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腔共同的特點是高亢,嘹亮,大氣。論是山西的四大梆子,還是秦腔,無論是河北梆子還是山東梆子,都是這樣的特點,因為這才是梆子戲,為啥非要哼哼几几半天不出一句地唱呢?當然這不是說慢板戲不好,只是它不應該成為主流.南梆子是由梆子腔演化而來,常同西皮唱腔一起使用,既善於表現含蓄、細膩、柔美的情緒,又善於表達明快、歡暢、波動的情感。[南梆子]是京劇獨有的腔調。其來源有各種說法。[南梆子]是直接源於河北梆子,即將其[導板]和[小安板]借用過來,與京劇旦腔[西皮原板]、[二六]、[流水]融合一起而成。將河北梆子完全變為京劇化[南梆子]的是梅蘭芳,在其排演各種古裝新戲中加以運用,並做了豐富多彩的發展變化。由河北梆子變為京劇化的[南梆子]有其演化過程。從[南梆子]產生到完全京劇化的年代,大約是清末民初。其稱謂將”梆子”冠以”南”字,能是當時藝人為了區別與北方梆子不同加上的。第二種說法是由徽梆子衍變而來。如李嘯倉在《贛劇諸腔的來源與演變》一文中說:“珂-清稗類鈔.雲:梆子,如得意緣中之調,即就二簧之胡琴以唱秦腔,是而非,只可謂之徽梆子.。此即今京劇南梆子之所由來”。周貽白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一書中寫道:”慶(筆者按:安徽地名)之有-梆子腔,當與武漢的戲劇同一源流。今-皮簧劇.-青衣旦。歌聲調,-南梆子腔種,即由此輾轉衍變而來”。第三種說法是由梆子腔演變出來。如董維賢在《京劇流派》一書中寫道:”他(筆者按:指羅壽山)在《青石山》中能唱-南梆子.,還兼有-二音子.的唱法。對於以上三種說法,由於都是文字論述,乏具體唱腔同[南梆子]曲調對照,加上戲曲史研究家對秦腔、徽梆子、梆子腔有不同釋義,使人們難以識別,困惑不解。梅蘭芳對[南梆子]唱腔的發展變化,集中體現在表達不同人物抒發其內心情感時,上句和下句的一頭一尾發展出不同旋律起伏豐富多彩的拖腔(當時稱為新腔),受到觀眾的廣泛歡迎。例如[南梆子]上句句首的拖腔:如[南梆子原板]上句句尾的拖腔又如[南梆子原板]下句句首的拖腔再如[南梆子]下句句尾的拖腔另外,蘭芳還將[南梆子原板]同旦角[西皮]不同板式唱腔相聯構成前所未有的新唱段。例如在《春秋配》[南梆子原板]上句與下句中間插入[西皮上板哭頭];《太真外傳》[南梆子原板]後半段轉入[西皮流水]和[散板]在《穆桂英掛帥》[西皮原板]唱段中,進3句[南梆子原板]等。然而我們從以下兩段京劇唱腔(雖然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根據唱片所記),仍然可以看出[南梆子]沒有完全京劇化之前的樣式。關於從[南梆子]產生到完全京劇化的年代,大約是京劇形成(1840-1860)之後,光緒十年(1884)起,經過皮簧、梆子“下鍋”合演,皮簧腔與梆子腔(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相互交流、影響,清末民初(1895-1915)逐漸形成的。這可以從羅壽山和玉蘭均能唱[南梆子]的資料分析中得到驗證。羅壽山生於1859,於1912。他後入的玉成班即是田際雲所辦的既有京劇演員又有梆子演員同臺獻藝的皮簧、梆子”兩下鍋”班社,青石山》又是從梆子劇目改成京劇的。玉蘭(生卒年代不詳)則是四大徽班之一的春臺班花旦演員。所灌的唱片《賣胭脂》已明確標明[南梆子],徐慕雲在《中國戲劇史》中說:“曩年念五年前所購玉蘭花(筆者按:字是對演員的比擬稱謂)之《賣胭脂》一片,調幾與梆子無異”。該書出版於1938年12月,中所提”念五年前”(“念”為二十)即1913年前。而完全京劇化的[南梆子]則是出現於梅蘭芳1915年所排演的古裝新戲《嫦娥奔月》。至於為什麼[南梆子]這一稱謂將”梆子”冠以方位”南”字,多文獻無有記載。筆者認為,能是當時的藝人(或京劇愛好者),為了將這種新腔調區別於北方梆子(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有所不同而加上的。這可從另外有關資料作為參證。如李嘯倉在《贛劇諸腔的來源與演變》一文中說:“劇的兩種梆子(筆者按:指湖北梆子、安徽梆子)比北方梆子腔的調門均較低(用小工調)。至今貴溪班藝人稱之為-南梆子。”。
梆子腔共同的特點是高亢,嘹亮,大氣。論是山西的四大梆子,還是秦腔,無論是河北梆子還是山東梆子,都是這樣的特點,因為這才是梆子戲,為啥非要哼哼几几半天不出一句地唱呢?當然這不是說慢板戲不好,只是它不應該成為主流.南梆子是由梆子腔演化而來,常同西皮唱腔一起使用,既善於表現含蓄、細膩、柔美的情緒,又善於表達明快、歡暢、波動的情感。[南梆子]是京劇獨有的腔調。其來源有各種說法。[南梆子]是直接源於河北梆子,即將其[導板]和[小安板]借用過來,與京劇旦腔[西皮原板]、[二六]、[流水]融合一起而成。將河北梆子完全變為京劇化[南梆子]的是梅蘭芳,在其排演各種古裝新戲中加以運用,並做了豐富多彩的發展變化。由河北梆子變為京劇化的[南梆子]有其演化過程。從[南梆子]產生到完全京劇化的年代,大約是清末民初。其稱謂將”梆子”冠以”南”字,能是當時藝人為了區別與北方梆子不同加上的。第二種說法是由徽梆子衍變而來。如李嘯倉在《贛劇諸腔的來源與演變》一文中說:“珂-清稗類鈔.雲:梆子,如得意緣中之調,即就二簧之胡琴以唱秦腔,是而非,只可謂之徽梆子.。此即今京劇南梆子之所由來”。周貽白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一書中寫道:”慶(筆者按:安徽地名)之有-梆子腔,當與武漢的戲劇同一源流。今-皮簧劇.-青衣旦。歌聲調,-南梆子腔種,即由此輾轉衍變而來”。第三種說法是由梆子腔演變出來。如董維賢在《京劇流派》一書中寫道:”他(筆者按:指羅壽山)在《青石山》中能唱-南梆子.,還兼有-二音子.的唱法。對於以上三種說法,由於都是文字論述,乏具體唱腔同[南梆子]曲調對照,加上戲曲史研究家對秦腔、徽梆子、梆子腔有不同釋義,使人們難以識別,困惑不解。梅蘭芳對[南梆子]唱腔的發展變化,集中體現在表達不同人物抒發其內心情感時,上句和下句的一頭一尾發展出不同旋律起伏豐富多彩的拖腔(當時稱為新腔),受到觀眾的廣泛歡迎。例如[南梆子]上句句首的拖腔:如[南梆子原板]上句句尾的拖腔又如[南梆子原板]下句句首的拖腔再如[南梆子]下句句尾的拖腔另外,蘭芳還將[南梆子原板]同旦角[西皮]不同板式唱腔相聯構成前所未有的新唱段。例如在《春秋配》[南梆子原板]上句與下句中間插入[西皮上板哭頭];《太真外傳》[南梆子原板]後半段轉入[西皮流水]和[散板]在《穆桂英掛帥》[西皮原板]唱段中,進3句[南梆子原板]等。然而我們從以下兩段京劇唱腔(雖然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根據唱片所記),仍然可以看出[南梆子]沒有完全京劇化之前的樣式。關於從[南梆子]產生到完全京劇化的年代,大約是京劇形成(1840-1860)之後,光緒十年(1884)起,經過皮簧、梆子“下鍋”合演,皮簧腔與梆子腔(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相互交流、影響,清末民初(1895-1915)逐漸形成的。這可以從羅壽山和玉蘭均能唱[南梆子]的資料分析中得到驗證。羅壽山生於1859,於1912。他後入的玉成班即是田際雲所辦的既有京劇演員又有梆子演員同臺獻藝的皮簧、梆子”兩下鍋”班社,青石山》又是從梆子劇目改成京劇的。玉蘭(生卒年代不詳)則是四大徽班之一的春臺班花旦演員。所灌的唱片《賣胭脂》已明確標明[南梆子],徐慕雲在《中國戲劇史》中說:“曩年念五年前所購玉蘭花(筆者按:字是對演員的比擬稱謂)之《賣胭脂》一片,調幾與梆子無異”。該書出版於1938年12月,中所提”念五年前”(“念”為二十)即1913年前。而完全京劇化的[南梆子]則是出現於梅蘭芳1915年所排演的古裝新戲《嫦娥奔月》。至於為什麼[南梆子]這一稱謂將”梆子”冠以方位”南”字,多文獻無有記載。筆者認為,能是當時的藝人(或京劇愛好者),為了將這種新腔調區別於北方梆子(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有所不同而加上的。這可從另外有關資料作為參證。如李嘯倉在《贛劇諸腔的來源與演變》一文中說:“劇的兩種梆子(筆者按:指湖北梆子、安徽梆子)比北方梆子腔的調門均較低(用小工調)。至今貴溪班藝人稱之為-南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