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預警
“猶太人”(Jews)發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東地區,大概是現在的以色列、敘利亞和黎巴嫩一帶,歷史上這個地區被稱為“迦南”(Canaan)。
猶太人的祖先是“希伯來人”(Hebrews),一個在鐵器時代生活於迦南地區的“閃米特語部落”(Semitic-speaking tribes)。後來,人們也經常把猶太人稱為希伯來人。
猶太人思想的主要特徵就是信上帝,世界由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所創造這個概念最早就是他們發明的,他們這種一神教信仰稱為“猶太教”(Judaism)。事實上,“Judaism”這個詞是對猶太文化的一個統稱,既有宗教概念,也有人種概念,所以定義“猶太人”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大體上來講,以下三種情況下的人都可以叫作“猶太人”。
1. 出生在猶太人的家庭裡,不管信不信猶太教。
2. 不是出生在純粹的猶太人家庭裡,但是祖上有猶太人的血統。
3. 完全沒有猶太人血統,但是信猶太教。
我們在《名畫故事》裡介紹過的西班牙繪畫大師委拉斯凱茲就屬於第二類情況,因此廣義上也可以算是猶太人。
猶太人認為他們的祖先叫“雅各”(Jacob),根據《希伯來聖經》(Hebrew Bible)的記載,他是部族老族長亞伯拉罕(Abraham)的孫子,以撒(Isaac)的兒子。後來雅各因為和上帝的一位天使玩摔跤時表現出色,被上帝賜名為“以色列”(Israel),意思是“與神角力者”,這也是以色列這個地區名字的由來。
倫勃朗畫的《雅各與天使摔跤》,我覺得這倆人要是照這個套路摔下去,最後非得懷孕不可……
關於雅各還有件好玩的事情,他本來是父親以撒的二兒子,他的雙胞胎哥哥名叫“以掃”(Esau)。有一次他“掃哥”外出回家之後感覺很餓,就跟雅各要一碗紅豆湯喝,雅各則要求“掃哥”用長子繼承權來交換。就這樣,雅各用一碗破湯換來了長子的身份,看來猶太人做生意的頭腦是從祖先這裡繼承下來的。
傳說後來雅各的十二個兒子組建了“十二支派”(Twelve Tribes),“十二支派”又演變成了“以色列王國”(Kingdom of Israel)和“猶大王國”(Kingdom of Judah)這兩個國家。但以色列王國不久後被亞述帝國攻滅,現在的猶太人主要是“猶大王國”的後裔,所以古羅馬人稱他們為“Judean”,這也是“猶太人”(Jews)一詞的來源。
猶太人既然是起源於中東地區,那為什麼後來跑到滿世界去了呢?
雖然猶太人從祖先那裡繼承了做生意的精明頭腦,但是他們的根據地周圍強敵林立、戰亂連綿,直到今天還是世界的“火藥桶”,想要站穩腳跟比登天還難。他們在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的輪番欺壓之下,最後終於國破家亡,不得不四處流浪。這個歷史情況,被稱為“猶太人大流散”(Jewish diaspora)。詳細的情況,我會在文末給大家做梳理。
從公元2世紀,猶太人就開始了上千年的流浪生活,他們朝著不同的方向出發,四處尋找可以容身的地方。於是從中世紀開始,猶太人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新的地區性劃分,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Ashkenazi Jews)
主要生活在德國和法國境內
2. 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c Jews)
主要生活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境內
3. 米茲拉稀猶太人(Mizrahi Jews)
主要生活在中東、中亞和高加索地區
4. 葉門猶太人(Yemenite Jews)
主要生活在葉門境內
5. 卡拉伊派猶太人(Karaite Jews)
主要生活在埃及和克里米亞地區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猶太人的流散進一步分化,又出現了很多新品種,比如印度的“科欽猶太人”(Cochin Jews)、高加索北坡的“山地猶太人”(Mountain Jews),以及中國河南省的“開封猶太人”(Kaifeng Jews)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19世紀的波蘭猶太人畫家格特里布的作品《猶太人在贖罪日祈禱》,贖罪日是猶太人的重要日子,在每個新年之後的第十天。這一天裡大家不吃不喝也不上班,而是到猶太會堂裡祈禱,以求自己在過去一年犯下的錯誤得到原諒。從畫面上來看,大家確實餓得夠嗆。
P.S 文章節選自公號“申思囈語”(ShenSays),類似的知識一大堆。
乾貨預警
“猶太人”(Jews)發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東地區,大概是現在的以色列、敘利亞和黎巴嫩一帶,歷史上這個地區被稱為“迦南”(Canaan)。
猶太人的祖先是“希伯來人”(Hebrews),一個在鐵器時代生活於迦南地區的“閃米特語部落”(Semitic-speaking tribes)。後來,人們也經常把猶太人稱為希伯來人。
猶太人思想的主要特徵就是信上帝,世界由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所創造這個概念最早就是他們發明的,他們這種一神教信仰稱為“猶太教”(Judaism)。事實上,“Judaism”這個詞是對猶太文化的一個統稱,既有宗教概念,也有人種概念,所以定義“猶太人”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大體上來講,以下三種情況下的人都可以叫作“猶太人”。
1. 出生在猶太人的家庭裡,不管信不信猶太教。
2. 不是出生在純粹的猶太人家庭裡,但是祖上有猶太人的血統。
3. 完全沒有猶太人血統,但是信猶太教。
我們在《名畫故事》裡介紹過的西班牙繪畫大師委拉斯凱茲就屬於第二類情況,因此廣義上也可以算是猶太人。
猶太人認為他們的祖先叫“雅各”(Jacob),根據《希伯來聖經》(Hebrew Bible)的記載,他是部族老族長亞伯拉罕(Abraham)的孫子,以撒(Isaac)的兒子。後來雅各因為和上帝的一位天使玩摔跤時表現出色,被上帝賜名為“以色列”(Israel),意思是“與神角力者”,這也是以色列這個地區名字的由來。
倫勃朗畫的《雅各與天使摔跤》,我覺得這倆人要是照這個套路摔下去,最後非得懷孕不可……
關於雅各還有件好玩的事情,他本來是父親以撒的二兒子,他的雙胞胎哥哥名叫“以掃”(Esau)。有一次他“掃哥”外出回家之後感覺很餓,就跟雅各要一碗紅豆湯喝,雅各則要求“掃哥”用長子繼承權來交換。就這樣,雅各用一碗破湯換來了長子的身份,看來猶太人做生意的頭腦是從祖先這裡繼承下來的。
傳說後來雅各的十二個兒子組建了“十二支派”(Twelve Tribes),“十二支派”又演變成了“以色列王國”(Kingdom of Israel)和“猶大王國”(Kingdom of Judah)這兩個國家。但以色列王國不久後被亞述帝國攻滅,現在的猶太人主要是“猶大王國”的後裔,所以古羅馬人稱他們為“Judean”,這也是“猶太人”(Jews)一詞的來源。
猶太人既然是起源於中東地區,那為什麼後來跑到滿世界去了呢?
雖然猶太人從祖先那裡繼承了做生意的精明頭腦,但是他們的根據地周圍強敵林立、戰亂連綿,直到今天還是世界的“火藥桶”,想要站穩腳跟比登天還難。他們在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的輪番欺壓之下,最後終於國破家亡,不得不四處流浪。這個歷史情況,被稱為“猶太人大流散”(Jewish diaspora)。詳細的情況,我會在文末給大家做梳理。
從公元2世紀,猶太人就開始了上千年的流浪生活,他們朝著不同的方向出發,四處尋找可以容身的地方。於是從中世紀開始,猶太人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新的地區性劃分,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Ashkenazi Jews)
主要生活在德國和法國境內
2. 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c Jews)
主要生活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境內
3. 米茲拉稀猶太人(Mizrahi Jews)
主要生活在中東、中亞和高加索地區
4. 葉門猶太人(Yemenite Jews)
主要生活在葉門境內
5. 卡拉伊派猶太人(Karaite Jews)
主要生活在埃及和克里米亞地區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猶太人的流散進一步分化,又出現了很多新品種,比如印度的“科欽猶太人”(Cochin Jews)、高加索北坡的“山地猶太人”(Mountain Jews),以及中國河南省的“開封猶太人”(Kaifeng Jews)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19世紀的波蘭猶太人畫家格特里布的作品《猶太人在贖罪日祈禱》,贖罪日是猶太人的重要日子,在每個新年之後的第十天。這一天裡大家不吃不喝也不上班,而是到猶太會堂裡祈禱,以求自己在過去一年犯下的錯誤得到原諒。從畫面上來看,大家確實餓得夠嗆。
P.S 文章節選自公號“申思囈語”(ShenSays),類似的知識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