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證是指因飲食勞倦、溼熱侵襲而致的以腎虛,膀胱溼熱,氣化失司為主要病機,以小便頻急,滴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
淋證為臨床常見病,中醫藥治療類屬淋證的尿路結石和腎盂腎炎均有較好的療效。
淋之名稱,始見於《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稱為“淋悶”,並有“甚則淋”,“其病淋”等的記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稱“淋秘”,該篇並指出淋秘為“熱在下焦”。《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描述了淋證的症狀:“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隋代《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對本病的病機作了詳細的論述,並將本病的病位及發病機理作了高度明確的概括:“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
巢氏這種以腎虛為本,以膀胱熱為標的病機理論,已為後世所宗。金元時期《丹溪心法·淋》強調淋證主要由熱邪所致:“淋有五,皆屬乎熱”。明代《景嶽全書·淋濁》在認同“淋之初病,則無不由乎熱劇”的同時,提出“久服寒涼”,“淋久不止”有“中氣下陷和命門不固之證”,並提出治療時“凡熱者宜清,澀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虛者宜補,陽氣不固者溫補命門”,對淋證病因病機的認識更為全面,治療方法也較為完善。歷代醫家對淋證的分類進行了探索,《中藏經》首先將淋證分為冷、熱、氣、勞、膏、砂、虛、實八種,為淋證臨床分類的雛形。《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把淋證分為石、勞、氣、血、膏、寒、熱七種,而以“諸淋”統之。《備急千金要方·淋閉》提出“五淋”之名,《外臺秘要·淋並大小便難病》具體指出五淋的內容:“《集驗》論五淋者,石淋、氣淋、膏淋、勞淋、熱淋也。”現代臨床仍沿用五淋之名,但有以氣淋、血淋、膏淋、石淋、勞淋為五淋者,亦有以熱淋、石淋、血淋、膏淋、勞淋為五淋者。按臨床實際,熱淋、氣淋均屬常見,故本節擬分為熱淋、氣淋、血淋、膏淋、石淋、勞淋六淋進行論治。
西醫學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泌尿系腫瘤、乳糜尿等,當臨床表現為淋證時,可參考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
1.膀胱溼熱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過度,釀成溼熱,下注膀胱,或下陰不潔,溼熱穢濁毒邪侵入膀胱,釀成溼熱,或肝膽溼熱下注皆可使溼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發為熱淋;若灼傷脈絡,迫血妄行,血隨尿出,則發為血淋;若溼熱久蘊,煎熬尿液,日積月累,結成砂石,則發為石淋;若溼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不能分清別濁,脂液隨小便而出,則發為膏淋。
2.肝鬱氣滯惱怒傷肝,肝失疏洩,或氣滯不會,鬱於下焦,致肝氣鬱結,膀胱氣化不利,發為氣淋。
3.脾腎虧虛久淋不愈,溼熱耗傷正氣,或勞累過度,房室不節,或年老,久病,體弱,皆可致脾腎虧虛。脾虛而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則發為氣淋;若腎虛而下元不固,腎失固攝,不能制約脂液,脂液下注,隨尿而出,則發為膏淋;若腎虛而陰虛火旺,火熱灼傷脈絡,血隨尿出,則發為血淋;病久傷正,遇勞即發者,則為勞淋。
診斷依據
1.具有淋證的小便頻急,滴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等基本臨床特徵。尚可有各種淋證各自的特徵。
2.病久或反覆發作後,常伴有低熱,腰痛,小腹墜脹,疲勞等症。
3.多見於已婚女性,每因勞累過度,情志變化,感受外邪而誘發。
4.結合有關檢查,如尿常規、尿細菌培養、X線腹部攝片、腎盂造影、雙腎及膀胱B超、膀胱鏡等,可明確診斷。
治療原則
實則清利,虛則補益,是治療淋證的基本原則。實證有膀胱溼熱者,治宜清熱利溼;有熱邪灼傷血絡者,治宜涼血止血;有砂石結聚者,治宜通淋排石;有氣滯不利者,治宜利氣疏導。虛證以脾虛為主者,治宜健脾益氣;以腎虛為主者,治宜補虛益腎。所以徐靈胎評《臨證指南醫案·淋濁》時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當分別,有瘀血積塞住溺管者,宜先通,無瘀積而虛滑者,宜峻補。”
淋證的治法,聲有忌汗、忌補之說,如《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說:“淋家不可發汗”,《丹溪心法·淋》說:“最不可用補氣之藥,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驗之臨床實際,未必都是如此。淋證往往有惡寒發熱,此並非外邪襲表,而是溼熱燻蒸,邪正相搏所致,發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證多屬膀胱有熱,陰液常感不足,而辛散發表,用之不當,不僅不能退熱,反有劫傷營陰之弊。若淋證確由外感誘發,或淋家新感外邪,症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者,仍可適當配合辛涼解表之劑。因淋證為膀胱有熱,陰液不足,即使感受寒邪,亦容易化熱,故應避免辛溫之品。至於淋證忌補之說,是指實熱之證而言,諸如脾虛中氣下陷,腎虛下元不固,自當運用健脾益氣,補腎固澀等法治之,不屬忌補範圍。
用藥原則
·熱淋
症狀:小便頻急短澀,尿道灼熱刺痛,尿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或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溼通淋。
方藥:八正散。
本方的功效是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其中木通、篇蓄、瞿麥、滑石利尿通淋,大黃、山梔、甘草梢清熱解毒。若大便秘結,腹脹者,可重用生大黃,並加枳實以通腑洩熱;若腹滿便溏,則去大黃;若伴見寒熱,口苦,嘔惡者,可合用小柴胡湯以和解少陽;若溼熱傷陰者,去大黃,加生地、牛膝、白茅根以養陰清熱;若小腹脹滿,加烏藥、川棟子行氣止痛;若熱毒瀰漫三焦,人營人血,又當急則治標,用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以清熱瀉火解毒;若頭身疼痛,惡寒發熱,鼻塞流涕,有表證者,加柴胡、金銀花、連翹等宣透熱邪。
淋證是指因飲食勞倦、溼熱侵襲而致的以腎虛,膀胱溼熱,氣化失司為主要病機,以小便頻急,滴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
淋證為臨床常見病,中醫藥治療類屬淋證的尿路結石和腎盂腎炎均有較好的療效。
淋之名稱,始見於《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稱為“淋悶”,並有“甚則淋”,“其病淋”等的記載。《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稱“淋秘”,該篇並指出淋秘為“熱在下焦”。《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描述了淋證的症狀:“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隋代《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對本病的病機作了詳細的論述,並將本病的病位及發病機理作了高度明確的概括:“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
巢氏這種以腎虛為本,以膀胱熱為標的病機理論,已為後世所宗。金元時期《丹溪心法·淋》強調淋證主要由熱邪所致:“淋有五,皆屬乎熱”。明代《景嶽全書·淋濁》在認同“淋之初病,則無不由乎熱劇”的同時,提出“久服寒涼”,“淋久不止”有“中氣下陷和命門不固之證”,並提出治療時“凡熱者宜清,澀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虛者宜補,陽氣不固者溫補命門”,對淋證病因病機的認識更為全面,治療方法也較為完善。歷代醫家對淋證的分類進行了探索,《中藏經》首先將淋證分為冷、熱、氣、勞、膏、砂、虛、實八種,為淋證臨床分類的雛形。《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把淋證分為石、勞、氣、血、膏、寒、熱七種,而以“諸淋”統之。《備急千金要方·淋閉》提出“五淋”之名,《外臺秘要·淋並大小便難病》具體指出五淋的內容:“《集驗》論五淋者,石淋、氣淋、膏淋、勞淋、熱淋也。”現代臨床仍沿用五淋之名,但有以氣淋、血淋、膏淋、石淋、勞淋為五淋者,亦有以熱淋、石淋、血淋、膏淋、勞淋為五淋者。按臨床實際,熱淋、氣淋均屬常見,故本節擬分為熱淋、氣淋、血淋、膏淋、石淋、勞淋六淋進行論治。
西醫學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泌尿系腫瘤、乳糜尿等,當臨床表現為淋證時,可參考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
1.膀胱溼熱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過度,釀成溼熱,下注膀胱,或下陰不潔,溼熱穢濁毒邪侵入膀胱,釀成溼熱,或肝膽溼熱下注皆可使溼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發為熱淋;若灼傷脈絡,迫血妄行,血隨尿出,則發為血淋;若溼熱久蘊,煎熬尿液,日積月累,結成砂石,則發為石淋;若溼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不能分清別濁,脂液隨小便而出,則發為膏淋。
2.肝鬱氣滯惱怒傷肝,肝失疏洩,或氣滯不會,鬱於下焦,致肝氣鬱結,膀胱氣化不利,發為氣淋。
3.脾腎虧虛久淋不愈,溼熱耗傷正氣,或勞累過度,房室不節,或年老,久病,體弱,皆可致脾腎虧虛。脾虛而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則發為氣淋;若腎虛而下元不固,腎失固攝,不能制約脂液,脂液下注,隨尿而出,則發為膏淋;若腎虛而陰虛火旺,火熱灼傷脈絡,血隨尿出,則發為血淋;病久傷正,遇勞即發者,則為勞淋。
診斷依據
1.具有淋證的小便頻急,滴瀝不盡,尿道澀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等基本臨床特徵。尚可有各種淋證各自的特徵。
2.病久或反覆發作後,常伴有低熱,腰痛,小腹墜脹,疲勞等症。
3.多見於已婚女性,每因勞累過度,情志變化,感受外邪而誘發。
4.結合有關檢查,如尿常規、尿細菌培養、X線腹部攝片、腎盂造影、雙腎及膀胱B超、膀胱鏡等,可明確診斷。
治療原則
實則清利,虛則補益,是治療淋證的基本原則。實證有膀胱溼熱者,治宜清熱利溼;有熱邪灼傷血絡者,治宜涼血止血;有砂石結聚者,治宜通淋排石;有氣滯不利者,治宜利氣疏導。虛證以脾虛為主者,治宜健脾益氣;以腎虛為主者,治宜補虛益腎。所以徐靈胎評《臨證指南醫案·淋濁》時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當分別,有瘀血積塞住溺管者,宜先通,無瘀積而虛滑者,宜峻補。”
淋證的治法,聲有忌汗、忌補之說,如《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說:“淋家不可發汗”,《丹溪心法·淋》說:“最不可用補氣之藥,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驗之臨床實際,未必都是如此。淋證往往有惡寒發熱,此並非外邪襲表,而是溼熱燻蒸,邪正相搏所致,發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證多屬膀胱有熱,陰液常感不足,而辛散發表,用之不當,不僅不能退熱,反有劫傷營陰之弊。若淋證確由外感誘發,或淋家新感外邪,症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者,仍可適當配合辛涼解表之劑。因淋證為膀胱有熱,陰液不足,即使感受寒邪,亦容易化熱,故應避免辛溫之品。至於淋證忌補之說,是指實熱之證而言,諸如脾虛中氣下陷,腎虛下元不固,自當運用健脾益氣,補腎固澀等法治之,不屬忌補範圍。
用藥原則
·熱淋
症狀:小便頻急短澀,尿道灼熱刺痛,尿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或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溼通淋。
方藥:八正散。
本方的功效是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其中木通、篇蓄、瞿麥、滑石利尿通淋,大黃、山梔、甘草梢清熱解毒。若大便秘結,腹脹者,可重用生大黃,並加枳實以通腑洩熱;若腹滿便溏,則去大黃;若伴見寒熱,口苦,嘔惡者,可合用小柴胡湯以和解少陽;若溼熱傷陰者,去大黃,加生地、牛膝、白茅根以養陰清熱;若小腹脹滿,加烏藥、川棟子行氣止痛;若熱毒瀰漫三焦,人營人血,又當急則治標,用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以清熱瀉火解毒;若頭身疼痛,惡寒發熱,鼻塞流涕,有表證者,加柴胡、金銀花、連翹等宣透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