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糖果屋

    如果只是普通的尿路感染如抓撓內褲尿道口,多喂孩子喝一點溫水,多吃點蔬菜水果,內褲毛巾要經常換洗,最好是用開水燙。

    孩子感到尿尿的時候很痛,這個稍微嚴重一點了,最好去醫院看一下,因為要看是否細菌感染,這個可能要口服抗生素,因為不能讓之發展為慢性腎炎了。

    還有一個水質的問題,如果喝的水質很硬(如水垢很多等),也可能尿尿很痛,一般換個水喝幾天就好了

  • 2 # 兒科醫生琪樂

    尿路感染在兒童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女孩。往往主要是由尿道口進入細菌而引起的感染出現的症狀。對於嬰兒來說,出現尿路感染的原因,大多數主要是由於其他部位細菌感染而誘發的。尿路感染主要見於膀胱感染出現的膀胱炎、腎臟感染引起的腎盂腎炎、尿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

    但最容易受到感染的部位是膀胱。一般來說,膀胱炎是由於細菌從尿道進入膀胱,而引起的疾病出現的一系列的症狀。由於女孩的尿道很短,所以細菌就很容易經尿道進入膀胱,幸運的是,這些細菌往往是可以在小便時被衝出體外,從而減少感染的機率。

    膀胱炎會引起下腹部疼痛、嘔吐、觸痛、小便疼痛、血尿等等症狀的,對於一些嬰兒來說,還容易出現低熱的發生。上尿路感染(腎臟)會引起更廣泛的腹痛以及發熱,但很少引起尿頻和尿痛的。總的來說,嬰幼兒發生尿路感染,很少出現明顯可以辨認的症狀和體徵,唯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熱。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發熱症狀時,最好先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後再對症治療。

    但是對於嬰幼兒來說,即使是孩子已經學會了獨立規律性的上廁所,但是平時仍然有可能出現尿溼內褲、睡褲、床單的情況,或者是孩子在尿尿時,寶媽媽發現孩子小便的尿線異常變得特別細,或者是出現零星地滴瀝,甚至出現漏一些尿液的情況。再就是,寶媽媽平時發現孩子尿液混濁或者是成粉紅色、帶有血色的尿痕;還有就是寶媽媽發現孩子的生殖器區出現紅或者是出疹,白天和夜晚尿床的次數一樣多等等情況的發生,上述情況表明,孩子有可能出現了尿路感染,或者是其他泌尿系疾病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了。(文中片來自網路,侵刪)

  • 3 # 熊貓兒科

    得了尿路感染,最重要的是,早治療!而且尿路感染不會自愈,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感染進一步加重,出現腎盂腎炎、敗血症等,甚至導致腎臟損傷,那就悔死了。一般針對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家長要遵醫囑選用合理的廣譜抗生素,比如:對大腸桿菌感染有較好療效的三代頭孢。(飯後服用口服抗生素,減輕寶寶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的胃腸道副作用。)一般,吃藥後一到兩天,感染症狀就能得到緩解。但家長不能看症狀消失了就擅自停藥,一定要根據醫生開的劑量,給娃服用完整個療程,這樣才能確保徹底殺死了病原菌,以免反覆發作,導致慢性尿路感染。患過一次尿路感染的寶寶,再次感染可能性很大,所以治療一定要徹底

  • 4 # 仨個寶寶

    尿路感染(UTI)指由細菌侵襲引發的泌尿道感染,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

    當護理不當或免疫力下降時,生殖器和肛門周圍的細菌就有可能對泌尿道發起“進攻”,從而可能引發尿路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感染和發炎。

    女寶的尿路較短,比起男寶,她們更容易發生尿路感染。

    未割包皮的男寶比割除包皮的男寶患尿路感染的機率也要大些,因為包皮褶皺容易藏汙納垢,不易清理。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越小,症狀越輕微,不易被家長察覺。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細心觀察。直覺判斷寶寶不太對勁——譬如娃出現以下症狀,無論有沒有發燒,都要第一時間帶孩子趕去醫院:

    尿尿時經常喊痛(小寶寶會哭鬧);

    頻繁尿尿,每次尿量卻很少;

    尿液的顏色渾濁、偏紅,尿中帶血;

    已經學會上廁所,卻突然開始頻繁尿溼褲子;

    出現肚子痛,尤其是下腹部。

    如何預防尿路感染呢?

    多喝水(6個月內的寶寶鼓勵多喝母乳),多喝多排,可以更好地“沖洗”尿路;

    鼓勵寶寶在洗完澡後排尿;

    白天至少每三到四小時就排一次尿;

    穿寬鬆的棉內衣;

    避免用肥皂給孩子洗澡,也不要把沐浴液加在浴盆裡,不要洗泡泡浴,以免刺激寶寶的生殖器。

    還有就是私處的護理,無論男寶還是女寶,一定要注意:

    儘量不給寶寶穿開襠褲,可以的話就給寶寶穿小內褲,這個咱們之前也有說過的,《寶寶不穿小內褲的危害居然這麼多!到底多大應該穿?》,避免沾染灰塵或病原體,對私處造成汙染。

    儘量不用含有太多新增劑成分的溼巾刺激寶寶嬌嫩面板,可以用柔軟紙巾或棉巾沾水的方式給寶寶擦洗,紙巾最好選用質量好的、不容易掉紙屑的。

    等完全晾乾再抹護臀膏、穿紙尿褲,別把“水氣”捂在紙尿褲裡。

    寶寶用的清洗盆具和毛巾要單獨使用。

    毛巾在使用後最好用開水燙洗消毒,並在Sunny下晾曬。

    男寶寶,不要刻意翻洗包皮;女寶寶,不要用力搓洗分泌物。從上到下擦拭沖洗,一張紙巾擦一下就丟棄,不要反覆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滋為什麼會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