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階段都有一定機率發生,但是可以控制以及預防。解決辦法應急措施 臨時應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藥物增強汙泥沉降效能或是直接殺死絲狀菌。投加鐵鹽鋁鹽等混凝劑可以直接提高汙泥的壓密性保證沉澱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學藥劑,如氯氣,加在迴流汙泥中也可以達到消除汙泥膨脹現象。投加過氧化氫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壞絲狀菌的效果。 採用這種方法一般能較快降低SVI值,但這些方法並沒有從根本上控制絲狀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藥,汙泥膨脹現象可以又會捲土重來。而且投藥有可能破壞生化系統的微生物生長環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所以,這種辦法只能做為臨時應急時用。改善生化環境 汙水廠發生汙泥膨脹的時候,一般無法從工藝流程、池型和曝氣方式的改變來解決,只能在正在執行的流程基礎上透過改變生化池內的微生物生長環境來抑制或消除絲狀菌的過度繁殖。在不同的工藝和水質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但生化工藝常遇見的幾種應該注意的問題必須加以注意。汙水性質的控制 首先應該檢查和調整pH值,當pH值低於5以下時,不僅對汙泥膨脹會有利,而且對正常的生化反應也會有一定的危害,所以當pH值偏低時應及時調整。另外在北方寒冷地區一定應注意冬季時的水溫,若水溫偏低應加熱,因為低溫也會導致汙泥膨脹的發生。採用鼓風曝氣能有效的在冬季較高的水溫。 當汙水中營養成份不足或失衡時,應補充投加。N、P含量應控制在BOD:N:P=100:5:1左右。 若汙水處理生化系統前已有消化現象的發生,產生的低分子有機酸將有利於絲狀菌的生長,這時可以對廢水在調節池內預曝氣來加以改善。一般採用空氣擴散器向3-5米有效水深的調節池曝氣,供氣量可以控制在0.5-1.0m3/廢水米3·小時。它能使調節池的廢水保持新鮮,並有效防止由於厭氧所會帶來的臭氣。 保持池內足夠的溶解氧對於高負荷的生化系統特別重要,3)一般至少應控制DO>2毫克/L。 沉澱池內的汙泥應及時排出或迴流。 防止其發生厭氧現象。若發生厭氧現象,產生的各種氣體吸附在汙泥上,也會使汙泥上浮,沉降效能變差。而且發生厭氧的汙泥迴流也會引發絲狀菌的大量繁殖。這種情況時除排泥和清除沉澱池內的死角,並縮短汙泥在池內的停留時間外。還應提高曝氣池DO值。使出入沉澱池的水保持較的溶解氧。或者在汙泥迴流進入生化池前曝氣再生。控制方法絮凝法 膨脹活性汙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效能。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汙泥的SV值變化。聚丙烯醯胺的投加對於汙泥的沉降效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採用新型淹沒式複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於最佳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定。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汙泥的SV值變化;投藥前後菌膠團狀態。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後汙泥沉降效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後汙泥沉降效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執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後,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汙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汙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汙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汙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營養鹽調整法 在汙泥膨脹問題的研究中,對汙泥膨脹的恢復與控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該中水回用工程的執行過程中發現,投加硫酸亞鐵後,沉降效能一度改善的活性汙泥在原有有機負荷條件下如停止投加,繼續進行處理,則活性汙泥的沉降效能就會逐漸惡化,三日後恢復到投加前的狀態。所以需要尋找一種在活性汙泥膨脹後行之有效的恢復控制方法。其他控制方法 在汙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汙泥,無論用什麼方法汙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汙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汙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於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並且越積越多,當汙泥發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採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應池上方安裝噴頭,用MBR反應器的出水對反應池上部進行噴淋,以控制膨脹汙泥和泡沫對反應器的危害,會取得較好效果。 目前,在控制理論方面也豐富了汙泥膨脹的控制。 汙泥膨脹(sludgebulking)指汙泥結構極度鬆散,體積增大、上浮,難於沉降分離影響出水水質的現象。基本上各種型別的活性汙泥工藝都會發生汙泥膨脹,而且一旦發生難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汙泥膨脹的發生率是相當高的,在歐洲近百分之五十的城市汙水廠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汙泥膨脹發生,在中國的發生率也非常高。針對汙泥膨脹,各方面的理論很多,但並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這給水處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煩。 汙水處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為使汙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淨化的過程。汙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每個階段都有一定機率發生,但是可以控制以及預防。解決辦法應急措施 臨時應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藥物增強汙泥沉降效能或是直接殺死絲狀菌。投加鐵鹽鋁鹽等混凝劑可以直接提高汙泥的壓密性保證沉澱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學藥劑,如氯氣,加在迴流汙泥中也可以達到消除汙泥膨脹現象。投加過氧化氫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壞絲狀菌的效果。 採用這種方法一般能較快降低SVI值,但這些方法並沒有從根本上控制絲狀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藥,汙泥膨脹現象可以又會捲土重來。而且投藥有可能破壞生化系統的微生物生長環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所以,這種辦法只能做為臨時應急時用。改善生化環境 汙水廠發生汙泥膨脹的時候,一般無法從工藝流程、池型和曝氣方式的改變來解決,只能在正在執行的流程基礎上透過改變生化池內的微生物生長環境來抑制或消除絲狀菌的過度繁殖。在不同的工藝和水質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但生化工藝常遇見的幾種應該注意的問題必須加以注意。汙水性質的控制 首先應該檢查和調整pH值,當pH值低於5以下時,不僅對汙泥膨脹會有利,而且對正常的生化反應也會有一定的危害,所以當pH值偏低時應及時調整。另外在北方寒冷地區一定應注意冬季時的水溫,若水溫偏低應加熱,因為低溫也會導致汙泥膨脹的發生。採用鼓風曝氣能有效的在冬季較高的水溫。 當汙水中營養成份不足或失衡時,應補充投加。N、P含量應控制在BOD:N:P=100:5:1左右。 若汙水處理生化系統前已有消化現象的發生,產生的低分子有機酸將有利於絲狀菌的生長,這時可以對廢水在調節池內預曝氣來加以改善。一般採用空氣擴散器向3-5米有效水深的調節池曝氣,供氣量可以控制在0.5-1.0m3/廢水米3·小時。它能使調節池的廢水保持新鮮,並有效防止由於厭氧所會帶來的臭氣。 保持池內足夠的溶解氧對於高負荷的生化系統特別重要,3)一般至少應控制DO>2毫克/L。 沉澱池內的汙泥應及時排出或迴流。 防止其發生厭氧現象。若發生厭氧現象,產生的各種氣體吸附在汙泥上,也會使汙泥上浮,沉降效能變差。而且發生厭氧的汙泥迴流也會引發絲狀菌的大量繁殖。這種情況時除排泥和清除沉澱池內的死角,並縮短汙泥在池內的停留時間外。還應提高曝氣池DO值。使出入沉澱池的水保持較的溶解氧。或者在汙泥迴流進入生化池前曝氣再生。控制方法絮凝法 膨脹活性汙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效能。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汙泥的SV值變化。聚丙烯醯胺的投加對於汙泥的沉降效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採用新型淹沒式複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於最佳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定。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汙泥的SV值變化;投藥前後菌膠團狀態。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後汙泥沉降效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後汙泥沉降效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執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後,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汙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汙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汙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汙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營養鹽調整法 在汙泥膨脹問題的研究中,對汙泥膨脹的恢復與控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該中水回用工程的執行過程中發現,投加硫酸亞鐵後,沉降效能一度改善的活性汙泥在原有有機負荷條件下如停止投加,繼續進行處理,則活性汙泥的沉降效能就會逐漸惡化,三日後恢復到投加前的狀態。所以需要尋找一種在活性汙泥膨脹後行之有效的恢復控制方法。其他控制方法 在汙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汙泥,無論用什麼方法汙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汙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汙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於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並且越積越多,當汙泥發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採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應池上方安裝噴頭,用MBR反應器的出水對反應池上部進行噴淋,以控制膨脹汙泥和泡沫對反應器的危害,會取得較好效果。 目前,在控制理論方面也豐富了汙泥膨脹的控制。 汙泥膨脹(sludgebulking)指汙泥結構極度鬆散,體積增大、上浮,難於沉降分離影響出水水質的現象。基本上各種型別的活性汙泥工藝都會發生汙泥膨脹,而且一旦發生難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汙泥膨脹的發生率是相當高的,在歐洲近百分之五十的城市汙水廠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汙泥膨脹發生,在中國的發生率也非常高。針對汙泥膨脹,各方面的理論很多,但並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這給水處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煩。 汙水處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為使汙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淨化的過程。汙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