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溯歷史傳奇

    《水滸傳》中,武松跑路的橋段,孫二孃用鉛粉給武松化妝偽裝逃跑,“鉛粉”顧名思義,含有重金屬鉛,就不怕武松中鉛毒而亡?相信武松沒有用“卸妝液”洗臉,導致他臉色一天不如一天……

    愛美之心不分朝代,但分男女,古代的大小姐姐都愛美麗。

    俗話說的好:人靠衣裝,美靠化妝,沒有“十級美顏功能軟體”的古代女子也只能靠化妝來吸引心動男生的眼球。

    古代化妝品的品種不輸於當代,但是其成分卻比當代恐怖。

    古代化妝品的演變過程:

    一白遮百醜

    想必大部分東方男子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對美認可的基礎顏色,那就是白。

    “一白遮百醜,一黑毀所有”

    面板白新,讓人看起來清爽靚麗,心情愉悅,但是古代沒有“防曬霜”,而且多下地幹農活,尤其是夏日炎炎的季節,不懂“防曬”技術的的女子膚色多偏黑灰,但這一點卻被古代商人發現了商機,所以美白粉底從此誕生了。

    《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美白粉底的製作方法:

    第一步:將大米精磨成細小顆粒(越細越好)——水淘至水清——靜置——發酵(微酸狀態)——瀝水磨成漿——晾乾成粉餅

    初步粉底已製作完成(粗糙粉底)。

    第二步:將粉餅四周糙邊部分去掉,留下中間雪白光滑部分,這部分被稱之為“粉英”。(中等粉底)

    第三步:用鋒利且薄的帶刀片將粉英削成薄片(越薄越好),放太陽下在乾淨之處暴曬,而後將曬乾粉英薄片精磨成粉末封裝。

    初期的粉底從此問世,頗受古代女子“寵愛”。

    但是這種工序製作的粉底有一個缺點

    大米提煉的粉底本身不具有粘性,容易脫落,所以大風的日子,塗了這種粉底的女子不宜外出。

    為了克服天氣的因素古代商人也是“煞費苦心”,與此同時“白鉛粉”也推向市場。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能做到與時俱進,文中開通頭的“段子”,孫二孃給武松臉上塗的就是這種白鉛粉,這種粉底具有一定的粘黏性,光亮度也很高,但是既然被命名為白鉛粉,肯定具有一定的鉛的成分,長期塗抹會讓面板變得灰暗,失去原有的光澤和油脂。

    所以古代女子對這種白鉛粉更有依賴性,長期用後如果不用都不敢素面示人,這也是為商人長期“留住”的固定客戶起了重要作用,或許當時的商人本身也一頭霧水。

    彩妝問世

    古代最早期彩妝就是硃砂,商周時期的硃砂被用於宮中的舞姬和宮女等人群,硃砂可以讓他們臉紅潤色亮,這和他們的工作有關。(靠臉吃飯)

    但是這種硃砂同樣對女性的臉有傷害,因為古代的硃砂是用含有硫化汞的礦石研磨後再漂制而成。

    大家都知道汞對人體的傷害性是不可逆。

    口紅

    到了漢代,硃砂又開通了一個功能——“口紅”,具有口紅功能的硃砂被加入了動物的油膏,所以塗上後看起來更加亮彩,讓女人越發顯得妖嬈。

    胭脂

    胭脂也“誕生”於漢代,相較於硃砂,胭脂屬於進口貨,從匈奴某地傳入中國,是張騫“出差”西域時帶回。

    胭脂的製作工序:

    《中華古今注》記載: “起自紂,以紅蘭花汁凝作燕支”。

    如果馬縞的說法屬實,胭脂的起始距今已有3000多年,胭脂是彩妝中的花魁,也是貴族和美女的代名詞。

    在戰國時期陸續出現眉筆,等化妝的工具。

    但是古代化妝品品類雖然繁多,但是多對人體具有不同程度的傷害,還有一個更恐怖的說法“砒霜美白”?

    但是這個說法不一定屬實,筆者認為吃了砒霜後臉色蒼白還差不多。

    分析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自古紅顏多薄命”和化妝品的關係了吧!

    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化妝品毒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巨星史泰龍和阿諾施瓦辛格聯手主演電影《金蟬脫殼》,看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