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373589213655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又稱大架,是由中國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在祖傳太極拳的基礎上,精煉歸納編定而成。動作緩慢。

    陳氏太極拳的特點一、大腦安排下的意氣運動 大腦安排下的意氣運動,說明氣是受意的指揮。此地方謂的氣,是一種內氣,不是人肺部呼吸的氣。這種內氣,中醫理論認為是從母胎中秉承而來的,叫做元氣、正氣、先天氣等。武術家把這種氣叫做中氣、內氣、內勁等。陳氏稱此氣謂中氣,是人所秉受於天,本來之元氣。陳鑫的《中氣辯》與《中氣與浩然之氣血氣辨》兩篇已講得很明白。意是意識,是屬於精神現象,亦謂之意念,古人謂之心,是腦的代稱。因此意圖即是用心,以意行氣,即是以心行氣。所以拳譜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我們知道了意和藹的意義,那麼打拳時的每動作,須先要經過大腦的想象,這就是用意,練習日久,自然覺得有氣。太極拳的一動一靜,促使人體生物電位升降。電位升高,則血液迴圈加速,血壓降低,氧與血紅蛋白也就迅速離解,人就會感覺到有氣。這就是所謂內氣的產生。這個氣是聽意的指揮,所以說,練太極拳是用意行氣。至於呼吸之氣,要任其自然,不可故意做作。呼吸要配合動作的開合,開則用呼,合則用吸,並使呼吸之氣由丹田出入。

    陳氏太極拳用腹部呼吸,動作的緩急與呼吸配合,有丹田內轉的作用,不是單純的氣沉丹田。太極拳的一舉一動用意不用力,先意動,而後形動,這樣才能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動作沉著,久練之後,氣才能收斂入骨,達到深奧的境界。

    奎於所說的氣到勁到的勁,是經過鍛鍊太極拳後獲得的,所以只要意到氣就到,氣到勁也到。因此太極拳是一種“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和“用意不用拙力”的意氣運動。拳論講:“心如將軍,氣如兵,將軍一出令,則士卒皆聽命”。心是發令的,氣是奉令而行的,氣再運動身肢,所以叫做:“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二、身肢放長的彈性運動彈性運動提出了將身肢放長的方法。方法是:(1)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2)含胸拔背(忌弓背);(3)沉肩墜肘;(4)開胯屈膝的旋轉。

    這四個方法是使身軀、脊背、手臂、腿部的放長。肌肉在受力時,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長,但當引起伸長的外因消除後,肌肉就立刻恢復原狀,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一種彈性,太極拳就是鍛鍊這種肌肉的彈性,經久放鬆與收縮的鍛鍊,也就能自然地加強身肢各部分的彈性,同時也提高了身體的素質;對於生理健身說可以使血管暢通,增強新陳代謝和氣體的交換,能得到更多的氧氣,降低血壓,防止血管硬化;對技擊方面,由於曰久鍛鍊這種肌肉彈性,可以產生一種擁勁。

    掤勁是太極拳勁的基礎,無論是捋、擠、按、採、捌、肘、靠都要有掤勁(推手的擁是對方按我,我以手臂捧住,不使著落,有向上之意的掤)。也可以說周身都要有這種擁勁,才能夠做到當外力來時可以抵禦和反擊,所以太極拳有“擁勁永不丟”之語,在陳鑫著作中說:“沿路纏綿,靜運無慌,肌膚骨節,虛虛開張。”這就是說運動時要心靜不亂,動作要輕靈細膩,肌肉、面板和骨節處處都要放長鬆開。

    三、順逆纏絲的螺旋運動螺旋運動中纏絲勁的實質不是平面的一個圈,而是立體的螺旋上升的。因為每動作是由掌心內外翻轉,表現在上肢是旋腕轉膀,表現在下肢是旋踝轉腿,表現在身軀是旋腰轉脊。三者結合起來構成一條其根在腳,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的空間旋轉曲線。

    纏絲勁的作用是可以將外來的壓力因旋轉而落空,在太極拳的術語中叫做化;同時還可以牽動對方的重心而乘勢反擊,術語叫做發。

    在生理健身方面,這種螺旋形的纏絲勁能促使全身節節貫串地推動,對內臟器官能起一種按摩的作用,使顯於外的神氣發生鼓盪,因而可以健強大腦皮層,增強全身一切組織器官的功能:纏絲勁的種類可分為基本的順逆纏絲和方位的進退、大小、裡外、上下、左右等五對纏絲。順逆纏絲勁表現於上肢手臂者,是順纏手心轉向自己臉部,逆纏手背轉向自己面部。表現於下肢腿部者,是順纏膝部由內轉向外,逆纏膝由外轉向內。

    這個分類是根據陳鑫的著作《太極拳纏絲精論》而來的。陳鑫先生對每一個拳勢關於纏絲勁執行的線路和經過的經絡穴道,都講的很清楚。纏絲勁的左右和上下的方位纏絲合成一個整圈,同時結合裡外,使平面圈變成一個立體圈,這正是纏絲勁的螺旋運動的特點。其次,為了在練拳時有左右逢源、連隨於人、節節貫串和周身一家起見,又有大小、進退兩對方位纏絲的配合,以滿足健身和武術上的需要。

    4、立身中正,上下相隨的虛實運動虛實運動,在這個特點的標題中提出的兩個前題是立身中正和上下相隨。說明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分清虛實。動作能分清虛實地轉換,就可耐久不疲,是一種最經濟的動力活動。

    因此練太極拳時雙手要有虛實,雙足也要有虛實,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要上下相隨地分清虛實,也就是說,左手實則左足應虛,右手虛則右足應實。這就是上下相隨,同時起調理內勁、保持中正的作用。

    初學時劃分虛實的比例最費工夫,可以大虛大實,此後逐步練成小虛小實,最後達到內有虛實而外面不見有虛實的境地,這是虛實的最深工夫。陳氏太極拳對虛實一事,極為重視,拳論說:“開合虛實,即為拳經。”要以意念的虛實為虛實,還要講究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腿部由於要支援全身的重量,比較上部手的虛實要顯現於外。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總要使步法的變換靈活迅速。

    而且不但手與足要分虛實,全身各部都要分虛實。大概說起來,胸部關聯著上肢的虛實,腰部關聯著下肢的虛實,各部分的虛實,相互呼應且有相吸相系之意。太極拳的動作圓圈,在轉圈過程中,虛實在變換。半圈為虛,半圈為實,虛實合成一圈,這就是陰陽變化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事使人為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