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的導演手法非常簡練,視覺形象十分生動,動作性弱,節奏緩慢,蒙太奇技乾淨利落。他的影片大多采用對稱手法,主題上深刻揭示人性與靈魂的衝突與撞擊。雖然描寫的是日本民族的現實與歷史,但主旨終究是探尋人類亙古以來無法迴避的本質問題:良知,動亂,偽善,倫理,貪婪,恐懼,卑微等。他經常使用長鏡頭,全景式的表現手法,畫面色彩濃郁清澈,構圖極富東方繪畫神韻。片中人物的命運撲朔迷離,極富西方戲劇風格。一般都會出現一個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卻常常有驚人之語暗示影片的結局和主題。男主人公都帶有強烈的兩面性,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面目醜陋,行為粗魯;而自詡為英雄的人實際上是意志薄弱,不諳世事的蠢貨;處於從屬地位的女性角色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0年黑澤明導演的作品《羅生門》舉世聞名,影片獨特的思維和表現技巧所構成的影像,讓西歐的影壇歎為觀止。五個兇殺案的當事人和見證人,說出了五個不同的結局,究竟誰說得對?事情的本來面目又是怎樣的呢?影片描寫了人心靈深處奇異複雜的陰影,尖銳地剖析了人性最深奧的部位並公之於眾。錯綜複雜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彷徨於心靈的叢林之中的困惑。《羅生門》描繪了人那種與生俱來的虛偽本質的罪孽圖畫,揭示了人難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便到了死的時候,也是不會放棄虛偽和偽裝的。 1954年,黑澤明拍攝的《七武士》被稱為日本娛樂片的頂峰之作。他從未忘記對社會的憤恨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其正義感和道義上的鬥爭仍堅持不懈。影片描寫身處古代亂世的村民委託七個流浪的武士剿滅山賊,黑澤明以超人的導演技巧,用千軍萬馬的氣勢來展現七武士與山賊的博殺,黑白影像突凸了生存的險惡和人性的堅韌勇敢。 從1958年後,日本電影從頂峰一落千丈,為擺脫困境,黑澤明的電影趨向娛樂性,藝術性有所削弱。進入80年代,他拍出了一部在日本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震撼世界影壇的鉅製《影子武士》,驚險的傳奇故事,遼遠恢宏撼天動地的戰爭場面,讓人歎為觀止;加之日本民族傳統戲劇表演技巧輔以詩化語言,激情典雅,韻味悠長。 1985年,又一部純粹的黑澤明電影《亂》問世,影片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被一貫挑剔而刻薄的西方影評家稱為‘最優秀、最準確地表現了莎士比亞原作精神的影片’,其要探討的主題是:人類動亂的根源來自於人本身。黑澤明採用很多大場面和長鏡頭,讓世界的紛爭,人心的渙散,個人命運的不可知,在攝影機的凝視中緩緩走過,仔細精微的透視著歷史烽煙中的世情和人心。 電影天皇黑澤明在其電影中,以其恢宏的氣勢,濃郁的色彩,針鋒相對的對峙與衝突,別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觀眾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瘋狂、慾望、毀滅、歡樂、解脫、溫情、迷惘等種種的景象,深刻無情的解剖和展示了人類靈魂。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他精湛的導演語言。電影,究其本質便是鏡頭的影像。黑澤明電影的魅力和魂魄更是蘊藏於他那精心推敲設計的鏡頭影像中。黑澤明有著很深的繪畫功底,在電影開拍前,他也總是將自己對未來影片鏡頭的想象親自畫出來。反覆推敲鏡頭畫面的色彩、光線、人物安排、構圖和氣氛。他的許多導演的技巧也體現在這些精心設計的鏡頭造型中。 下面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談一下黑澤明電影造型中的導演藝術: (一)對峙衝突場面的造型與構圖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許多時候人物有著針鋒相對的激烈衝突。於是在他的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對峙的情景。黑澤明對這些場面做出了張力十足的精彩處理,這種張力來自於他對鏡頭構圖和場景造型的富有詩意的使用。 (二)天氣的美學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天氣是個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營造和烘托了影片的氣氛,而且也象徵了人物的內心。黑澤明說,他要麼喜歡烈日炎炎,要麼便是風雨交加。的確,在黑澤明的影片中,晴天白日的時候真不多見。但狂風、閃電、迷霧、焦躁的烈日,不僅營造了影片的氛圍與基調,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人生處境的象徵。 (三)環境與象徵 黑澤明的電影無情的展示人物靈魂深處的種種姿態,可以說,一切都圍繞人物及其內心的景象。影片中人物活動的的場景環境,也成為劇中人物內心景象的象徵。 《羅生門》中,滂沱大雨下破爛不堪的高大的羅生門,正如黑澤明對人生美好的幻想已經殘破灰暗、悲觀失望的內心。農夫將羅生門上的木頭一塊塊的劈下來烤火,正如最後殘留的一絲對真與善的幻想也將被剝落剔除。 (四) 平面化的鏡頭畫面與日本傳統繪畫 在黑澤明的多部電影中,他都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追求相對平面化的繪畫風格的鏡頭畫面。黑澤明透過以下手法來處理這種日本繪畫風格的鏡頭,如淡化光影,人物在鏡頭畫面中的構圖,簡化人物背景以及攝影機的平視。 (五)人物造型與戲劇 在黑澤明的影片中,有著強烈的日本傳統戲劇——能劇的影響。戲劇對其電影的影響,更體現在人物造型上。黑澤明電影中的人物不是指一個個體的人,而是人性的一個個符號。他們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某個方面,這些角色性格都極其單一,而不是像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那樣性格複雜。因為他們僅僅是人性的某一面的符號,某一種型別。在影片的服裝上,黑澤明也借鑑了戲劇服裝的濃墨重彩的風格,異常華麗。 (六)場景空間造型與鏡頭畫面風格 黑澤明電影的鏡頭畫面造型具有強烈的日本民族藝術風格。除了上述的黑澤明對鏡頭畫面作出的平面化處理外,影片場景的造型結構也使鏡頭畫面的構圖形成了強烈的日本民族造型特色。 (七)《紅鬍子》中的陰影 《紅鬍子》是一部具有強烈光影效果的黑白片,場景是一所收容貧困病危病人的小醫療所。強烈的光影常使人物巨大的影子晃動在牆上,死亡與苦難的氣息撲面而來。 (八)表演中的雕塑 黑澤明的電影重視造型,不僅在於畫面鏡頭的造型,他在表演中也追求一種造型感。 以上僅僅是從電影造型的角度,談了大師黑澤明的電影導演藝術,而這僅僅是他導演藝術的一部分。大師作品最重要的更在於他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及對理想人格的深思。
黑澤明的導演手法非常簡練,視覺形象十分生動,動作性弱,節奏緩慢,蒙太奇技乾淨利落。他的影片大多采用對稱手法,主題上深刻揭示人性與靈魂的衝突與撞擊。雖然描寫的是日本民族的現實與歷史,但主旨終究是探尋人類亙古以來無法迴避的本質問題:良知,動亂,偽善,倫理,貪婪,恐懼,卑微等。他經常使用長鏡頭,全景式的表現手法,畫面色彩濃郁清澈,構圖極富東方繪畫神韻。片中人物的命運撲朔迷離,極富西方戲劇風格。一般都會出現一個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卻常常有驚人之語暗示影片的結局和主題。男主人公都帶有強烈的兩面性,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面目醜陋,行為粗魯;而自詡為英雄的人實際上是意志薄弱,不諳世事的蠢貨;處於從屬地位的女性角色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0年黑澤明導演的作品《羅生門》舉世聞名,影片獨特的思維和表現技巧所構成的影像,讓西歐的影壇歎為觀止。五個兇殺案的當事人和見證人,說出了五個不同的結局,究竟誰說得對?事情的本來面目又是怎樣的呢?影片描寫了人心靈深處奇異複雜的陰影,尖銳地剖析了人性最深奧的部位並公之於眾。錯綜複雜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彷徨於心靈的叢林之中的困惑。《羅生門》描繪了人那種與生俱來的虛偽本質的罪孽圖畫,揭示了人難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便到了死的時候,也是不會放棄虛偽和偽裝的。 1954年,黑澤明拍攝的《七武士》被稱為日本娛樂片的頂峰之作。他從未忘記對社會的憤恨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其正義感和道義上的鬥爭仍堅持不懈。影片描寫身處古代亂世的村民委託七個流浪的武士剿滅山賊,黑澤明以超人的導演技巧,用千軍萬馬的氣勢來展現七武士與山賊的博殺,黑白影像突凸了生存的險惡和人性的堅韌勇敢。 從1958年後,日本電影從頂峰一落千丈,為擺脫困境,黑澤明的電影趨向娛樂性,藝術性有所削弱。進入80年代,他拍出了一部在日本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震撼世界影壇的鉅製《影子武士》,驚險的傳奇故事,遼遠恢宏撼天動地的戰爭場面,讓人歎為觀止;加之日本民族傳統戲劇表演技巧輔以詩化語言,激情典雅,韻味悠長。 1985年,又一部純粹的黑澤明電影《亂》問世,影片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被一貫挑剔而刻薄的西方影評家稱為‘最優秀、最準確地表現了莎士比亞原作精神的影片’,其要探討的主題是:人類動亂的根源來自於人本身。黑澤明採用很多大場面和長鏡頭,讓世界的紛爭,人心的渙散,個人命運的不可知,在攝影機的凝視中緩緩走過,仔細精微的透視著歷史烽煙中的世情和人心。 電影天皇黑澤明在其電影中,以其恢宏的氣勢,濃郁的色彩,針鋒相對的對峙與衝突,別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觀眾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瘋狂、慾望、毀滅、歡樂、解脫、溫情、迷惘等種種的景象,深刻無情的解剖和展示了人類靈魂。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他精湛的導演語言。電影,究其本質便是鏡頭的影像。黑澤明電影的魅力和魂魄更是蘊藏於他那精心推敲設計的鏡頭影像中。黑澤明有著很深的繪畫功底,在電影開拍前,他也總是將自己對未來影片鏡頭的想象親自畫出來。反覆推敲鏡頭畫面的色彩、光線、人物安排、構圖和氣氛。他的許多導演的技巧也體現在這些精心設計的鏡頭造型中。 下面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談一下黑澤明電影造型中的導演藝術: (一)對峙衝突場面的造型與構圖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許多時候人物有著針鋒相對的激烈衝突。於是在他的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對峙的情景。黑澤明對這些場面做出了張力十足的精彩處理,這種張力來自於他對鏡頭構圖和場景造型的富有詩意的使用。 (二)天氣的美學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天氣是個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營造和烘托了影片的氣氛,而且也象徵了人物的內心。黑澤明說,他要麼喜歡烈日炎炎,要麼便是風雨交加。的確,在黑澤明的影片中,晴天白日的時候真不多見。但狂風、閃電、迷霧、焦躁的烈日,不僅營造了影片的氛圍與基調,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人生處境的象徵。 (三)環境與象徵 黑澤明的電影無情的展示人物靈魂深處的種種姿態,可以說,一切都圍繞人物及其內心的景象。影片中人物活動的的場景環境,也成為劇中人物內心景象的象徵。 《羅生門》中,滂沱大雨下破爛不堪的高大的羅生門,正如黑澤明對人生美好的幻想已經殘破灰暗、悲觀失望的內心。農夫將羅生門上的木頭一塊塊的劈下來烤火,正如最後殘留的一絲對真與善的幻想也將被剝落剔除。 (四) 平面化的鏡頭畫面與日本傳統繪畫 在黑澤明的多部電影中,他都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追求相對平面化的繪畫風格的鏡頭畫面。黑澤明透過以下手法來處理這種日本繪畫風格的鏡頭,如淡化光影,人物在鏡頭畫面中的構圖,簡化人物背景以及攝影機的平視。 (五)人物造型與戲劇 在黑澤明的影片中,有著強烈的日本傳統戲劇——能劇的影響。戲劇對其電影的影響,更體現在人物造型上。黑澤明電影中的人物不是指一個個體的人,而是人性的一個個符號。他們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某個方面,這些角色性格都極其單一,而不是像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那樣性格複雜。因為他們僅僅是人性的某一面的符號,某一種型別。在影片的服裝上,黑澤明也借鑑了戲劇服裝的濃墨重彩的風格,異常華麗。 (六)場景空間造型與鏡頭畫面風格 黑澤明電影的鏡頭畫面造型具有強烈的日本民族藝術風格。除了上述的黑澤明對鏡頭畫面作出的平面化處理外,影片場景的造型結構也使鏡頭畫面的構圖形成了強烈的日本民族造型特色。 (七)《紅鬍子》中的陰影 《紅鬍子》是一部具有強烈光影效果的黑白片,場景是一所收容貧困病危病人的小醫療所。強烈的光影常使人物巨大的影子晃動在牆上,死亡與苦難的氣息撲面而來。 (八)表演中的雕塑 黑澤明的電影重視造型,不僅在於畫面鏡頭的造型,他在表演中也追求一種造型感。 以上僅僅是從電影造型的角度,談了大師黑澤明的電影導演藝術,而這僅僅是他導演藝術的一部分。大師作品最重要的更在於他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及對理想人格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