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因素決定。
一個主要影響因素,一個次要影響因素,但是要提前說明的是,這個次要影響因素,反而是最關鍵的,前者之所以主要,只是因為它能影響的距離範圍更大而已,而後者,則是保證了精準度,所以後者更重要。
【主要因素】始發井尺寸
負環管片覆蓋的長度範圍,大致的說是從反力架的支撐平面 到 地連牆平面 之間的距離,那麼影響負環管片數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始發井的(沿隧道軸向)尺寸,其次是單環管片的寬度(1.0、1.2、1.4等等),再有就是反力架自身的厚度和安防位置,不過,用於支撐反力架的鋼圓筒不宜過長,否則不穩定不安全,所以反力架能夠放置的範圍是有限的,所以,最主要因素還是始發井自身的尺寸。
(拋開次要原因舉例計算---粗算舉例)
比如始發井沿軸向長10m,反力架安裝後,始發井長度扣除1.0m,也就是現在長9.0m,管片單寬1.2m,那麼負環數量=9.0÷1.2=7.4,也就是說,兩種選擇:
要麼需要8環負環,第8環伸入地連牆0.6環(此方式不推薦);要麼需要7環負環,隧道的+1環需要探出地連牆0.4環寬度,來兼職負環的功能,要怎麼選,依據里程計算選方案,這個計算結果僅供參考,不能直接使用,只用來快速算出個大致。
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計算邏輯是【錯誤的】,因為一定要考慮下文提到的【次要原因】。
【次要原因】旁通道位置
請跟我一起做一個邏輯上的反向遞進,多數盾構隧道區間的中部都會設旁通道的(聯絡通道)——旁通道位置用的是特殊管片(全鋼環或複合鋼環)——特殊管片的安裝位置必須準確對應設計里程——由此反推始發點+1環的位置——得出所需負環數量。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透過各種措施,來確保盾構推進到盤通道時,特殊管片的準確安裝。
什麼措施呢?
(1)主要措施——反力架安裝位置調節負環數量
(2)調節措施——到達旁通道前,所有隧道正環貼置的楔形量(這裡不細說)
之前也說了,反力架為了保證穩定和安全,允許挪動的範圍是有限的,但是透過反力架的安裝位置,所爭取來的距離是很重要的,還是用之前的尺寸再舉一次例子,方便理解:
始發井長10m,管片單寬1.2m不變。正確的計算邏輯是:
由旁通道位置反算里程,算出隧道+1環的位置,應當探出地連牆平面0.2環寬度,假設反力架自身厚度800mm,那麼
始發井長度剩餘尺寸=10-0.2*1.2-0.8=8.96m;8.96÷1.2=7.46環,不恰當。
接著透過反力架的位置的前後挪動,來調節負環數量。
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反力架新增支撐體系,反力架平面向洞門方向挪動,為我們【額外】爭取到0.5m,那麼
始發井長度剩餘尺寸=8.96-0.5=8.46m; 8.46÷1.2=7.05環。
這時,在提供7個整環負環的條件下,還額外需要(0.05*1.2=)60mm,這60mm可以透過洞外、洞內兩種方式調節尺寸,不在這裡細說了。
最終確定負環管片取值7個整環。
【前後對比來看】
雖然兩種計算結果是近似的,但是始發井尺寸僅僅是告訴我們井內能夠容納多少環負環,而旁通道位置則是可以準確的告訴我們,需要多少環負環,然後透過很多措施,去實現這個需要的數值。
兩個因素決定。
一個主要影響因素,一個次要影響因素,但是要提前說明的是,這個次要影響因素,反而是最關鍵的,前者之所以主要,只是因為它能影響的距離範圍更大而已,而後者,則是保證了精準度,所以後者更重要。
【主要因素】始發井尺寸
負環管片覆蓋的長度範圍,大致的說是從反力架的支撐平面 到 地連牆平面 之間的距離,那麼影響負環管片數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始發井的(沿隧道軸向)尺寸,其次是單環管片的寬度(1.0、1.2、1.4等等),再有就是反力架自身的厚度和安防位置,不過,用於支撐反力架的鋼圓筒不宜過長,否則不穩定不安全,所以反力架能夠放置的範圍是有限的,所以,最主要因素還是始發井自身的尺寸。
(拋開次要原因舉例計算---粗算舉例)
比如始發井沿軸向長10m,反力架安裝後,始發井長度扣除1.0m,也就是現在長9.0m,管片單寬1.2m,那麼負環數量=9.0÷1.2=7.4,也就是說,兩種選擇:
要麼需要8環負環,第8環伸入地連牆0.6環(此方式不推薦);要麼需要7環負環,隧道的+1環需要探出地連牆0.4環寬度,來兼職負環的功能,要怎麼選,依據里程計算選方案,這個計算結果僅供參考,不能直接使用,只用來快速算出個大致。
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計算邏輯是【錯誤的】,因為一定要考慮下文提到的【次要原因】。
【次要原因】旁通道位置
請跟我一起做一個邏輯上的反向遞進,多數盾構隧道區間的中部都會設旁通道的(聯絡通道)——旁通道位置用的是特殊管片(全鋼環或複合鋼環)——特殊管片的安裝位置必須準確對應設計里程——由此反推始發點+1環的位置——得出所需負環數量。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透過各種措施,來確保盾構推進到盤通道時,特殊管片的準確安裝。
什麼措施呢?
(1)主要措施——反力架安裝位置調節負環數量
(2)調節措施——到達旁通道前,所有隧道正環貼置的楔形量(這裡不細說)
之前也說了,反力架為了保證穩定和安全,允許挪動的範圍是有限的,但是透過反力架的安裝位置,所爭取來的距離是很重要的,還是用之前的尺寸再舉一次例子,方便理解:
始發井長10m,管片單寬1.2m不變。正確的計算邏輯是:
由旁通道位置反算里程,算出隧道+1環的位置,應當探出地連牆平面0.2環寬度,假設反力架自身厚度800mm,那麼
始發井長度剩餘尺寸=10-0.2*1.2-0.8=8.96m;8.96÷1.2=7.46環,不恰當。
接著透過反力架的位置的前後挪動,來調節負環數量。
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反力架新增支撐體系,反力架平面向洞門方向挪動,為我們【額外】爭取到0.5m,那麼
始發井長度剩餘尺寸=8.96-0.5=8.46m; 8.46÷1.2=7.05環。
這時,在提供7個整環負環的條件下,還額外需要(0.05*1.2=)60mm,這60mm可以透過洞外、洞內兩種方式調節尺寸,不在這裡細說了。
最終確定負環管片取值7個整環。
【前後對比來看】
雖然兩種計算結果是近似的,但是始發井尺寸僅僅是告訴我們井內能夠容納多少環負環,而旁通道位置則是可以準確的告訴我們,需要多少環負環,然後透過很多措施,去實現這個需要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