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文明. "巴比倫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2500年間,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附近一系列城市文明的總稱。 古代巴比倫文明的發祥地伊拉克,位於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是海灣地區第二大石油蘊藏國,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流經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產生過飲譽世界的兩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奪目的的巴比倫文化。這片土地是膾炙人口的阿拉伯名著的誕生地,還有被列為世界奇觀的巴比倫古城廢墟和巴比倫“空中花園”遺蹟。作為人類古代文明的重要分支,西亞地區的兩河文明涵蓋蘇美爾文明、赫梯文明和巴比倫文明,曾與古代中華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齊輝。及至中古時期,與中國大唐帝國同時代的阿拉伯帝國的盛世文化,又在兩河流域發源、繁盛。 貢獻 早在公元前4000年中葉,兩河流域就有了類似古埃及的圖形文字。這種文字用蘆管刻在泥版上,曬乾後成為長久儲存的文書。蘆管刻成的筆畫如同楔形,因此被稱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後來為古代西亞各國所採用。在這一時期,口述和筆錄的神話傳說,成了宗教神話的衍生物,併為世界其他宗教的創立和立論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古巴比倫盛行星宿崇拜,觀測天象、預測吉凶的習俗促進了占星術的發展,天文學由此引領其他學科的建立和繁榮。古巴比倫時代的的科學以數學和天文知識為發達,計數法採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法。六十進位法應用於計算周天的度數和計時,至今為全世界所沿襲。儘管古巴比倫人將圓周率計算為3,不及古埃及人準確,但已知應用勾股弦定理,並能計算截頭方錐體的體積。在代數領域,古巴比倫人可解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面,則已知 如何區別恆星與行星,還將已知的星體命名。當時的曆法為太陰曆,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晝夜分為12時,一年分為354日。為適應地球公轉的差數,已經知道設定閏月。古巴比倫人在天象觀測方面的長期積累,使後來的新巴比倫人能預測日月蝕和行星會衝現象,並進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日6時15分41秒,比近代的計算只多了26分55秒。及至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朝的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公元前1792-1750年)編纂了一部法典,史稱。這部被認為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法典,以楔性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一個2.25米高的石柱上。這部法典詳細規範了國王、奴隸主與自由民、奴隸之間的階級關係,還規定保護孤寡,將債奴期縮短為三年等等。這不僅具有進步性的歷史意義,而且堪稱人類社會法典領域的開先河之作。
巴比倫文明. "巴比倫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2500年間,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附近一系列城市文明的總稱。 古代巴比倫文明的發祥地伊拉克,位於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是海灣地區第二大石油蘊藏國,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流經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產生過飲譽世界的兩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奪目的的巴比倫文化。這片土地是膾炙人口的阿拉伯名著的誕生地,還有被列為世界奇觀的巴比倫古城廢墟和巴比倫“空中花園”遺蹟。作為人類古代文明的重要分支,西亞地區的兩河文明涵蓋蘇美爾文明、赫梯文明和巴比倫文明,曾與古代中華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齊輝。及至中古時期,與中國大唐帝國同時代的阿拉伯帝國的盛世文化,又在兩河流域發源、繁盛。 貢獻 早在公元前4000年中葉,兩河流域就有了類似古埃及的圖形文字。這種文字用蘆管刻在泥版上,曬乾後成為長久儲存的文書。蘆管刻成的筆畫如同楔形,因此被稱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後來為古代西亞各國所採用。在這一時期,口述和筆錄的神話傳說,成了宗教神話的衍生物,併為世界其他宗教的創立和立論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古巴比倫盛行星宿崇拜,觀測天象、預測吉凶的習俗促進了占星術的發展,天文學由此引領其他學科的建立和繁榮。古巴比倫時代的的科學以數學和天文知識為發達,計數法採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法。六十進位法應用於計算周天的度數和計時,至今為全世界所沿襲。儘管古巴比倫人將圓周率計算為3,不及古埃及人準確,但已知應用勾股弦定理,並能計算截頭方錐體的體積。在代數領域,古巴比倫人可解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面,則已知 如何區別恆星與行星,還將已知的星體命名。當時的曆法為太陰曆,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晝夜分為12時,一年分為354日。為適應地球公轉的差數,已經知道設定閏月。古巴比倫人在天象觀測方面的長期積累,使後來的新巴比倫人能預測日月蝕和行星會衝現象,並進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日6時15分41秒,比近代的計算只多了26分55秒。及至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朝的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公元前1792-1750年)編纂了一部法典,史稱。這部被認為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法典,以楔性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一個2.25米高的石柱上。這部法典詳細規範了國王、奴隸主與自由民、奴隸之間的階級關係,還規定保護孤寡,將債奴期縮短為三年等等。這不僅具有進步性的歷史意義,而且堪稱人類社會法典領域的開先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