不僅掌握了英華人的想法,而且還了解到羅斯福的打算,可謂是“一舉兩得”。不過,他們的做法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破壞英、美兩國的團結,即使不受處分或降級,也會讓他們處於十分難堪的境地。
到了1944年,兩人發展成為無話不談、親密無間的地步。大量的內部訊息被馬歇爾掌握,為應付美國與英國之間的利益競爭,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看來,美國贏得盟軍的“霸主”地位,不僅有國家實力在支撐,“情報”也很關鍵。
11月3日迪爾因病在華盛頓去世,為了紀念這位英國朋友,在馬歇爾的爭取下,迪爾被葬於國家公墓,這是葬入該陵區的首個外華人。他還積極籌款,建立了一座迪爾雕像,深深地表達了對老朋友的懷念之情。
但英、美兩國之間的矛盾,依然是馬歇爾關注的焦點。馬歇爾與迪爾的友好關係,是戰爭期間英、美兩國表現出十分和諧的一面,但並不表示兩國之間不存在利害衝突。尤其是諾曼底戰役期間,雙方為了個人榮譽和國家尊嚴,相互指責、互不相讓,甚至兩國媒體也加入進來,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雖說艾森豪威爾是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擔任地面部隊指揮,但論資歷、軍銜和作戰經驗,蒙哥馬利自認為勝出一籌,始終不服他的管理。例如,盟軍總部的戰情分析會,蒙哥馬利幾乎沒有去過,並擅自接受媒體採訪,一副捨我其誰的樣子。
不過,也只有他能代表英國與美國“叫板”。二戰爆發後,是他打贏了阿拉曼戰役,讓接連失敗的英國和民眾為之一振,猶如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鬥志備受鼓舞,將他捧為了“英雄”。向來自以為是的蒙哥馬利“照單全收”,趾高氣昂。
蒙哥馬利和英華人總想貪天功為己有,將榮譽、權力、出風頭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這讓羅斯福和馬歇爾也很不高興,美軍的付出比英軍大得多,但新聞媒體、廣播全是蒙哥馬利的名字,這對死亡的官兵們是十分不公平的。
於是,馬歇爾忠告艾森豪威爾,按照事先的安排,盟軍在諾曼底站穩腳跟後,儘快接管地面指揮權。這是英華人不願看到的結果,作為迴應,丘吉爾立刻宣佈晉升蒙哥馬利為陸軍元帥,比艾森豪威爾高一級,直到他主導的“市場花園行動”失敗。
艾森豪威爾巧妙的敲山震虎,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但蒙哥馬利似乎並不領情。馬歇爾對此怒不可遏,指責他辦事“一點也不光明正大”,經常在媒體上損害盟軍總司令的聲譽。他們沒有見過馬歇爾發這麼大的火,從此,蒙哥馬利和英華人收斂了許多。
英華人依然胡攪蠻纏,馬歇爾始終力挺艾森豪威爾。阿登戰役,盟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英華人藉機攻擊艾森豪威爾,認為他是參謀出身,沒有實戰經驗。更過分的是,蒙哥馬利大放厥詞,攻擊盟軍總司令,抬高自己。馬歇爾知道自己的職責,就是維護兩國軍隊的團結和合作,他在極力剋制。
他告誡來告狀的蒙哥馬利和其他英國將領,“知道為什麼羅斯福總統從不看望艾森豪威爾嗎?因為他已經不是一位美國將軍,而是盟軍的總司令”。也就是說,在軍事指揮上,美國總統都要聽盟軍總司令的,英華人沒有資格來告狀。
此番話一說,不光英國將領們不敢再造次,就連丘吉爾也儘量迴避軍事行動,這讓艾森豪威爾十分感謝馬歇爾。其實,作為領導,就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氣度,尤其是部下遭到質疑的時候,更要鮮明的支援。同時,也是維護領導自身的威望。
隨著柏林近在咫尺,慣於爭榮譽的英華人再次“舊病復發”,要求進軍柏林。馬歇爾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他看來,一是,按照雅爾塔會議要求,柏林在蘇聯人的管轄範圍,只能是蘇軍攻佔;二是,與蘇聯是盟友,必須維護同盟國的團結。
更重要的是,不能讓英華人借強大的美軍,去實現他們的“個人目標”。於是,馬歇爾全力支援艾森豪威爾,頂住了丘吉爾和蒙哥馬利等人的一再抗議。在他們看來,軍人要有底線,講信用,不能出爾反爾,更不能像政客那樣不守承諾。
蘇軍攻佔了柏林,英華人試圖在二戰結束前,撈取更大榮譽的夢想破滅了。反觀英華人的做法,跟美國鬥,與蘇聯爭,無非就是維護英國的大國地位,以及在大國中“刷存在感”。但事與願違,凡事都要靠實力,靠“叫喚”是不行的。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馬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