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亦稱孔廟,是歷代封建社會對聖對先師――孔子的朝拜祭祀之處。新蔡文廟內有大成殿一座,殿內有孔子銅像一尊;文廟旁設儒學(通稱黌學),建明倫堂一座,是尊孔儒師們“宣教化、育賢才、善民俗”的講學之所。 據新蔡縣誌記載,文廟黌學在元、明兩代三建兩遷: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縣令賀鎮,始建於城東門外路南,僅粗建大殿。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知縣李演在此基礎上建成。元末傾圮。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知縣應宗毅重新修建。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訓導汪正言以其偏僻不便,奏請遷建,遂由城東門外的路南遷至路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知縣劉漢以文廟在城外有欠尊重,夢寐思遷,巡至城東南角尼寺,認為此地闓爽奇秀,是為善地,遂拆寺宇、毀偶像,動工遷建,但剛建起講堂,因劉漢離職而停工。此時大殿仍在城外,新建講堂稱為南學。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知縣朱茹到任不久,即議在此基礎上興建學宮。至次年五月建成。明末,復遭兵火,宮牆頹廢。清順治年間,知縣鍾鱷、譚宏憲、於述緒等都曾重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8年),知縣呂民服又增修,並添置祭器、舞樂等裝置,建立嚴謹的制度,使廟容煥然一新。 民國初期,多次駐兵,頻遭破壞,土匪入城又受糟蹋,廟中文書、樂器、祭器、舞衣等盡散失;部分祠、亭、齋、廊及奎星樓、文明樓皆倒塌,石碑、石門損壞,抗日戰爭時龍門也被扒掉。後經兩次整修文廟,又伐掉了院中的一些古木佳樹,大成殿後牆正中,改為向後凸出,孔像後移。在此期間,該處曾辦過勸學所、師範講習所、初級小學、完全小學等。 解放前夕,文廟又遭洗劫,院中建築仍存多數遺蹟。解放後,政府在這裡重新辦起完全小學。文化大革命中,僅新蔡標誌存建築再度蒙難,孔子銅像一下肢被毀,修復後移至縣文物保護單位保管。大成殿雖歷經滄桑,風剝雨蝕,仍保持古代建築特色,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縣城關“仁義巷”位於老城西街中段北側。據傳該巷形成於明代,曾有一段被人稱頌的故事。 新蔡為故呂國。春秋時為蔡國,屬楚轄地。是南北要道,殷商富賈,來往頻繁之處。明代中期,商業興起,湖北、湖南、廣東旅居新蔡之商人,在此合建“湖廣會館”。館址位於老城西街中段北側,(即今服務公司院)西與曹家大院(即今城關三完小)一牆之隔為曹家近鄰。後來兩家的界牆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雙方都認定界牆為各自祖先所建,從而發生了界牆所在地主權的糾紛。兩家均據理而爭,各不相讓。新蔡名紳富戶,分別偏袒一方,加劇了雙方爭鬧。此案經過縣府好久審理不清。 此後,曹氏將其事捎信訴之於本家在京官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曹鳳,而曹鳳以睦鄰為百年大計,即在書信上批曰:“千里捎書為一牆,讓出幾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曹氏收到回信後,遵照而行,主動讓出三尺地面,並立牆為界。湖廣會館主事,視之醒悟曰:“早知今日事,何必有當初!”即效仿之,也後退三尺,另立界牆。事後兩家宴請達官、士紳,互表歉意,主動和好。從此就在這裡出現寬六尺,長達三十三丈的筆直小巷,成為西后街人們越此巷、上大街的必經之路。 兩家你仁我義互讓地面的趣事,受到公眾的讚揚:“爭之不足,讓之有餘,互相謙讓,品德高尚”。這條小巷由此而取名為“仁義巷”,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世代成風傳為佳話。 問津臺位於縣南5公里的關津鄉關津集南首、106國道西側,系春秋楚昭王為紀念孔子自楚及蔡使子路於此問津而築。後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知縣王遷俊重築,“高數尺,周圍砌以磚石,四面方而三丈,”並建祠於臺上,明末戰亂後,片瓦無存。清末,臺基復湮,唯闊0.5米、高2米餘的《子路問津之處》碑碣尚存,現仍立於關津南首。而關津北首便是有名的關津渡口,系新蔡古志八景之一,系春秋乃至明清時期南北能通衢大道上的重要水陸碼頭。當時,每至日暮,商旅、車船雲集,渡口上下一片燈火,櫓棹嘩嘩,人聲鼎沸;集南有子路問津臺遺址;渡口兩側,崗巒起伏,水流回環,蘆葦叢生,巨柳成行。觀遺風之勝蹟,閱山水之清秀,令人賞心悅目。今汝河裁彎改道,平橋飛架,渡口早廢。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為溝通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絡,中共新蔡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在籌建關津、練村兩碼頭,以充分發揮洪、汝河抵江達海的航運優勢,為振興新蔡經濟服務。 大呂書院位於古呂鎮老城東北隅,現為今是中學所在地。這裡元代以前為甘泉寺,因後院有眼湧泉,其水清洌甘甜,時人建廟祭之。明代嘉靖年間,王紘築臺鑿洞,栽花植松,在此邀友人以詩自娛。其子王惟善又壘石為山,增建亭榭,命名曰“望嶽園”,為當時新蔡縣城的一處勝景。後有不少文人騷客在此聚會,詠詩作賦,俱載邑乘。明末,望嶽園毀於戰火。問津臺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知縣呂民服捐俸銀二十五兩,將“望嶽園”舊址購為官宅,並在此建成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呂書院”。書院共建房9座27間:最前為大門三間,中為過道,兩邊是耳房。進了大門,甬道兩側各有兩座齋房,東曰:“居仁”、“成德”;西曰“由義”、“達材”。對著甬道西南的三間是“講堂”,為歇山式建築,木雕花門窗,堂內寬敞明亮。講堂後,東三間“典禮堂”,西三間“後書室”。最後三間“時雨堂”,裡面供奉著呂侯伯夷等名人塑像。 大呂書院建成後,即成為新蔡縣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呂民服等歷代官員和文化名人李葆醇、管愃、曹學禮等都曾在此講學。後來的“今是學校”是任芝銘先生於1928年創辦的。它的前身系“平民學校”。後改名為“今是中學”,為辦好這所學校,任芝銘獻出部分產業,募集了一些捐款,逐步由初中辦到高中,在校學生達兩千餘人,是當時新蔡規模最大的學校。今是學校招收了豫、皖兩省十一個縣的一些青年入學接受教育。為這些地方培養了文化人,也為延安抗大輸送了一批革命青年。
文廟亦稱孔廟,是歷代封建社會對聖對先師――孔子的朝拜祭祀之處。新蔡文廟內有大成殿一座,殿內有孔子銅像一尊;文廟旁設儒學(通稱黌學),建明倫堂一座,是尊孔儒師們“宣教化、育賢才、善民俗”的講學之所。 據新蔡縣誌記載,文廟黌學在元、明兩代三建兩遷: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縣令賀鎮,始建於城東門外路南,僅粗建大殿。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知縣李演在此基礎上建成。元末傾圮。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知縣應宗毅重新修建。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訓導汪正言以其偏僻不便,奏請遷建,遂由城東門外的路南遷至路北;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知縣劉漢以文廟在城外有欠尊重,夢寐思遷,巡至城東南角尼寺,認為此地闓爽奇秀,是為善地,遂拆寺宇、毀偶像,動工遷建,但剛建起講堂,因劉漢離職而停工。此時大殿仍在城外,新建講堂稱為南學。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知縣朱茹到任不久,即議在此基礎上興建學宮。至次年五月建成。明末,復遭兵火,宮牆頹廢。清順治年間,知縣鍾鱷、譚宏憲、於述緒等都曾重修。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8年),知縣呂民服又增修,並添置祭器、舞樂等裝置,建立嚴謹的制度,使廟容煥然一新。 民國初期,多次駐兵,頻遭破壞,土匪入城又受糟蹋,廟中文書、樂器、祭器、舞衣等盡散失;部分祠、亭、齋、廊及奎星樓、文明樓皆倒塌,石碑、石門損壞,抗日戰爭時龍門也被扒掉。後經兩次整修文廟,又伐掉了院中的一些古木佳樹,大成殿後牆正中,改為向後凸出,孔像後移。在此期間,該處曾辦過勸學所、師範講習所、初級小學、完全小學等。 解放前夕,文廟又遭洗劫,院中建築仍存多數遺蹟。解放後,政府在這裡重新辦起完全小學。文化大革命中,僅新蔡標誌存建築再度蒙難,孔子銅像一下肢被毀,修復後移至縣文物保護單位保管。大成殿雖歷經滄桑,風剝雨蝕,仍保持古代建築特色,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縣城關“仁義巷”位於老城西街中段北側。據傳該巷形成於明代,曾有一段被人稱頌的故事。 新蔡為故呂國。春秋時為蔡國,屬楚轄地。是南北要道,殷商富賈,來往頻繁之處。明代中期,商業興起,湖北、湖南、廣東旅居新蔡之商人,在此合建“湖廣會館”。館址位於老城西街中段北側,(即今服務公司院)西與曹家大院(即今城關三完小)一牆之隔為曹家近鄰。後來兩家的界牆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雙方都認定界牆為各自祖先所建,從而發生了界牆所在地主權的糾紛。兩家均據理而爭,各不相讓。新蔡名紳富戶,分別偏袒一方,加劇了雙方爭鬧。此案經過縣府好久審理不清。 此後,曹氏將其事捎信訴之於本家在京官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曹鳳,而曹鳳以睦鄰為百年大計,即在書信上批曰:“千里捎書為一牆,讓出幾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曹氏收到回信後,遵照而行,主動讓出三尺地面,並立牆為界。湖廣會館主事,視之醒悟曰:“早知今日事,何必有當初!”即效仿之,也後退三尺,另立界牆。事後兩家宴請達官、士紳,互表歉意,主動和好。從此就在這裡出現寬六尺,長達三十三丈的筆直小巷,成為西后街人們越此巷、上大街的必經之路。 兩家你仁我義互讓地面的趣事,受到公眾的讚揚:“爭之不足,讓之有餘,互相謙讓,品德高尚”。這條小巷由此而取名為“仁義巷”,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世代成風傳為佳話。 問津臺位於縣南5公里的關津鄉關津集南首、106國道西側,系春秋楚昭王為紀念孔子自楚及蔡使子路於此問津而築。後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知縣王遷俊重築,“高數尺,周圍砌以磚石,四面方而三丈,”並建祠於臺上,明末戰亂後,片瓦無存。清末,臺基復湮,唯闊0.5米、高2米餘的《子路問津之處》碑碣尚存,現仍立於關津南首。而關津北首便是有名的關津渡口,系新蔡古志八景之一,系春秋乃至明清時期南北能通衢大道上的重要水陸碼頭。當時,每至日暮,商旅、車船雲集,渡口上下一片燈火,櫓棹嘩嘩,人聲鼎沸;集南有子路問津臺遺址;渡口兩側,崗巒起伏,水流回環,蘆葦叢生,巨柳成行。觀遺風之勝蹟,閱山水之清秀,令人賞心悅目。今汝河裁彎改道,平橋飛架,渡口早廢。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為溝通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絡,中共新蔡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在籌建關津、練村兩碼頭,以充分發揮洪、汝河抵江達海的航運優勢,為振興新蔡經濟服務。 大呂書院位於古呂鎮老城東北隅,現為今是中學所在地。這裡元代以前為甘泉寺,因後院有眼湧泉,其水清洌甘甜,時人建廟祭之。明代嘉靖年間,王紘築臺鑿洞,栽花植松,在此邀友人以詩自娛。其子王惟善又壘石為山,增建亭榭,命名曰“望嶽園”,為當時新蔡縣城的一處勝景。後有不少文人騷客在此聚會,詠詩作賦,俱載邑乘。明末,望嶽園毀於戰火。問津臺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知縣呂民服捐俸銀二十五兩,將“望嶽園”舊址購為官宅,並在此建成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呂書院”。書院共建房9座27間:最前為大門三間,中為過道,兩邊是耳房。進了大門,甬道兩側各有兩座齋房,東曰:“居仁”、“成德”;西曰“由義”、“達材”。對著甬道西南的三間是“講堂”,為歇山式建築,木雕花門窗,堂內寬敞明亮。講堂後,東三間“典禮堂”,西三間“後書室”。最後三間“時雨堂”,裡面供奉著呂侯伯夷等名人塑像。 大呂書院建成後,即成為新蔡縣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呂民服等歷代官員和文化名人李葆醇、管愃、曹學禮等都曾在此講學。後來的“今是學校”是任芝銘先生於1928年創辦的。它的前身系“平民學校”。後改名為“今是中學”,為辦好這所學校,任芝銘獻出部分產業,募集了一些捐款,逐步由初中辦到高中,在校學生達兩千餘人,是當時新蔡規模最大的學校。今是學校招收了豫、皖兩省十一個縣的一些青年入學接受教育。為這些地方培養了文化人,也為延安抗大輸送了一批革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