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貝林的貝里昂
-
2 # 楓落天下秋
從1999年葉利欽卸任普京成為代總統開始,下滑的俄羅斯經濟似乎隨同著強硬的領導一一般開始崛起。
從1998金融危機影響大量資本撤離到政府幹預失敗。
事實上都為普京的上臺打好了基礎。而特工出身的普京是俄羅斯歷史少有的老練強硬的總統,他準確的把握了俄羅斯經濟的狀況和特點,針對性了利用開發石油等礦產資源來改善經濟。
其次注重軍事交流和軍火生意,個和中國的大規模高新軍事產品的交易,為中俄貿易關係的改善和擴充套件打下了良好基礎。
十幾年的努力俄羅斯的經濟從1998年的4.8萬盧布到現在42萬多億盧布,擴大了近乎百分之七十之多。
其次普京的人格魅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世界的地位尷尬,是普京再次領導俄羅斯成為世界強國,並且面對美國的制裁和針對部落下風。
但是單調的經濟結構模式終究要是受他國影響的。
比如油價下降,美國頁岩油產量的提高,以及中國的軍工逐漸完善並且強大等。
-
3 # 馬克觀察
普京2000-2004第一任期俄羅斯實現經濟騰飛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國際大宗能源期貨價格的提升。眾所周知,俄羅斯是資源密集型國家,自普京就任的2000開始,世界進入21世紀第一個快速發展期,各國對能源需求量都迅猛增加。以石油為例,在2000年世界原油價格基本保持在30美元/桶左右,而在2004年,價格猛增到了近60美元/桶。在2000年,俄羅斯石油產值只有3.13億噸,而到了2004年,產值猛增到4.58億噸,日平均產油850萬桶以上,僅石油能源一項就足以支撐俄這四年年均5%的GDP增長率。
第二,削弱寡頭經濟,整合俄國有經濟,倡導混合經濟。在俄羅斯成立初期,相當一部分人士利用各種人脈或職務便利用極少代價就換取了大量的前蘇聯國有企業從而形成寡頭。在普京繼任總統的時候,寡頭勢力已經可以左右俄羅斯政局,並影響俄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在此基礎上,普京針對性的將別列佐夫斯基、波塔寧等代表性人物,透過葉利欽時期的犯罪證據抓捕或驅逐,並將其所屬的私人公司收歸國有。與此同時,普京頒佈法令支援俄國有企業的發展,俄國有企業透過併購寡頭公司在石油、工業、製造業等領域站穩腳跟後,普京又進行混合經濟的發展,將原來被寡頭打壓的俄中小企業活力迸發出來,從而促進了2000-2004年的俄羅斯經濟增長,並保持了年增長率5.9%的良好資料。
第三,統合獨聯體,積極藉助外交拓展貿易。在經濟穩定後,普京將目標對準國外市場,其首要任務就是統合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獨聯體國家。在前蘇聯時期,工業製造業產業鏈被分佈在各個加盟共和國,解體後單個國家無法形成產業鏈條而進行國際競爭,於是陷入財政窘境。在普京整合獨聯體後,前蘇聯的產業鏈條逐漸重新組合起來,並形成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普京積極開展外交攻勢,同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中東等地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並積極拓展獨聯體產品的對外貿易,在此情況下,還積極推動加入全球性或區域性經貿組織。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使得俄羅斯經濟迅猛發展。
以上原因就是普京在2000-2004第一個任期內俄羅斯經濟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
-
4 # 一知
普京在第一個任期內開創了政治穩定、經濟騰飛的局面。2003年俄羅斯實現了7.3%的經濟增長,對外貿易額達到1920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25%,再創歷史新高。普京執政後,居民平均收入增加了1.5倍,最低生活水平線以下的人口減少了1/3。
俄羅斯經濟能實現快速增長,首先靠得是能源輸出。俄羅斯是世界石油大國,憑藉豐富的石油資源,利用“9.11”事件後國際能源市場形成的對俄有利的石油出口形勢,加大石油出口,強化能源外交,使俄羅斯作為世界能源大國地位日益凸顯。俄羅斯經濟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普京剛上臺,世界石油價格就從每桶13-14美元上漲了一倍,穩定在每桶30美元的高水平。俄羅斯在增加石油出口的同時,不斷拓展能源外交,實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搶佔能源出口市場。
同時,俄羅斯抓住美國軍火“出口轉內銷”的機遇,在繼續保持和鞏固武器裝備傳統勢力範圍的同時,展開全方位攻勢,擴大軍火出口,把目光瞄準屬於美國勢力範圍的拉美武器市場。如今,俄羅斯武器裝備遠銷全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品種達上千個。
此外,這也與普京治理措施初顯成效的結果。普京上臺之初,俄羅斯正面臨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威脅,普京認為只有振興經濟,極大增強綜合國力,才能使俄羅斯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根本改觀,其國際地位才能提升。普京把發展速度問題提高到政治高度,把趕超歐洲發達國家作為目標。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因為油價的走高。
普京曾誓言:給我二十年,換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句話讓無數人激動。在普京執政的前8年,俄羅斯確實實現了快速的發展。經濟實力提高,也基本走出蘇聯解體後的低谷期。但是,我們看到。俄羅斯這種騰飛背後的基礎是很薄弱的。
首先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基本上完全依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經濟基礎非常單一。這一缺點在美國製裁面前暴露無遺。一方面由於美國頁岩油生產的提高,這幾年石油價格下降。從最高的140美元一桶到現在的60多一桶。另外一方面,烏克蘭危機期間,西方制裁俄羅斯,盧布匯率幾乎腰斬。這足以證明俄羅斯經濟的脆弱。
另外一方面,俄羅斯的成功還搭乘了911後美國疲於應對反恐戰爭的空窗期。這一時期,美國對俄羅斯的關注下降。也給了俄羅斯發展的機會。但是隨著2008年俄格戰爭,俄美矛盾重燃。俄羅斯發展的外部環境不存在了。
因此,總的來說,俄羅斯經濟曾非常亮眼,但終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