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花精靈
-
2 # 亮劍152482879
牛蒡子是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原各惡實。牛蒡子來源於菊科植物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常用名有,牛子,大力子,鼠粘子。全國各地均有生長。中藥飲片的性狀鑑別為,此藥為瘦果倒卵形,外皮灰褐色,有數條微突的縱稜,表面可見紫黑斑點,鈍端有一凹窩是果柄留下的柄痕,外皮堅硬,較易嗑開,破開後可見子葉兩片,富含油性。氣微味苦。炮製為清炒,操作為取淨牛蒡子用文火炒至表面鼓起,並有爆裂聲,略有香氣溢位吋關火取出,置涼。清炒的意義在於可緩和其所含的寒滑之性,並易於煎出藥性。入湯藥之吋一般要求搗碎。牛蒡子性味,辛,苦,寒。歸肺,胃經。功能,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牛蒡子與銀花,連翹,荊芥,薄荷,桔梗,甘草配伍,可用於外感風熱的咽喉腫痛,咳嗽,吐痰不利等症。與葛根,薄荷,蟬蛻等配伍可散風熱,解熱毒,適用於麻疹不透,大便秘結。並常於野菊花,地丁配伍用於熱毒瘡腫未潰者。但因其有滑腸作用,便溏者慎用。以上所述僅供參考。。。
-
3 # 本草世界
牛蒡子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有大力子、鼠粘子、惡實等別名。大多野生於山野路旁、溝邊、荒地、山坡向陽草地、林邊等處,當然也有人栽培牛蒡子這種植物。
牛蒡子的葉片長相不怎麼樣,但是那紅紫色小花卻很漂亮,一般作為藥用的是它的果實。在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乾,即可作為藥用。
中醫認為,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腫瘡毒等症。不過,一般都會將牛蒡子歸為解表藥中的發散風熱藥。
牛蒡子在使用的過程中,與其他中藥配合使用,增減一味,氣象萬千。比如牛蒡子與浮萍搭配,具有宣散風熱,透發疹毒,祛風止癢的妙用,適用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等症,如果是麻疹透發不暢諸症以及風熱隱疹瘙癢等症也可使用。
牛蒡子與山藥配伍,可謂是妙不可言,二者一補一清,清補合法,相得益彰,能夠使宣肺氣,清肺熱,健脾胃,祛痰止咳的力量增強,適用於脾胃不健、肺氣虛弱、痰溼內生、停阻氣道所導致的胸膈滿悶,咳嗽氣短,喉中水雞聲,身倦乏力等症。
牛蒡子與連翹搭配,二要並行於上,使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祛風止癢、宣透疹毒的力量增強,適用於熱聚上焦所導致的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腫痛等症,如果是癰腫瘡瘍諸症,以及風熱癢疹,斑疹等症也可使用。
牛蒡子與玄參、甘草、薄荷、桔梗等藥均可配伍使用,都可以解決咽喉的相關問題。牛蒡子與玄參相須為用,可以使解毒利咽的功力倍增,可用於外感發熱所致的咽喉紅腫疼痛等症,現代的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等也可辨證使用;牛蒡子與甘草配合使用,可以解決肺經風熱或肺經鬱火、熱毒上炎所導致的咽喉腫痛,現代的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病證也可據此治療;牛蒡子與薄荷配伍,具有疏風、清熱、利咽的作用,可以治療外感風熱;牛蒡子與桔梗配合使用,可使疏風宣肺的力量大增,可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咳嗽咯痰不利及咽喉腫痛等症。
牛蒡子作用廣泛,但也有它的禁忌證。中醫認為,牛蒡子能滑腸,所以氣虛便溏者忌用。而在《本草經疏》中記載的更加詳細,“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洩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洩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
回覆列表
牛蒡又名大力子,東洋參,東洋牛鞭菜等。據說是1000多年前從日本引進並改良,因而得名東洋……也是藥食同源的食材,也是一味中藥。主要是以菊科牛蒡的根來食用,果實也可以入藥的。
牛蒡全國都有分佈
牛蒡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風利咽,宣肺透疹,散結解毒等功效。可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癤瘡瘍等症。
牛蒡不僅能入藥,也可以炒菜燉湯,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還能加工成飲料等食品。
現在菜市場都有牛蒡根賣了,看起來與山藥差不多。但它們的功效價格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還得好好區分
牛蒡是兩年生植物,高1--2米,形狀像樹根,直長,表面粗糙,橫切面有樹根樣的年輪形狀。沒有粘稠的汁液。
山藥中的淮山藥外觀很似牛蒡,但除了絨毛樣的鬚根,表皮比牛蒡光滑些,也脆些,容易掰斷。斷了的橫切面沒有年輪形狀,同時會有黏稠的汁液冒出來,這是與牛蒡最顯著的不同特徵。
最後一張圖片是淮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