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穆和希圖

    有改的必要嗎?如果房子買到手了,自己居住,你會在意房產證上的面積嗎?如果想要賣,也是雙方協商好的價格,與算不算公攤面積關係不大,你認為價格合理你就賣,不合理你大可不賣。這樣你認為還有必要改嗎?

  • 2 # 嘉桐壘壘聊房產

    取消公攤面積,官方的原話為“住房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現在只是徵求意見階段,到真正實施和執行預計還得很長時間才能下來。

    如果公攤取消,房本上的面積會更改嗎?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會馬上更改。

    根據國家政策執行的慣例,“一切從簡”的思想,先是全力推行新政策“取消公攤”,這個改革估計會困難重重,任重道遠,因為涉及利益很多;這個都沒有搞利落,怎麼可能會關心之前已經發生的事情。不過,高層的智慧團,他們考慮比我們更長遠更全面,雖然說不能立刻更改,但有補償條款:或在買賣交易的時候可以更改;或給出指導意見,在使用房本面積進行繳費時,按照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繳費,比如說物業費,暖氣費等;或者其他更高明的補充條款。

    若在政策執行下來,原房本就更改面積,那還不擠爆辦事窗口才怪,如果免費更改那數量絕對超你想象,對我們而言是惠民政策,對他們來說為人民服務忙到懷疑人生。上層早就比我高瞻遠矚了,所以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 3 # 使用者5563755623

    會,國家打算取消房子公攤面積也是對房地產慢慢的做手術,房價高不高?要我說應該是虛高,高就是高,為什麼還虛高?我說虛高一個是由於房子的價格已經讓沒有房子的人就算取消公攤還是買不起。第二有房的早有,沒買的就算再降價他們也還是買不起,有房想賣的,其價格也必定會出現有價無市。

    我對投資的認知是有價無市的投資,必定是沒有流動性的。。。

  • 4 # 和諧鄜州

    所以這就是那些狗屁專家在哪沒事找事,還以為他們是專家。給社會製造麻煩,製造矛盾。本來物業就不太平,這不是給社群,給房管局,給物業,給業委會找事添麻煩。給業主找依據鬧事嗎。明白人就知道這個提議的人不管他以什麼名義,他的內心什麼意思很明白。

  • 5 # 毛三的自留地

    這項新政的最主要目的在於以後徵收房地產稅,因為房地產稅的徵收工作開展幾年了,幾乎舉步維艱,其中主要的梗就在於公攤面積的廣泛爭議,直接阻撓了房地產稅的徵收腳步,所以,取消公攤面積進行房產交易後,此前已購房產的產權證肯定要重新登記註冊,將公攤面積去掉,按套內實用面積計稅。

  • 6 # 小羅乾聞

    公攤取消後,不動產證或房產證的面積沒必要改。

    住建部新規範只是指導性質,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交易,而目前不動產證或房產證上都有註明套內使用面積和建築面積,如政府需要改動工作量巨大,換證給買房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費力不討好!

    取消公攤這規範性指導有必要,但推行不是一句話的事,涉及基於公攤所產生的差價、稅務、物業費、取暖費和容積率等問題細節規範需相關部門去落實指導。

  • 7 # 南京房生活

    這個問題最近回答的最多,幾個簡單的可能性給你做參考:

    1、統一換證:現在國家逐步在把原產權證變更不動產證。

    2、房產證本來就有產權面積和套內面積這麼一列所以最多按產權面積來計價。

    3、存量房經過數年的變更很多都有公攤,但也有例外的多餘(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

    4、商業公攤估計難以取消,就算取消也會增加商業相對應的費用。

    就目前來說:這個只是意見稿並沒有真正實施,但這是一件好事,利國利民,讓百姓不再受買100得70的難受,公攤本就是不合理的一種存在。

  • 8 # 皖江新四軍

    有關取消公攤面積近日成熱點,其實取消公攤與否不改變房子本身價值。

    重慶市早在2012年1月1日正式實施《重慶市城鎮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其中第十三條明文規定:商品房銷售應同時公佈套內建築面積及其價格、建築面積及其價格,並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交易當事人發生面積糾紛時,應當以套內面積和套內建築面積價格作為處理糾紛的計價依據。重慶取消公攤採用套內面積與之前含有公攤建築面積同時存在沒有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波動。

    在限購又限價的城市,開發商為獲取利潤最大化先以毛壞房備案,拿到銷售(預售)許可證後,售房時與購房人簽訂毛壞房和裝修兩份合同:毛坯房備案價是建築面積的房價,包括走廊過道和電梯等公攤面積;大家都知道裝修都是套內面積裝修,但開發商是按建築面積計算裝修費,等於購房人多支付20~25℅公攤面積的裝修費。取消公攤後給購房人帶來的好處是精裝房按套內面積計算裝修費。

    取消公攤和已買房的老業主房本改與不改沒有關係,不影響以後出售的情況下,新政策新辦法僅對實施時的新房銷售,對以往的老業主仍然是老政策老方法。老業主無須更改房本上已標識清楚的面積資料。

  • 9 # 老臘肉聊房產

    即便未來取消公攤,已經買房的想要更改房本面積的可能性也不大:

    1、雖說房子套內面積資料很容易獲得,但改了房本也沒有人補差價,既然無利可圖,改與不改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2、即便未來國家出臺惠民政策,已購商品房的物業、供暖等費用按照套內面積收取,想要更改也不容易。全國有那麼多的商品房和商用房,更改耗時、耗財、耗力。

    3、取消公攤是重大改革事項,牽扯的利益各方錯綜複雜,一定會阻力重重,同時會影響未來樓市走向,如取消後公攤部分建築成本讓開發商出錢,必然打擊開發商投資積極性,導致很多房企因利潤降低逐漸退出市場,出現市場蕭條、供應量減少、房價快速上漲等情況,不利於市場穩定。

    4、所謂“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一說,只是住建部徵求意見稿而已,即便未來真的實施,大機率也是針對市場新增房源,而且很多程式沒有走完,至於已購房子如何執行目前考慮為時過早。

  • 10 # 問道中國

    "不是取消公攤,是按套內面積交易"。房本上本來就已經很明確的標有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如果此項規定轉為強制執行或通用執行的話,物業費等相關費用單價均會提高。

  • 11 # 淡定的犀牛

    看後續發展了,估計最後會統一。

    如果意見徵求結束,正式政策出臺,那房產登記肯定會有體現,現在房本就有使用面積登記專案,只是有些城市沒有登記而已。

    實際實行起來,還是有個過程,登記部門,地產商,中介和消費者都要逐步適應。

  • 12 # 合肥老李

    第一,很多文章已經解讀過了,設計規範調整並不意味著交易規則調整,而產證辦理則是交易之後的環節,如今就來考慮這個問題,是否有點操心過早了?

    第二,根據歷史經驗,即使是交易規則確實發生變化,在涉及千家萬戶的行政許可辦理時,往往也多會遵循並軌制的原則,即老的舊的無須專門去申請更新,而是在新辦受理和變更時再予以更新,就如同前幾年的房產證如今變為不動產證一樣。

    第三,也有可能,若干年後,先是房屋交易規則改為套內,然後產證登載面積也逐步過渡改為套內。但在中國目前的情況,要想所有的房屋產證面積登載全部改過來,估計沒有15年都完成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店裡買的龜苓膏和超市買的龜苓膏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