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史趣聞
-
2 # 欄杆拍遍
按照正史的記載,呂公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學過相面術,善於相面,他第一次見到劉邦的時候,就覺得劉邦的面向貴不可言,並且自願將大女兒呂雉嫁給劉邦,後來又將小女兒呂嬃嫁給殺狗的屠夫樊噲。
要知道當時的劉邦大概已經40歲左右,還沒有討到老婆,是一個光棍漢。但是他在外面混了一個情婦曹氏,併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劉肥,就是後來的齊悼惠王。
呂雉比劉邦小15歲,當時大概25歲,這樣的決定肯定是引起了呂雉母親的反對,並說:“你把女兒看做寶貝一樣,要嫁給貴人,沛縣的縣令與你要好,想娶女兒你不同意,為什麼竟然答應將女兒嫁給了那個劉三?”
劉邦其人,雖說是個微末小吏,但是為人好吃懶做、不事生產,常被劉太公辱罵,在鄉里的名聲也很不好。蕭何就說他:“多大言,少成事。”
呂后生了魯元公主和劉盈以後,有一天呂雉帶著兩個孩子在田裡勞作,一位老者路過向呂雉討水喝。老者於是為呂雉及兩個孩子相面,並言道:“夫人天下貴人也。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劉邦從家趕來的時候,老者已去。於是他追上老者,老者說:“鄉者夫人兒子皆以君,君相貴不可言。”
看來劉邦的帝王之相不止呂公一個人看出來了,難道真有這麼準的相面術?
正史裡面記載的東西,有些也不能相信。比如劉邦的出生,司馬遷在《史記》裡說劉邦之母“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這就是說劉邦的親生父親是天神,是一條龍,那劉邦當然就是天子,是龍子龍孫。
還有後來斬白蛇的故事,還說劉邦是青帝之子。我想這些無非都是劉邦後來編造的故事,好讓老百姓都安分守己,“我雖然出身不好當了皇帝,但是我是天神的兒子,青帝之子。”這種神話在正史之中屢見不鮮。
別的故事都可以不信,但惟獨呂公相面的事不由得你不信,否則無法解釋呂雉為何要嫁給這個無賴大叔。呂雉出嫁的時候年齡也不小了,25歲在當時絕對算大齡剩女,難道真是為了等命中的那個貴人?
如果呂公真有這麼毒的相面術,那我不得不佩服他。但是他也僅僅只能靠面相看出劉邦將來貴不可言,卻怎麼看不出呂氏一門竟然因此慘遭滅門呢?
回覆列表
呂公是個很複雜的人,歷史上研究他的人,
對他的貶褒也是不一的。
有些人把呂公給捧上了天,說他能慧眼識人。
畢竟當時天下最有潛力的一個帝王,是被他給點出來了。
可是,也有些人說呂公就是一個大忽悠,
只不過碰巧的是,他的女婿劉邦因為各種機緣巧合,
最終變成了皇帝而已。
劉邦之所以能當上皇帝是歷史的機遇和他自己的努力造成的。
這和賞識劉邦的呂公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還想說,既然呂公有通天本領。
知道劉邦不是一般人,能當上帝王。
可是,為什麼他就算不出,
他們呂家在呂后死亡後會被滅族呢?
這你又要做如何解釋?
我認為史書刻意把呂公給神話成非一般的人,
也只不過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已,那就是來捧草根出身的劉邦。
都是為神話劉邦來服務的。
話說呂公是在哪裡見到的劉邦呢?
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在縣長的家裡。
那時候的劉邦還是一個小小的亭長,而呂公的身份就不一樣了。
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土豪,重要的是他還是縣長的朋友。
史記上說呂公是為了避仇才從山東的單父縣遷居到沛縣來的。
當時,縣長為了慶祝呂公喬遷新居,
就把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給叫了過來,大家在一起吃飯認識認識。
以後有什麼事好照應照應。
就是在這時候,呂公見到了劉邦。
當時呂公見了劉邦之後,就大誇劉邦的面容尊貴。
他非要留下劉邦要和劉邦單獨談談。
事後,他決定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邦。
這對於打了快四十年的光棍的劉邦來說,當然是天大的好事了。
大家要知道呂公可是一個土豪,他的女兒不愁嫁。
據說縣長還曾向呂公求過婚,要娶的就是呂雉。
至於他是給自己求婚,還是給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其它朋友求婚。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時候能讓縣長做媒的人。
混的肯定是比當時的劉邦強的。
呂公放著比較體面的人不讓女兒去嫁,偏偏選了一個痞子劉邦。
這於情於理都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我覺得關於史書上記錄的這些事,
很有可能是杜撰出來的,就像劉邦的出生。
只不過都是為了神話劉邦來鋪路而已。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告訴天下的百姓,
劉邦是百姓當皇帝可以,因為他不是凡人。
他是龍生,有智慧的人如呂公者是能看出來的。
至於芸芸眾生的你們,還是算了。
別打皇帝的主意,好好的做好你的百姓就可以了。
再就是,你非說呂公有眼光。
那為什麼他讓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一個屠夫樊噲呢?
當時雖然職業分的不是像今天這樣細化,但屠夫的地位顯然也是不高的。
呂公就是兩個女兒,
事實上他這兩個女兒一個是嫁給了混混劉邦
一個是嫁給了屠夫樊噲。
可見,真實的呂公也是一個俗人而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於呂公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有自己答案。
我只說我的想法而已。
今天發的是【漢文帝的男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