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狂的小栗子
-
2 # 裝點夜空的小星光
拋開教育環境因素,我們僅就教育教學本身來思考研究,我想當下教育的主要問題是由教到學的轉變問題。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牽一髮而動全身,由這一問題可以引申出諸多教育教學問題的探討。
我們的素質教育搞了好多年,最終發現很多孩子在素質教育模式下漸漸失控,最終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素質教育被批流於形式是因為他並沒有改變應試教育的實質,某些地區的學校明白“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可貴,偷偷“軍備競賽”,學生負擔空前加重,令人驚詫。素質教育的理念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流於形式的素質教育只能讓教育退後。
教育終歸要回到學生本身,要注重過程,讓學生樂學、會學,還要注重結果,不能讓孩子“臨門一腳就摔倒”。所以我們現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給孩子展示自我的平臺,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
教師做好引導,退居二線,現在“教學轉換”問題最大的環節就是老師不放手,長久以來固執地思想和教師絕對的權威使得教師不敢放手、捨不得放手。
從我個人的實踐來看,課前精密策劃準備,明確學生的地位,之後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去實踐,要相信學生,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學生的素質不能只流於形式,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能力一定比當下的成績更有價值,因為它是長久存在的。
-
3 # 恆星之火2
我認為目前教育迫切要做的重點有二個:
這個熟視無睹的二個字看去好象從賣菜的大娘到中央人人都懂但實際上真正懂的人很少。
如果我們有了科學的、統一的認識,那麼我們評判教育行為是否科學合理就有了依據。
第二、改變教育的生態環境。從唯物辯證的角度看,教育生態決定教育行為,教育行為決定學習方式。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都是在教育環境的框框內跳動。
當把“考試”和“分數”走到極端的時候,二者的缺點也就發揮到了極致。那就必須從教育環境著手解決:一、去掉教育產業化即關閉絕大多數各類民營學校(幼兒、中小學), 二、減少考試次數,嚴禁公示和排隊; 三、改變分制,在某些階段把“百分制”改成“十分制或五分制”; 四、杜絕任何形式、任何人的補課形為; 五、關閉面向中小學、幼兒的全部培訓機構。六、以上內容全部用法律甚至是憲法來保證執行。
這樣的環境可以保證學生擁有足夠的自主從而科學的學習、合理的生活,我們的清華、北大才能招到有潛力的學生,才能培養出諾獎級的人才!
-
4 # 王則純
農民回答
當前教育存在一塊短板,就是重於學生知識教育,放棄學生思想教育,
學生應從小應加強思想教育,現在也沒有政治課了,在今年春季我在網上看到一個二年級班幹部受學生禮金達二萬餘元,也是中國最小的貪官,年盡8歲,別的孩子背不起來書,只要拿錢來就算過關,有幾塊的,幾十塊的,也有幾百元,多的一學生幾千元,你說,這麼小的學生,為什麼如此膽大,就是學校放鬆了學生思想教育,片面追求知識教學,追求升學率,不問政治,學校不抓正能量教育,好人好事教育,勇與壞人壞事作鬥爭的教育。
學校要從學生德育,智育,體育三方面著手,放棄德育教學,加強知識教學,不重視體育,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這樣的學生有什麼用,能對國家,社會有什麼貢獻,為什麼現在的學校裡有小團體,群體群攻,打群架,大學裡有賣淫有賭博的學生,犯罪的也有,就是學校放鬆了德育教學,重視課堂,誤人子弟,
當前教育就是存在少德育教導,追求知識,少正能量的教育`,少社會教育,你看知識缺了教師拚命偷著給學生補課,拿額外收入,德育缺了沒有教師補課吧?這就是目前教育存著非常大短板,
-
5 # 葉志良8
現在的生活環境好了,很多父母都喜歡寵孩子,結果孩子寵壞了,什麼也不會做,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好孩子的道德思想,培養獨立能力良好習慣,還有學校不應該應試教育,應該進行素質教育,讓孩子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德智兼備的人才!
-
6 # 幸福時光周
現在的學校教育必須重視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重視思想品德教育。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是影響人的一生的大事。而一個人所學習的知識,走向社會後相當一部分是沒用的。一個人的思想品德一但有了問題,治療很困難的事,而知識不到位是可以補救的。二是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最終總是要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並在社會實踐中體現自身的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就能接觸社會,並積累知識和能力,將來走向社會就容易了。同時,也就解決了學校教育與社會脫結的問題。
回覆列表
顧明遠: 從中國當前的教育來說, 最根本的問題是從教到學的轉變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那麼,如何轉變教育理念?如何在課堂真正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課堂是培養學生的最基本場所。那麼,課堂教學最根本的任務是什麼呢?發展學生的思維。什麼叫教育?什麼叫學習?其實,我們可以下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從本質上說,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思維的變化、人的觀念的變化,都是學生成長很重要的過程。
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去,我們也經常提倡啟發式教學,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但這些問題是教師提出來的,而不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提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所以,我們現在提倡探究式、參與式學習。但是我覺得,我們提倡自主學習需要克服一些誤區。自主學習不是個人學習,而是自主的合作學習,形成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學習共同體;不是將教師的主張強加給學生,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在思考中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