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那麼驕傲
-
2 # 快樂每一天7496
作家為人民而歌頌,為國高讚的時代精神作品,是當今作家們共同一致的心聲。至於老舍,是在文革十年浩劫中而死,海子的死,與國與民絲毫無關,是海子與困難與挫折經不起扛,而海子的困難與挫折,也是常人經常有的,詩人心境情緒的脆弱,一旦風雨,就大有天災人禍似的,文筆與自我行動,與自我實踐而脫離,詩是寫給讀者朗誦的,與作者無關,這是海子的臥軌的內在無精神支撐的重要原因。當今的作家們,深入現實生活,到群眾中去,與基層打成一片,火熱的生產與社會大實踐,作家們的高質量作品問世,必有新的格局。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衝擊,市場經濟大洪流,給作家們有新的挑戰,錢與讀書,重錢不重讀書的暫時現象,霧開太陽高照!
作家其實往往是不自信的,他們比普通人敏銳一些,感受到生活的苦,卻不能確認,普羅大眾是不是像他們一樣,對痛苦過於放大的時候,就會產生如海子這樣自殺的詩人,對自己的遭遇感覺受到侮辱的時候,就會如老舍這樣投湖自盡。
堅強的作家往往是另類的,比如五七年就被打為右派的張賢亮,一直到64年才變成“可教育的右派”,到七九年以後才變成“摘帽右派”,可仍然寫出了《綠化樹》,在那裡面仍然要做一個苦讀《資本論》的人,到了後來變成了一個寫不出東西的商人。打成右派的人千千萬萬,像他這樣的另類很少。
所以,作家一點不自信,我隨便列幾個名字你就能感覺到:顧城,海子,老舍,張賢亮,三毛……他們的故事你可以慢慢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