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現代驅逐艦能裝203毫米主炮但無必要

    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爆發的許多著名海戰,已宣告鉅艦大炮時代已經終結,因為航空母艦作為海戰主要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曾經不可一世的戰列艦就徹底消彌了。

    現代,反艦導彈已成為反艦的主力裝備,隨著防空、反潛、對陸攻擊導彈的上艦,海戰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海軍單管127毫米艦炮)

    驅逐艦,現已成為各海軍強國主力水面作戰艦艇,巡洋艦已漸漸式微,已很少或不再發展;目前,美日韓海軍驅逐艦艦炮口徑為127毫米,英海軍為114毫米,中俄海軍為130、100毫米等。

    其中,俄海軍的雙管130艦炮,為全球海軍中艦炮威力最大者 ;國內海軍單管130毫米新型艦炮,作為艦炮中的後起之秀,因為能發射100餘公里的炮射導彈,所以是射程最大者。

    (俄海軍雙管130毫米艦炮)

    隨著反艦導彈的出現,海戰模式變了,已不再是雙方艦隻或艦隊之間的相互炮擊;此外,戰機發射的空艦導彈、艦隻發射的反艦導彈、水下潛艇發射的魚雷和反艦導彈,都對水面艦艇的生存,提出了嚴重的挑戰。

    無疑,大口徑艦炮,在現代海戰中的地位進一步降低了;相反小口徑近防炮,其作用與意義卻越來越大了,是艦艇防禦艦(潛)艦和空艦導彈打擊的最後一道火網。

    (國內海軍單管130毫米艦炮)

    現代驅逐艦,噸位似越造越大,日美驅逐艦動轍將近萬噸,國內也有055型萬噸級驅逐艦下水,艦上也僅裝備了一門口徑130毫米新型艦炮。

    其實,以055型萬噸艦的排水量,完全可以裝上如題所說的203毫米艦炮,但其實卻毫無必要,理由還是海上作戰都以各類導彈為主了,大口徑艦炮已退居次要地位,其作用有時甚至不如小口徑近防炮對艦艇來得更重要。

    2018年2月13日於杭州

  • 2 # 中外艦聞

    不僅可以,而且還有經典的例子。

    如上圖所示,圖中這門艦炮正是在福雷斯特·謝爾曼級驅逐艦“赫爾”號(USS Hull DD-945)驅逐艦上進行測試的美國海軍MK-71型203mm/55倍徑單管艦炮。

    雖然這個例子很明顯的是屬於測試專案,MK-71型艦炮當初也是為了裝備美國海軍的巡洋艦而立項研究的,不過單憑這條排水量4500噸級的驅逐艦就能成功的完成MK-71這一系列測試來說,現代驅逐艦想要安裝203mm的艦炮是毫無難度的。

    至於威力問題,203mm相比現代驅逐艦廣泛裝備的127mm或130mm艦炮的威力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海軍的MK-42 127mm艦炮所使用的炮彈全重不超過25KG,而MK-71 203mm艦炮的炮彈全重可達117KG,對比一下就能知道,這兩者的殺傷範圍不是一個級別。

    當然,假設203mm上艦所帶來的威力與射程的優勢以外,其劣勢也應該被瞭解,首先就是射速,對於一般萬噸以下的驅逐艦來說,203mm艦炮所帶來的後坐力是船體平臺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因此其射速必然會被限制在一個很低的水平,比如MK-71 203mm艦炮的最高射速為13發/分鐘,而同期的輕量級MK-42 127mm艦炮的射速可達25發/分鐘以上,更不用說和AK-130與奧托-127這些射速40發/分鐘的艦炮比了。

    比如中國海軍的052D型驅逐艦,其使用的H/PJ-45型130mm艦炮,因為本身6000噸級排水量的船體平臺過小,導致艦炮的後坐力過大影響到船體強度。因此只能透過為艦炮安裝炮口制退器,同時把初始設計的雙路供彈修改為單路供彈體制,以減少整個艦炮系統的體積與重量以及後坐力,直到最新的055型驅逐艦上才用上了完全版的130mm艦炮。

    所以,現代驅逐艦裝備203mm艦炮是毫無技術難度的,但是對於現代驅逐艦大多數都不過萬噸的排水量來說,裝備203mm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大於其所帶來的威力和射程優勢,因此這種“小船抗大炮”的行為可以說是有些得不償失。

  • 3 # 科羅廖夫

    直至目前,還沒有現役的導彈驅逐艦採用過203毫米主炮。現役驅逐艦最大口徑的主炮是美國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的155毫米隱身艦炮,其次是俄羅斯的AK130型130毫米雙聯艦炮,美國的MK45型127毫米艦炮,義大利奧托-梅萊拉127毫米艦炮,中國的HPJ38型單管130毫米艦炮。

    儘管203毫米艦炮擁有巨大的威力和射程優勢,2但同時體積、重量和後坐力過大,所以各國海軍經過均衡的考慮,只保留了127毫米(5英寸)和130毫米兩個最常用的口徑。

    西方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發展的127毫米艦炮,均採用輕量型設計,可以安裝於最小排水量二三千噸的戰艦上(例如排水量僅為2300噸的南韓仁川級護衛艦),但效能被嚴重閹割,例如美國的MK45型127毫米艦炮,最新改型是Mod4,炮管長度從原來的54倍加長到62倍,炮塔外殼進行了隱身設計,最大射速從40發/分降為20發/分,是當代大口徑艦炮中最慢的。

    不過,現代驅逐艦安裝203毫米巨炮的探索也是有的,那就是美國海軍在1976年試驗的MK71型203毫米(8英寸)艦炮,總重量僅為78噸,美國海軍計劃將其安裝於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在1976年6月的首次炮擊實驗中,美國海軍福雷斯特·謝爾曼級驅逐艦“赫爾”號(USS Hull DD-945)搭載了MK71型203毫米艦炮,這也是有史以來驅逐艦所搭載的最大口徑的艦炮。

    在以往,203毫米艦炮通常都是由巡洋艦搭載的,這次卻是由一艘滿載排水量僅4000噸的驅逐艦搭載。該炮發射5枚鐳射制導炮彈,準確命中了15公里外一艘充當靶船的退役驅逐艦。後來,由於卡特政府大力削減軍費開支,MK71型艦炮專案被取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發動機不熄火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