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閏土養木
-
2 # 共論矛盾
身體分為腦袋和四肢。
群體分為首領和人民。
這是矛盾世界的規定。
矛盾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有序的。
矛盾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會從有序發展到無序。
封建社會,是人類發展程序中的必經之路。
沒有經歷過封建王權,就不會到達共產大同。
沒有痛苦,快樂就失去了意義。
沒有封建專制,自由也就失去了意義。
沒有純粹的自由!
-
3 # 考貳拉
封建的本質是分權,從最高階的統治者層層分權給下一級的臣屬,上一級分封土地和人民給下一級,下一級則透過宣誓效忠和出兵出錢保衛上一級。大致如此。為什麼在人類早期或較早時期會採用這樣一種權力結構呢?
恐怕最核心的原因還是處於統治的成本來考慮的。統治一個國家,特別是統治一個地域比較廣闊的國家是需要相當成本的。首先,要有效統治,就必須維持從上到下負責執行統治者意志的官僚系統。其次,需要強有力的軍隊。再次,需要一個有效的交通網路和物資供應系統。以上只是簡單提及大要的方面,並不全面,而這些無一不需要巨大的財政支援,成本相當高昂。
如果實行王權集中,成本高昂可想而知,但在人類社會早期,無論是生產剩餘還是生產技術水平,都是極為有限的,所以承擔不起權力集中的巨大成本。在最早期的時代,只能維持小國寡民的狀態。到了稍後的階段,國家控制地域逐漸擴大,則透過長期實踐,人們發現封建反而是成本較低,又相對穩定的制度。所以中國的西周,西歐的中世紀,日本的幕府時代,等等,都採取了封建制度。
當然,問題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如中國為何在秦開始就實行了集權制度?有的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文明早熟所致。是不是這樣?我不敢肯定。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大多數時代並不是嚴格的集權制度,只是近似而已。
人類早期生產能力低下,必需得靠團結起來才有機會活下去,社會化的自然選擇形成各個領導中心,早期只是為了有口吃的,還談不上封建,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工具的發展,從棍子到石矛,棒子到石斧,石錘,直到從投擲武器發展到弓箭以後,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人類社會群體開始有了剩餘財富,原本自然選擇才能出現的首領可以利用分配權得到更多的財富和追隨者,為了保護財產的分配權,封建制度漸漸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