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長史

    hongxiuquan我們現在一直都是寫做“洪秀全”,洪秀全本人也是寫做“洪秀全”,但是在清朝聖旨中洪秀全成了“洪秀泉”,聖旨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是由軍機大臣親自擬訂的,有些還是皇帝親自批奏的,但是洪秀全這三個簡單的字清朝聖旨卻將其寫錯了,硬生生將“全”寫做成“泉”,這種小錯誤是不應該發生的,卻硬生生髮生了。

    而且“quan”有很多,比如“權”、“荃”、“拳”等字,清朝聖旨為何偏偏選中了“泉”?

    “泉”的部首是“水”,本義是“泉水”,《說文》中記載“字亦作洤”,“洤”字的部首是“三點水”,三點水又稱水部。清政府看中的就是這個“水”字。

    清朝對於那種大逆不赦之罪之人要改其名,但並不是所有罪人都要被改名,對於那種名字中帶有吉祥、宏大等意思的,也就是那些字是表示正面的就要被改名,要將其“貴名”改成“賤名”,以示區分,改名一般都是用同音字,使用那些偏旁帶有偏見的,比如“艹”字頭、“水”字旁、“刀”字旁等。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可能是因為最初的官員寫錯了,後來將其沿用了下來。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這裡距離京城非常遙遠,離縣城也比較遠,當時科技不太發達,訊息傳播較慢,很有可能是低層的公務人員將“洪秀全”寫成了“洪秀泉”,上面的官員和皇帝就沿用了這個寫法,畢竟他們不能親自問洪秀全,而且“泉”與“全”同音,讀聖旨又聽不出。

    上面這種原因的可能性非常小,真實原因就是清朝故意這樣寫的,也就是上述第一種原因。

    《清實錄》中記載:“發逆洪秀泉自道光三十年倡亂以來,由廣西竄兩湖三江……”

    除了洪秀全,太平天國其他重要將領的名字都被改了,比如李秀成和陳玉成的“成”字被寫做“城”,這些被改字的人都有相同點,那就是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犯了滔天大罪。

    將洪秀全等人名字寫錯就和避皇帝的諱差不多,只是出發點不同,古代為了避皇帝諱經常改字,有些時候是將那個字少寫一筆,《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周培公科舉考試時就是因為沒有避皇帝諱,將玄字少寫一筆而被打出了考場,還好他在後面直接遇到了康熙帝。

    清朝時,不光是洪秀全這些反賊的名字會被故意寫錯,就連朝廷內部官員犯大罪後,名字也會被故意寫錯,比如咸豐年間科場舞弊案中的主人公——柏俊,他的“俊”被改為“葰”,此外犯重罪的人也會被故意寫錯,比如晚清四大奇案——刺馬案中的主人公張文祥,他名字中“文”字被加了“三點水”。

  • 2 # 史之策

    之所以發現有錯誤,是在清朝的一道聖旨裡面,寫著:

    發逆洪秀泉自道光三十年倡亂以來,由廣西竄兩湖三江。並分股擾及直隸山東等省,逆蹤幾遍天下……”

    這裡的洪秀全就寫成了洪秀泉,不禁有人提出了疑問,是不是大臣的文化低,把字寫錯了?要知道能夠寫聖旨的人,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學究,一輩子都在看書,不可能犯這麼低階的錯誤。

    一般情況下寫聖旨都會有很多的程式,畢竟這是代表著皇家的顏面。先是皇帝本人傳達意思,交給下面的大臣之後,他們再商量具體的措辭。這是一般正統朝代的做法,儘可能的避免了出錯的可能性。

    但是一些歷史裡面不被承認的王朝就沒這麼多事情了,因為這些王朝成立的時間短,還沒有這麼多的規矩。就好比洪秀泉的聖旨,基本上就是自己口述聖旨,甚至親筆來寫。

    “我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

    這段內容是說當時江蘇失守,李秀成前來勸洪秀全趕緊走,如果繼續留在這裡,只不過是困獸之鬥。然而洪秀全卻是說我是天神下凡,怕什麼怕?不用你們去管,有人會來幫我。最後被別人用大炮打到天上,還沒見誰來求情。

    那會不會是因為當時通訊不發達,前方傳來的情報就是錯誤的。比如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朝廷只是知道太平天國叛亂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誰是首領。

    但是這種可能性也低,因為你說一開始不知道情有可原。但是最後快要結束了,你還不清楚洪秀全名字怎麼寫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這樣的情況還不知道,清朝早就該亡了。 其實如果翻閱清政府官方有關這段歷史,你會發現,基本上洪秀全的名字都是錯誤的。不僅僅是他,還有太平天國的很多高階將領,記錄的時候都是錯的。李秀成寫成了李秀城,陳玉成被寫成了陳玉城。

    諭內閣,本日官文,曾國藩由六百里加緊紅旗奏捷,克復江寧省城,逆首自焚,賊黨悉數殲滅,並生擒李秀城、洪仁達等逆一摺,覽奏之餘,實與天下臣民同深嘉悅。

    這到底是為什麼?其實也是有據可依:

    “清代犯大辟不赦之罪,犯者本名,如有吉、祥、宏、大字面,文卷中皆為之特加偏旁,凡廷寄、上諭及刑部奏摺、通行文告,多照此例。

    意思是清朝犯了必死之罪,罪犯有吉利字樣的人,都要給他加上偏旁部首,改成貶義字樣。清朝天理教林清改成了林青,刺馬案的張汶祥改成了張文祥,太平天國的賴文光改為賴文洸,洪大全改成了洪犬全。 其實古人還有一種相字術的說法,認為寫名字的時候,多寫一筆可以讓主人福澤豐厚,少一筆可以讓人多災破財。這個寫名字是在已經起好了用了很久的名字的基礎上,旁人給他增刪字畫。

    這種說法在明清時期非常流行,比如說寫玉的時候,寫成了有對稱的兩個點。還有酉時的酉,有人就習慣寫成兩個橫。

    但是不是說隨意怎麼添減都可以,也是有要求的。就是添減內容不可離開原來的形狀,比如說猛有人寫成三撇,但是如果加的撇離開了原來的犭,就沒有相字的意義。

    還有的字是因為主人的問題,被後人寫成了其他字樣。比如說林則徐在西安有一處碑林的匾額,因為他是被朝廷罷免的官職,所以寫的時候碑少了上面的一撇。 所以說無論是按照清朝習俗,還是說清朝各種要求,亦或是遍低洪秀全等人也罷,都可能是把名字寫“錯”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常規賽與季後賽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