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奧國那些事兒

    總體來說就是當加入歐盟的弊大於利時,退出歐盟就成了一種發展的必然。

    英國作為老資本主義國家,近幾年來的發展趨勢的確不太行,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然成了過去式,而如今的歐盟以德法為主導。另一方面,智慧Open Europe2015年曾釋出一則報告:100條繁重的規定讓英國一年耗費333億英鎊,約合470億美元。我們知道,加入歐盟的國家作為聯盟國的一份子是需要按照各自GDP比例上交費用作為歐盟資金。其中英國的經濟增長確實不錯,超於預期,但由於歐盟會計規則發生改變,英國需要向歐盟補交聯盟費,雖然也是合理的,但因英國依然處於歐元區外,所以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

    總的來說,退出歐盟對英國來說也是一場冒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可以說是當局者的一時衝動,也可以稱其為民意所為,既木已成舟,一切發展也是未知。

  • 2 # 地圖帝

    51.9%VS48.1%,在英國是否脫離歐盟的投票中,51.9%的人支援脫歐,其中以中老年人為主。從此,英國邁上了與歐盟扯皮的艱苦歷程,三年過後,還是一地雞毛。英國脫歐的目的,據說不想讓歐盟內的窮國揩英國的油。有個形象的比喻:東歐小國加入歐盟群,就是進來搶紅包的,卻一個紅包也不發。英國被搶急了眼,乾脆退群。

    英國脫歐是為了英國的利益,而當年入歐,同樣也是為了英國的利益。

    英國對歐洲的感情非常複雜。作為歐洲最大的島國,英華人基本沒有大陸情結,他們自認是海洋國家。英國地盤並不大,資源也不多,所以,英國害怕歐洲走向統一。不論是法國拿破崙,還是德國希特勒,或是蘇聯,誰想統一歐洲,英國都是堅決反對的。英國是最希望歐洲四分五裂的歐洲國家之一,還稱這種戰略是“光榮孤立”。在英國控制大量海外殖民地後,對歐洲的情結更加冷淡,反而認為英國才應該是歐洲中心。

    二戰結束後,歐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一分為二,法國被二戰時的德國打到亡國,同時,東方的蘇聯迅速坐大,擁有了足以吞併歐洲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意識到:歐洲(西歐)應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統一,以阻止蘇聯統一歐洲,進而保住英國。說白了,就是讓西歐給英國當替死鬼。

    英國首相丘吉爾除了一個三環論,還有歐洲聯合論。所謂三環論,是指英國本土及英聯邦為內環,美國、加拿大、澳洲等英語國家為中環,歐洲(西歐)為外環。歐洲聯合論,實際上就是三環論外環的“精裝版”。只不過,英國的理由冠冕堂皇,說歐洲應該聯合起來對付蘇聯,以免歐洲百姓受到戰爭的破壞。

    丘吉爾所指的歐洲,當然是西歐,尤其是法國與德國兩個大國。但是,法國與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怨甚深。所以,英國就派人四處走動,勸法國放下對德國的歷史舊怨,與德國聯合,組建一個歐洲共同體式的組織。法國不傻,知道英國這是想讓法國出面為英國“頂雷”。法國在英國以東,卻在德國以西,法國自然也需要德國出面為自己“頂雷”。只不過德國當時一分為二,所謂的德國,其實是指英國、法國、美國控制下的西德。當時的西德嚴格來說還不能稱為國家,直到1949年5月,三國的德佔區才組建了西德。

    不過,英國只是鼓動法國等西歐國家組合起來,自己卻不參加,擺明了是讓西歐替自己看大門。1949年8月,法國聯合了義大利、荷蘭等10個國家成立了歐委會,其中包括英國,總部在法國東部城市斯特拉斯堡。

    英國不打算“融入”歐洲,西歐幾個國家就準備自己“單玩”。有六個國家站出來說我們願意組成一個大家庭,分別是法國、義大利、荷蘭、盧森堡、比利時,以及有了國家模樣的西德。以1957年3月《羅馬條約》為標誌,西歐(大陸)國家向著“大國家化”邁進。《羅馬條約》由兩個條約組成,分別是《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以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根據《羅馬條約》的精神,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與之前存在的歐洲煤鋼共同體合併。新組織的名字人所共知——歐共體,也就是歐盟的前身。

    看到西歐六個經濟強國“合併”,英國坐不住了,說我們願意和你們談談自由貿易的問題。法國很反感英國的自私,強烈反對英國參加。法國說英國要參加可以,必須加入《羅馬條約》,不能只佔便宜不盡義務。

    幾百年來,英國一直認為只有分裂的歐洲才符合英國的利益,根本不可能把英國的經濟融入歐洲。英國斷然拒絕法國,說你們不帶我玩,我自己玩。1960年,英國也拉了幾個“江湖小兄弟”,組建歐洲自由貿易的區域。英國拉來的都是小國,有丹麥、瑞典、挪威、瑞士、葡萄牙、奧地利。這些小國的經濟總量,和西德、法國、義大利是沒法比的。英國在自貿區賺不了多少錢,只好“厚顏無恥”地搭上西歐經濟發展的快車。另外,美國看到英國建了個“小群”,很不高興。美國認為要對抗蘇聯,西歐必須聯合起來,英國搞個“小群”,是在破壞西歐抗蘇大業。經過美國的敲打,英國立刻明白了。

    從1961年開始,英國放低姿態,要求參加歐同體。因為英國無法滿足歐共體的條件,沒進去。6年後,英國再次申請,沒想到卻被戴高樂強硬拒絕。歐共體拒絕英國,是考慮到歐共體的經濟體量足夠大,有沒有英國都不影響歐共體的發展。何況英國對西歐來說就是個吸血鬼,只想佔便宜的主,進來做甚?法國也是有私心的,法國不希望美國利用英國來操控歐洲。所以,法國認為這是美國授意英國參加歐共體,是進來替美國搗亂的。

    英國是在1972年成為歐共體成員的。之所以能進來,還是因為美國在全球爭霸中被蘇聯甩得有點遠,美國必須保持一個強大的歐洲,才能在蘇聯西線拖往蘇聯。

    大敵當前,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要替西方著想,各自放下小算盤。當然,英國的小算盤實在太多,和歐共體扯皮不斷。歐共體反感英國的算計,認為如果不行就退出吧。實際上,1975年,英國就有過一次留歐或是脫歐的投票,結果是同意留在歐共體的票數多。英國留在歐洲,繼續充當那顆“暗雷”,直到2016年,這顆“暗雷”引爆,滿地狼藉。

  • 3 # 醜11

    一群老闆合夥做生意,其中一個股份多,出錢多,可又話語權不多,收益也不多,有時還吃虧,老婆說我們家日子好好的,比他們個個有錢,可淨去照顧那些個窮夥計了,不行得退了,你講義氣,講大局,我跟你離婚。。。無奈,老闆開會說,哥們,沒辦法,我不玩了,這家裡人不同意,我退出,補多少錢,兄弟們說個數吧。。。

  • 4 # 使用者盤空雄鷹看天下

    英國退出歐盟自認為自己在經濟上吃虧了,在政治上沒在歐盟當老大反讓德國這亇”宿敵國”當老大,真退出歐盟後發現自已變成了”流浪狗”。當時以為能入股美國,但美國不接納入股只需要應聘,歐盟又回不去,因此想獨資建立”盎撒公司”但入股者沒有,加盟者也沒有,於時只能一會兒"傍傍美國"一會兒"蹭蹭歐盟"變成了一隻"喪家犬",它現在自已也不知怎麼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斷換首相求歸宿,"蓬頭金毛犬"又不肯讓,到底怎麼辦?只有問"上帝"一法了。我到有亇建議:問問"陰朝地府",到那裡可能改名"陰國"也需有出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幫忙取一個女性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