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請輸入你的答案...中國古代哲學中,《老子》的“滌除玄鑑”,《莊子》的“見獨”,《周易》的“觀物取象”等命題,都對中國的審美觀照思想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老子》十章雲:“滌除玄鑑,能無疵乎?”這對中國美學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通行的《老子》版本作“滌除玄覽”,據帛書乙本和高亨之說而改。高亨釋之雲:“玄鑑者,內心之光明,為形而上之鏡,能照察事物,故謂之玄德。”[4][4]“鑑”即鏡子,觀照事物之具。老子以明鏡喻心靈。老子意謂:內心靈明虛靜,即可洞徹事物之玄微。《莊子》對此頗有發揮:“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莊子.天道》篇)莊子也是以水之平靜,喻“聖人”之心。由於主體心靈的虛靜,才能呈現一種觀照物件的心胸。因此,莊子將聖人之心喻為“天地之鑑”、“萬物之鏡”。老子、莊子所云主要是指心靈的虛靜瑩徹,並以心靈為觀攝萬物之鏡,並未提及視覺的作用,但實際上心靈對萬物的觀攝,是以其內在視象為其中介的。莊子所謂的“見獨”,恐怕就是將主體的內視作用加入其中了。《大宗師》篇雲:“吾猶告而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外即忘也。外物、外天下、外生,也即忘卻外物、世俗乃至至存在之相。朝徹,形容心境的清明洞徹。“見獨”,則是指洞見獨立無待的“道”,見到他所無法見到的“道”之幽深精微。莊子又云:“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莊子.天地》篇)此番話意謂:對道的洞察,視而深遠,聽而無聲。深遠之中,卻可以見其象;無聲之中,卻聞和音。[5][5]莊子在這裡的意思,對道的洞見是透過視聽之途的,當然這不是一般的視覺觀察,而是以視聽等感知機能體悟道的幽深。莊子這裡所提到的“視聽”,是值得注意的,從視覺角度來看,還是以內在的視象為更為客觀。而無論是老子講的“玄鑑”,還是莊子講的“見獨”,都是關涉於物件的。鏡子當然是照人照物的,“水靜”亦以“明燭鬚眉”,都是與客體直接相關的。用現象學的話來說,就是“意向性”。

    《周易》作為中國思想史的重要源頭之一,其“觀物取象”的思想對後世的哲學、美學的發展,其影響之深巨是無庸多言的。《周易.繫辭》中有一段經典名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是《易經》中“觀物取象”思想的集中表現。易象本身就是“觀物取象”的產物。“觀物取象”首先是視覺之“觀”,“仰觀於天”和“俯觀於地”都是切實的視覺方式。但這個“觀”又不是一般的物象觀察,而是透過觀象對事物的深層蘊含作符號化的彰顯。《繫辭》上雲:“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所謂“賾”,是指幽深複雜的事理。在《周易》作者來看,“象”是聖人發現天下幽深難見的道理,把它譬擬成具體的形象,用來象徵事物適宜的意義。“觀物”是主體對事物的直接觀照,但同時又以此把握事物內在的機微。

    “觀照”一詞在中國的佛學典籍中出現最多。“觀”、“照”意思相近,但分而析之則頗有不同。“觀”從文字義來說是:“諦視也。”(《說文解字》)觀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即以“正智”,照見諸法。中國佛教之天台宗以“止觀雙修”為其教旨大義。“止”是止息妄念;“觀”是洞觀般若實相。“止”和“觀”在佛教修行中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著名佛教研究學者方立天先生釋“觀”說:“眾生主體以佛教智慧觀察世界,觀照真理,主體心靈直接契入所觀的物件,並與之冥合為一,而無主客能所之別,謂之觀;或主體觀照本心,反省本心,體認本心,也稱為觀。觀是佛教智慧的觀照作用,是一種冥想,也即直觀,直覺。”[6][6] “照”在佛教中典籍中所見頗多,其義與“觀”相近,然更近於“本質直觀”。方立天先生釋之雲:“與觀緊密相連的是照。照即照鑑,照相館見。印度佛教說,佛、菩薩具有洞見眾生和萬物的大用。中國佛教則把最高真理、終極本體‘真如’和主體的心聯絡起來,說真如也有觀照萬物的妙用。真如本體是空寂的,由此中國佛教又把照與寂連用,從而有寂照和照寂之說。寂,寂靜,反映真如本體的空寂狀態。寂照,即寂體(真如本體)的觀照作用。”[7][7]我們可從佛教典籍中得見“照”字之義。南北朝慧達在《肇論疏》中闡述道生的“頓悟”說雲:“夫稱頓者,悟語極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8][8]謝靈運論“小頓悟”雲:“夫明非漸至,信由教發。何以言之?由教而信,則有日進之功;非漸所明,則無入照之分。”[9][9] “壹有無、同物我者,出於照也。”(同上477頁)而南北朝時著名佛教思想家竺道生雲:“未是我知,何由有分於入照?豈不以見理於外,非復全昧。知不自中,未為能照耶!”[10][10]等等。由這些論述可見,“照”是透過直觀的方式,對佛教的“終極真理”的洞徹。在某種意義上,“照”與“悟”是同義的,湯用彤先生謂:“悟者又名照,乃頓,為真,為常,為智,為見理。”[11][11]但“照”重在直觀的方式和所悟真理的不可分性。禪宗更多使用“觀照”的說法,如六祖《壇經》中所說:“用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知佛也。”六祖慧能所云“觀照”,是“頓悟見性”的主要方法,其性質一是“不假文字”,即非名言概念而是直觀的方式;二是觀照主體應具“般若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禮儀方面,坐姿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