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轅初心

    簡單點解釋美國貿易逆差出現的原因就是美國自己沒生產多少產品卻消耗了超過自己生產能力的東西。生產跟消費差額美國用印鈔機印製美元去彌補,這就是貿易逆差的由來。美國不單純對中國是貿易逆差,整體對外貿易都是逆差。因為美華人自己不怎麼勞動卻過著世界上比較奢侈的生活,他們吃的穿的用的絕大多數都是美國用自己印製的美元換來的。

  • 2 # 第三行星1

    美國經濟支柱產業科技、金融、軍工、生物製藥、農業沒有問題,能源頁岩油氣滿足國內供給富富有餘,不存在宏觀經濟失衡。中美貿易逆差只在低端製造業及生活消耗品等低附加值破壞環境的產業隨資本逐利性轉嫁給發中國家,中美間五,六千億美元逆差在美國經濟體量不是負擔,中美間所謂貿易磨擦如同一棵果樹,美國把果食買走丁,還找碴說樹遮了Sunny,對華貿易逆差額分攤10個或者更多的國家就不存在貿易磨擦了。

  • 3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美對華存在貿易逆差這一計算結果,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論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美對華貿易逆差應該是美國宏觀經濟失衡的表現,而並不能說是原因。

    有一點必須要承認,雖然在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戰後建立起來的美元本位近幾年有所弱化,但是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依然還是佔據著最重要的地位。貿易逆差,正是因為美元這個地位所造成的。其實美元是有一個內在矛盾的。如果美國不能維持貿易逆差,那麼全球經濟就會失去美元流動性,而如果美元保持全球流動性,那麼就一定會出現貿易逆差,影響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信用。所以,出現貿易逆差是美元的地位所決定的,也是理所應當的。而且,美國政府及國民的儲蓄意願很低,淨儲蓄率只有2%,而消費卻很高,那麼這個差值就需要外國儲蓄來彌補,而外國只能透過貿易順差獲得美元,這也是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貿易和支付體系的特徵。其實,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不僅僅只有中國,美國與很多國家都存在著貿易逆差。而且,所謂統計出來的美對華存在貿易逆差,僅僅包含了國際貿易中的商品貿易的部分,並沒有包括服務貿易。美國對華的服務貿易存在著鉅額的貿易順差,從金額上看,2017年,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是2008年的近8倍。2017年全年,中國居民在美國的支出高達321.8億美元。

    所以,美對華易逆差只是美國宏觀經濟失衡的表現之一,而並不是其宏觀經濟失衡的原因。而且,美對華存在貿易逆差這一計算結果,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論,諸如因為統計口徑不同導致的高估逆差額,僅僅計算商品貿易而沒有計算服務貿易等等。

  • 4 # 經濟好望角

    美國長期存在貿易逆差,是美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把具有優勢和附加值較高的服務業或製造業的研發、銷售環節留在國內,把不具有優勢和附加值較低的製造環節轉移到中國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然後再進口到國內消費。

    1990年,美國貨物進口中47.1%來自環太平洋地區(包括澳洲、紐西蘭、大中華區、日本、南韓、東南亞等地);2017年,這個比重是47.5%。在這27年內,環球貿易體系發生劇變,但美國從環太平洋地區的進口比例卻不可思議地保持穩定。然而,在穩定的表像背後,是製造業產地的轉移。1990年,在美國從環太平洋地區的貨物進口中,中國佔比只有7.6%;2017年,中國的比重飆升至55.4%。

    出現這種現象,部分原因是由於跨國企業把製造業設施轉移至中國,當中主要涉及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此消彼長。從1990年至2017年,日本在美國貨物進口所佔的比重從23.8%跌至7%;中國的比重從3.8%升至26.2%。作為環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的出口包含了大量外國資本成份。按照世貿組織及經合組織的估計,中國製造業出口中有高達40%的增值來自外資。

  • 5 # 砍大山車大圈

    美國宏觀經濟失衡就是財政赤字支援高額軍費的緣故,也是工業農業僅佔GDP三成不到6萬億美元還不如中國高的緣故,也是華爾街的高額利潤不能扶貧給中下層不能建設邊疆的緣故。。

    自己的原因推給中國,現在走到2000億出口加稅,可是人民幣貶值,早早就抵消了加稅,美國國內進口商和產業又反對,美國貿易戰第二波搞的是不痛不癢。。

    美國是很直率的,他們欺負人總要竭盡全力。。當然,如果欺負不下來,自己也就蔫了,這一點比日本強,美華人承認實力。。

    也許,美國很快就會明白,中國壓不垮。。

  • 6 # 同學財經

    長久以來,美國經濟的發展是依靠發債彌補財政,將所得貨幣用於基礎建設或其他投資,從而帶動經濟發展。美國的宏觀經濟有沒有問題,也都不是因為對華貿易逆差導致的,而相反,正是美國的宏觀經濟結構策略逐步導致了對華貿易逆差。

    中國是人口大國,勞動力密集,曾幾何時,中國成就了自己的中國製造,將國際上的勞動力密集型業務攏至自身,發展自己的經濟。美國也正是看到中國便宜且密集的勞動力,將加工業轉至中國。在這過程中,中國進口美國的原料,卻可以出口半成品給美國,形成貿易逆差也是一件比較順理成章的事情。

    隨著中國製造的發展,中國不僅僅出賣勞動力,同時引進先進的技術,這就導致中國的產品不再僅僅是半成品甚至低端的半成品,而且逐漸向質量級別的產品靠攏。這樣中國就能以更高的價格出口,可能產生更大的順便。進口相關產品的國家也就隨之可能出現逆差。

    美國的對華貿易不僅僅在進口半成品,還有原材料,以及成品加工品,像聖誕節的裝飾都需要從中國進口,而中國基本都可以自己製作,除了大豆,好像必須要從美國進口的卻並不多。至於高科技產品或技術,美國應該也很少出口給我們,雖然有出口就會很貴,但應該也做不到貿易順差吧。

    總之呢,我覺得美國的宏觀經濟策略決定了逆差的出現,而美國的宏觀經濟是否失衡我不知道,但若真失衡應該也是和其本身的經濟與金融政策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需要講究“光線”,但是霧霾天氣沒有“光線”,怎麼拍出來好看的照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