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如果說上個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們爭奪利益的必然產物,那制定對戰敗國的《凡爾賽和約》(以下簡稱《和約》),則是他們的必然之舉;如果說對戰敗後德國(魏瑪共和國)的懲罰促使納粹的迅速崛起,這個結果一定是西方列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長達6個月的巴黎和會,戰勝國對建立國際聯盟爭論不休,彼此互不相讓,幾乎每一條條款都要進行激烈的爭執。甚至各國首腦以退出會議來威脅對方,但在對戰敗國的瓜分與削弱上,他們卻出奇的目標一致。禁止參加會議的德意志民族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發瘋”的《和約》。

    首先,肢解。法德是世仇,前有普法戰爭戰敗的恥辱,後有一戰中作為主戰場受到的重創,所以不僅提出了奪取盛產鐵、煤的阿爾薩斯和洛林,而且還堅持在萊茵河左岸劃定不設防區,導致其領土減少13.5%,人口減少10%。

    對於法華人最大限度地壓榨,英國擔心他們在歐洲做大,美國也顧慮區域平衡戰略。於是英、美兩國都不贊成過分削弱德國,但在瓜分和掠奪這一點上,他們沒有任何異議。

    其次,瘋狂的掠奪和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分別被英、法、比、日瓜分;同時,規定其應賠償協約國因戰爭所受的一切損失;其河流的管理權交由國際專門委員會控制;法國可免稅向其出口一定數量的貨物,而德國出口貨物必須付稅。

    更為重要的是限制軍備。陸軍限制在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廢除義務兵制度,禁止生產和購買坦克、裝甲車等其他重型武器,不得擁有潛艇、戰鬥機和軍艦。

    這一系列的“瘋狂”制裁,就連戰勝國自己的經濟學家都認為,《和約》的內容涉及經濟、軍事、民生,只要是能夠阻撓其將來發展的措施,幾乎全部涵蓋。說白了,就是要透過制裁,讓其成為一個又窮又沒有實力抗爭的國家。

    可想而知,高傲的日耳曼會有什麼反應。

    當《和約》遞交柏林的同時,戰勝國要求其在7天內答覆,如期沒有答覆,各國將宣佈停戰終止。為此,他們集結了39個師,一旦不接受《和約》,將繼續戰爭,直到徹底地佔領整個國家。

    當天,《和約》在柏林一經公佈,自尊心極強的德意志民族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激起了他們的憤怒。時任總理譴責戰勝國把其置於奴隸地位,並宣稱:誰簽署這樣的條約,誰的手指就會爛掉。

    民眾紛紛走向街頭舉行集會,各地還舉行了“國民哀悼周”,堅決要求政府不要簽字;柏林政府以集體辭職表示抗議,組建的新內閣也向戰勝國提出訴求,但遭到拒絕,直到期限前1小時30分,柏林才宣佈無條件接受《和約》。

    簽署完《和約》的代表回國後立刻發表宣告,簽署是被迫的。這讓日耳曼人認為他們在道義上沒有遵守的義務。這個宣告,並不是一份簡單的說辭,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情緒和反抗。

    戰勝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緩和歐洲危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的統治秩序。但是,各國間有著許多不可調和的矛盾,一紙文書是不會,也不可能保障長治久安的,更不會消除他們的全面危機,這些掩蓋的矛盾必將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而引起新的戰爭。

    “魯爾事件”

    伴隨著制裁,日耳曼人的日子很不好過。馬克匯率大幅度下降,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因財政困難無法償還賠款,提出延緩償付。而法國和比利時表示反對,並以其不履行賠款為由,出兵魯爾。

    法、比兩國軍隊佔領了整個魯爾盆地,這可是他們的工業中心。這種恃強凌弱的做法,自然加劇了德意志民族的不滿,魏瑪政府當即提出嚴重抗議。而看不下去的英、美兩國與法國的矛盾也迅速激化。

    魏瑪政府支援魯爾當地居民開始“消極抵抗”運動。他們不納稅,不進行貿易,不合作,拒不服從佔領軍的任何命令。反抗活動層出不窮,逐漸升級為流血事件。

    例如,一隊法軍闖入克虜伯工廠,工人們拉響了警報,憤怒的人群將法軍團團圍住,慌亂的法軍向人群開火,當場打死13人,傷50餘人,克虜伯也因此被判處了15年監禁。

    實行“消極抵抗”的這一年裡,魏瑪共和國喪失了鋼產量的80%,煤產量的85%,對外貿易惡化,經濟陷入崩潰。近15萬居民被逐出魯爾,馬克跌到了一張廢紙的地步,人民生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出兵魯爾,對法、比兩國來說也得不償失。首先,這種肆意侵略的行為,讓他們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尤其是英美的批評;其次,他們也沒有從佔領地得到預期的收益,除去各項開支,純收益只不過5億法郎;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柏林自此停止了支付賠款。

    雖然,在英美的調解下法比聯軍撤出了魯爾地區,但該事件的爆發並非偶然。

    首先,它深刻反映出戰勝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各方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國際聯盟的約束,也說明了透過各種合約所構築的聯盟體系是如此的脆弱。

    尤其是作為永久中立的比利時,竟然唯利是圖,參與法國對魏瑪共和國的侵略行動。“記仇”的德華人很快在二戰期間,不顧其中立國的地位,誓要攻佔,“一雪前恥”,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戰後歐洲國際關係又經歷了一次重要改組。法國因不得人心,漸漸喪失其先前的優勢地位;而美國平衡戰略的“友善”,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越來越高;在英、美兩國貸款扶持下的德國,也度過最嚴重的經濟、政治和外交危機,逐漸恢復其大國地位。

    當然,更為主要的是,戰勝國在《凡爾賽和約》和魯爾事件中對德國經濟和政治上的掠奪、打壓,激起了德國各階層強烈的民族情緒,同時極端主義思潮迅速氾濫。而這,也正是納粹在國內迅速蔓延的重要思想根源。

    一戰後的德國,將給予戰勝國的,不僅是賠款,還有仇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為自噴漆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