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鷹商
-
2 # 允知
你會購買直播產品嗎?直播產品有質量保證嗎?
如今網紅越來越像明星了,明星也越來越像網紅了,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關於直播帶貨這方面了,直播帶貨的人裡面可謂是人才濟濟啊,啥人都有,好像是個人就能直播帶貨一樣。
說兩句直播帶貨這事吧,不得不佩服有些主播帶貨真的很厲害,那氣場真是大。看看直播間裡那些主播們一個勁大聲呼喊:“買它,買它。”就知道結果了。估計觀看的網友有些人當時頭腦發熱立即就下單了吧。說實話真的很佩服主播的控場能力、煽動情緒的能力,當時就是給觀看的網友們洗了一次腦,網友們跟隨著主播的節奏走了,最後也就不知不覺想要花錢買買買,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就是買了之後會後悔而已。
再說說直播帶貨翻車的那些事吧,關於老羅帶貨的事都知道吧,打著全網最低價的旗號開始賣貨,結果呢?第二天就有其它平臺出現了更低的價格。這不就是坑人麼,咋不按照套數來,還講不講信譽了。
最近這兩天,網上流傳著明星帶貨資料造假,觀看人數造假,產品成交資料也是造假的新聞。甚至直播的時候銷量很高,直播不久就開始出現了退貨潮,退貨的資料沒有一個直播帶貨平臺敢曝出來的。所以不要相信那些直播帶貨所宣傳的資料,任何資料都不要相信。
葉一茜直播帶貨的時候觀看人數可是20萬人的,結果呢,才賣出去了兩千塊錢的東西,夠人家出山一次的費用嗎?商家估計在角落裡哭泣吧。
提起直播帶貨這事就想起來20年前的電視裡的那些直銷來了,不過當時的賣貨主持人可是有真功夫的,那嘴皮子根本就不是如今直播帶貨的這些人能夠相比的。總之對於直播帶貨的產品,從來不相信它們的質量保證的。即便是大品牌依舊不相信,因為價格便宜的不敢相信。
如果20塊錢以內的東西,還是可以在直播裡面購買的。超過了20塊錢就去京東天貓看看,起碼人家售後還是靠譜點。
當直播帶貨開始納稅了,敢於把成交商品的納稅記錄公開了,咱才會相信它們。否則都靠著刷出來的單子,假的成交記錄,就算資料再高,也沒有任何意義。
回覆列表
直播帶貨,是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和電視,由主播對商品線上展示、介紹、推銷、答疑,觀眾線上下單購買、物流配送的新型電子商務營銷模式。
人不動,沒有消費;物不動,沒有生產。直播帶貨,在人不動的情況下,產生了消費,帶來了生產,效仿者眾多。
儘管商品良莠不齊,儘管消費者對“質量沒有保障”和“售後問題”的擔心,抵消了部分購買力。然而,有人賣,就一定會有人買,所以,發生糾紛在所難免。
發生了糾紛,可以找賣家、找主播、找平臺。
找賣家
一、違約責任
賣家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要求賣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如果賣家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受到損失的,還有權要求增加賠償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商品價款或者服務費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如果消費者購買的是質量有問題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賣家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造成消費者人身傷害的,賣家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的,賣家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找主播
直播帶貨,主播實際是給賣家做廣告,主播扮演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等多重角色。主播的責任分為三種情形:
一、主播發布虛假廣告,又不能提供提供賣家(即廣告主,下同)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絡方式的,消費者有權要求主播先行賠償。
二、如果該虛假廣告是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主播與賣家承擔連帶責任。
三、其他商品或者服務,主播明知或者應知該廣告虛假仍然釋出的,與賣家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六條。
找平臺
消費者因購買直播間商品或服務,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網路交易平臺要承擔責任。網路交易平臺的責任也分為三種情形:
一、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賣家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絡方式的,消費者有權要求平臺賠償;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
二、平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賣家利用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賣家承擔連帶責任。
三、平臺對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對賣家的資質資格未盡到稽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平臺還會承擔以下行政責任:責令限期改正、罰款、責令停業整頓。
“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有很多,比如,食品、藥品、保健品、健身用品、寵物、易燃易爆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商品、日用工業品等。
“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服務”也有很多,比如,醫療、美容、護理、餐飲、交通、旅遊、勞務等。
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電子商務法》第三十八條、第八十三條等。
行業內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影片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和《網路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將於2020年7月釋出施行,期待他們的出臺,能夠讓直播帶貨更加規範,能夠更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能夠讓更多人多收穫三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