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權頭混剪

    翻譯:

    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時也不要鋪張浪費,接連不斷。

    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製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

    出處: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的《朱子家訓》。

    原文: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饈。

    白話譯文: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溼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後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並親自檢視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時也不要鋪張浪費,接連不斷。

    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製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

    向左轉|向右轉

    擴充套件資料:

  • 2 # 使用者7074220789177

    huáng zhōng huǐ qì, wǎ fǒu léi m成語釋義 黃鐘:大鐘;瓦缶:瓦鍋。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鼠輩鴟張其若是哉!黃鐘譭棄,瓦缶雷鳴。蠢茲么么,毒害乃爾。”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結構 複句式成語成語用法 作定語、分句;指賢人不被所用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近義詞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

  • 3 # 愛讀書看漫畫的釀酒師

    翻譯:

    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時也不要鋪張浪費,接連不斷。

    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製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

    出處: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的《朱子家訓》

    原文: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饈

  • 4 # 魅力四射之80後大叔

    翻譯: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時也不要鋪張浪費,接連不斷。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製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出處:出自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的《朱子家訓》。原文: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逾珍饈。白話譯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溼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後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並親自檢視一下要關鎖的門戶。對於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須節約,宴請客人時也不要鋪張浪費,接連不斷。餐具質樸而乾淨,雖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製的好;食品節約而精美,雖是園裡種的蔬菜,也勝於山珍海味。擴充套件資料:人物簡介;朱用純(1627 ~ 1698 年),字致一,號柏廬,明末清初江蘇崑山縣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明諸生,入清隱居教讀,居鄉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並進,躬行實踐。朱用純深感當時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難以學到真實的學問,故寫了《輟講語》,反躬自責,語頗痛切。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生平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願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著有《治家格言》、《愧訥集》、《大學中庸講義》。父朱集璜是明末學者,清順治二年( 1645 )守昆城抵禦清軍,城破,投河自盡。朱晝夜慟哭,痛不欲生。時其弟用白、用錦尚幼,從商遺腹未生。他上侍奉老母,下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待局勢稍定,才返故里。因為敬仰二十四孝中為懷念父親王修而終生不面向西坐,還曾在父親墓前攀柏悲號的王裒,就自己改號為柏廬。朱用純始終未入仕,一生教授鄉里,向學者授以小學、《近思錄》等。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潛心研究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躬行實踐。康熙間堅辭博學鴻詞之薦,與徐枋、楊無咎號稱“吳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染疾,臨別前囑弟子:“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松果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