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起床困難戶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潛水的時候需要進行耳壓平衡。

    我們的中耳內形成一個空腔,只能透過喉嚨後面的耳咽管與外界相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或是外界壓力處於正常範圍內的時候,耳咽管一般來講是關閉的。但當我們潛水的時候,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周圍水域的壓力會高於我們平常在陸地上的空氣壓力,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透過開啟耳咽管來平衡中耳內的壓力和外界的壓力。

    實際上,進行耳壓平衡的方式有很多種:

    瓦爾薩爾瓦動作(Valsalva Maneuver)即我們常說的“閥式”耳壓平衡法,這是對於水肺潛水員來說,最常用和最簡單的一種耳壓平衡方法,在上課的時候,教練一般也是教的這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需要你捏住鼻子,輕輕的把胸腔中的氣鼓進你的鼻子,這會對你的喉嚨加壓,刺激耳咽管開啟。

    2. 法蘭佐動作(Frenzel Maneuver)

    法蘭佐是納粹德國空軍上校,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這種方法訓練俯衝轟炸機飛行員。法蘭佐是自由潛中最常用的一種耳壓平衡方法,當然水肺潛水時也可以使用。做法是關閉聲帶,捏住鼻子,然後努力發一種像“K”一樣的喉音。這樣做的時候,舌頭後部三分之一(舌根)向上抬,喉結滾動,將喉頭後部的空氣壓入鼻腔。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你的鼻翼會明顯鼓起,而腹部放鬆不使勁。由於當我們身體倒立的時候,閥式耳壓平衡方法可能會失效,而法蘭佐方法既高效又好用,因此是自由潛的一大利器,掌握好法蘭佐才算敲開了自由潛的大門。

    但是法蘭佐卻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學就會的,所以如果一次沒成功不要氣餒,很多人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摸索才能很好的掌握這種方法,網上有著名的“法蘭佐老爺爺”拍攝的法蘭佐教學影片,可以跟著他練習。

    3. 吞嚥法或湯因比動作(Toynbee Maneuver)

    在進行“吞嚥”動作時,我們往往能夠透過咽喉肌把耳咽管開啟,因此這也是進行耳壓平衡較為有效和均衡的方法之一。湯因比最早發現吞嚥動作可以使耳咽管開啟,因此“湯因比動作”就是指捏住鼻子並進行吞嚥動作,這樣喉頭後部的肌肉就可以將耳咽管拉開,從而使氣壓達到平衡。

    4. 耳咽管隨意開啟法(Beance Tubaire Volontaire)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TV”這種耳壓平衡方法在潛水界神乎其神,據說能夠能夠掌握這種方法的人不足30%,而且大部分會BTV的人都是天生的,後天很難練成。這是由於人和人之間耳朵內部的細微結構有一定差別,而且這種方法很難教學。BTV是控制軟顎的肌肉收縮,喉嚨上部肌肉用來開啟耳咽管,拉緊肌肉的同時推動頜骨,有點像打呵欠時咽喉後部的動作,也有點像動耳朵時的動作。這種方法描述起來很難理解,也難以進行示範,所以後天很難練習。但作為終極大法,它的好處在於不需要捏住鼻子,解放了雙手。而且由於是肌肉主動開啟,不需要氣體輔助,因此如果能很好的掌握這種方法,那麼用這種方法進行耳壓平衡的效率是極高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你的小夥伴不用捏鼻子就可以跟你一起下潛到30米,那也許他就是個天生擁有BTV超能力的“天之驕子”喔!

    最後,不管使用哪種方法,能夠平衡耳壓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是什麼時候進行耳壓平衡呢?要點是“要早做,要多做”。在下潛之前,就要開始進行耳壓平衡了,有些潛水員甚至習慣在到達潛點之前就嘗試開啟耳咽管。而在真正潛水的過程中,一定要在感到不適之前就進行耳壓平衡,以免耳朵受到傷害。因為一旦耳咽管平衡不成功,中耳已經感受到擠壓,形成了疼痛的感覺以後,再嘗試拉開耳咽管就會非常困難了。而當你感到疼痛的時候,要先上升幾米,再進行耳壓平衡,切記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喔,不能太浪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歲澳洲少年110米欄跑出13秒05,他將來會成為田壇巨星,打破世界紀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