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啟了燒烤模式,正所謂淮南為焗,淮北為炙……這麼熱的天,如果在室外,開車的時候要是沒空調,那簡直是要老命了。在高溫面前,再老的司機也不敢為了省油不開空調,否則一不小心就會中暑的,很多車型空調都不夠冷。40度的氣溫下,開著空調依舊滿身大汗。等等,似乎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汽車都那麼熱了,鐵疙瘩的坦克裡面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呢?加拿大電視臺曾經跑去採訪阿富汗前線部隊。他們是把需要額外加熱的MRE食料包放到步戰車發動機排氣孔上面, 過個幾十秒就燙熟了可以吃了。當然,這是太陽+發動機排氣孔的熱量雙重加熱。如果只靠太陽呢?
(軍用車輛往往額外裝備空調)
(以色列長期在沙漠地區作戰,空調是必不可少的)
二戰德國的非洲軍團就可以給你答案了,裝甲板足夠煎雞蛋了,雖然這是隆美爾的部下搞出來宣傳的擺拍,實際上為了拍攝錄影,不可能等坦克在非洲的Sunny下暴曬一整天再來拍攝,畢竟拍攝宣傳片的攝影師不是真的24小時隨軍,找個差不多的場景擺拍忽悠宣傳部長。於是選擇了事先用噴燈的火焰加熱裝甲板來達到效果。很多人以為這都是騙人的,實際上你在曬了一天的汽車引擎蓋上摸一下就知道了。只是實現手段變了,效果是差不多的。當年的坦克是以機械為主,如今各種先進的電子裝置裝上了坦克。那麼,如果坦克上沒有了空調。長期暴露於高溫環境中,坦克上的先進火控電子裝置、熱成像瞄準裝置都會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出現車載電腦自動關機的情況,別忘記了電子裝置的散熱非常重要。而且人也熱的頭昏眼花。說不定意志差的部隊直接棄車了,比如中東某些國家的廢物坦克兵。當年大量武器裝備都是在歐洲戰場設計製造的。當初誰會知道中東會爆發大規模裝甲戰。
(一些飛前線作戰的裝甲車輛直接採用民用空調外掛的方式)
據說中東戰爭時,開著寒帶地區——蘇聯製造的T-55坦克的阿拉伯坦克兵就經常會中暑,以色列因此俘虜了不少這樣的中暑棄車的坦克,拉回去用也不行,自己改裝了空調。在西方,坦克兵是有成員配發的水冷背心,裝甲車內部是有空調的,能看見有外機掛在車外,主戰坦克的情況會比較複雜一點。家用的那種靠冷媒熱交換的製冷方式在坦克這種狹小空間不方便安裝。坦克空間沒多大。理論上越緊湊越好。用空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千萬不要覺得是設計師良心發現,其實他們眼裡坦克兵也是消耗品。更主要的問題是,安裝空調,為了電子裝置的降溫。怕車載電子裝置太熱了,無法正常運轉。記得30年前電腦還很金貴的時候,進機房要換鞋,機房還是極少數空調房,領導辦公室都不一定有這待遇。即使是現在,可以去大型企業的主控室,儀表間,配電室看看,這些地方也都有空調24小時恆溫。
(正規的一線部隊還是得配正規的軍用空調)
對於坦克這種內部空間極其狹小的全封閉式車輛,幾個坦克兵和高功率發動機變速箱擠在一起,在夏天那炙熱的Sunny照射下,沒有空調的坦克,通常來說在32度的氣溫下,坦克艙室內溫度經常性達到45度,駕駛員最慘,他所在位置溫度可以達到52度。如果是40度的氣溫,坦克成員將迅速脫水中暑,那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目前主流的主要坦克如美軍的M-1A2,俄羅斯的T-80Y型坦克,都帶有原生的空調設計。豹2A7,99A等也都有額外增加的空調系統。中國除了99A坦克以外,目前中國的最新外貿坦克VT-4也裝備了空調系統。
(豹2原本沒考慮高溫氣候作戰,畢竟德國不熱。但是A5型號開始也加裝了空調外掛)
坦克裡的空調不是一般的空調。這種坦克空調其實就是壓縮氣體後直接釋放,靠氣體膨脹吸熱原理製冷。之所以不使用氟利昂等製冷劑,主要是考慮防止洩露,比如R410a或R22這種冷媒本身是不可燃的,但是R32這種冷媒不單可燃,還可能會爆炸。對於R22這類冷媒,火焰與氟利昂燃燒後就會產生(氟化烴)光氣中毒,危害健康,使人昏迷。所以在坦克上加裝空調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容易的。還有就是油耗,坦克的車載空調一般功率都不小,所以在海灣戰爭的時候就暴露出待命時不開空調受不了,開空調,燃氣輪機耗油太高,等接到命令投入戰鬥時,坦克裡剩餘的燃油不足就尷尬了,再後來就有了外掛動力包,專門供應空調的能源。
(沒有安裝空調的老式坦克必要的時候會配發水冷降溫服)
中國國土南北緯度跨越極大,南北溫差極其懸殊,這麼大的國土面積,你不給坦克安空調,坦克到了南方就壓根不是電子裝置壽命長短問題,而更可能是實戰狀態下,長時間經歷高溫酷暑人員和裝備根本受不了。更重要的是,現代戰爭不再是拼海量軍隊的人海戰術了,現代能操作坦克計程車兵,都是技術兵種,往往要培訓好幾年的時間,而且配合默契的車組更珍貴,一個空調才幾萬塊錢,裝了可以維持戰鬥力,還是合算的。否則不管吹得多麼高大上,車上沒空調降溫,那麼資訊化也就無從說起。請支援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一到夏季,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啟了燒烤模式,正所謂淮南為焗,淮北為炙……這麼熱的天,如果在室外,開車的時候要是沒空調,那簡直是要老命了。在高溫面前,再老的司機也不敢為了省油不開空調,否則一不小心就會中暑的,很多車型空調都不夠冷。40度的氣溫下,開著空調依舊滿身大汗。等等,似乎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汽車都那麼熱了,鐵疙瘩的坦克裡面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呢?加拿大電視臺曾經跑去採訪阿富汗前線部隊。他們是把需要額外加熱的MRE食料包放到步戰車發動機排氣孔上面, 過個幾十秒就燙熟了可以吃了。當然,這是太陽+發動機排氣孔的熱量雙重加熱。如果只靠太陽呢?
(軍用車輛往往額外裝備空調)
(以色列長期在沙漠地區作戰,空調是必不可少的)
二戰德國的非洲軍團就可以給你答案了,裝甲板足夠煎雞蛋了,雖然這是隆美爾的部下搞出來宣傳的擺拍,實際上為了拍攝錄影,不可能等坦克在非洲的Sunny下暴曬一整天再來拍攝,畢竟拍攝宣傳片的攝影師不是真的24小時隨軍,找個差不多的場景擺拍忽悠宣傳部長。於是選擇了事先用噴燈的火焰加熱裝甲板來達到效果。很多人以為這都是騙人的,實際上你在曬了一天的汽車引擎蓋上摸一下就知道了。只是實現手段變了,效果是差不多的。當年的坦克是以機械為主,如今各種先進的電子裝置裝上了坦克。那麼,如果坦克上沒有了空調。長期暴露於高溫環境中,坦克上的先進火控電子裝置、熱成像瞄準裝置都會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出現車載電腦自動關機的情況,別忘記了電子裝置的散熱非常重要。而且人也熱的頭昏眼花。說不定意志差的部隊直接棄車了,比如中東某些國家的廢物坦克兵。當年大量武器裝備都是在歐洲戰場設計製造的。當初誰會知道中東會爆發大規模裝甲戰。
(一些飛前線作戰的裝甲車輛直接採用民用空調外掛的方式)
據說中東戰爭時,開著寒帶地區——蘇聯製造的T-55坦克的阿拉伯坦克兵就經常會中暑,以色列因此俘虜了不少這樣的中暑棄車的坦克,拉回去用也不行,自己改裝了空調。在西方,坦克兵是有成員配發的水冷背心,裝甲車內部是有空調的,能看見有外機掛在車外,主戰坦克的情況會比較複雜一點。家用的那種靠冷媒熱交換的製冷方式在坦克這種狹小空間不方便安裝。坦克空間沒多大。理論上越緊湊越好。用空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千萬不要覺得是設計師良心發現,其實他們眼裡坦克兵也是消耗品。更主要的問題是,安裝空調,為了電子裝置的降溫。怕車載電子裝置太熱了,無法正常運轉。記得30年前電腦還很金貴的時候,進機房要換鞋,機房還是極少數空調房,領導辦公室都不一定有這待遇。即使是現在,可以去大型企業的主控室,儀表間,配電室看看,這些地方也都有空調24小時恆溫。
(正規的一線部隊還是得配正規的軍用空調)
對於坦克這種內部空間極其狹小的全封閉式車輛,幾個坦克兵和高功率發動機變速箱擠在一起,在夏天那炙熱的Sunny照射下,沒有空調的坦克,通常來說在32度的氣溫下,坦克艙室內溫度經常性達到45度,駕駛員最慘,他所在位置溫度可以達到52度。如果是40度的氣溫,坦克成員將迅速脫水中暑,那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目前主流的主要坦克如美軍的M-1A2,俄羅斯的T-80Y型坦克,都帶有原生的空調設計。豹2A7,99A等也都有額外增加的空調系統。中國除了99A坦克以外,目前中國的最新外貿坦克VT-4也裝備了空調系統。
(豹2原本沒考慮高溫氣候作戰,畢竟德國不熱。但是A5型號開始也加裝了空調外掛)
坦克裡的空調不是一般的空調。這種坦克空調其實就是壓縮氣體後直接釋放,靠氣體膨脹吸熱原理製冷。之所以不使用氟利昂等製冷劑,主要是考慮防止洩露,比如R410a或R22這種冷媒本身是不可燃的,但是R32這種冷媒不單可燃,還可能會爆炸。對於R22這類冷媒,火焰與氟利昂燃燒後就會產生(氟化烴)光氣中毒,危害健康,使人昏迷。所以在坦克上加裝空調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容易的。還有就是油耗,坦克的車載空調一般功率都不小,所以在海灣戰爭的時候就暴露出待命時不開空調受不了,開空調,燃氣輪機耗油太高,等接到命令投入戰鬥時,坦克裡剩餘的燃油不足就尷尬了,再後來就有了外掛動力包,專門供應空調的能源。
(沒有安裝空調的老式坦克必要的時候會配發水冷降溫服)
中國國土南北緯度跨越極大,南北溫差極其懸殊,這麼大的國土面積,你不給坦克安空調,坦克到了南方就壓根不是電子裝置壽命長短問題,而更可能是實戰狀態下,長時間經歷高溫酷暑人員和裝備根本受不了。更重要的是,現代戰爭不再是拼海量軍隊的人海戰術了,現代能操作坦克計程車兵,都是技術兵種,往往要培訓好幾年的時間,而且配合默契的車組更珍貴,一個空調才幾萬塊錢,裝了可以維持戰鬥力,還是合算的。否則不管吹得多麼高大上,車上沒空調降溫,那麼資訊化也就無從說起。請支援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