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zkln15914

    常用的食材湯排骨先焯水,食材改刀。湯鍋內冷水下薑片,開水後食材一起下鍋,大火十幾分鍾,改小火一個半鍾,下鹽雞精調味。純排骨湯 出鍋後可以撒點小蔥花 排骨蓮藕 排骨山藥 山藥臨下鍋再改刀,否則會氧化變黑排骨玉米胡蘿蔔 排骨冬瓜幹海鮮(幹魷魚等,開水燙洗即可)排骨海帶黃豆 黃豆有促進海帶易吸收的功效百合排骨湯香菇雞湯烏雞西洋參湯雞肉栗子芋頭馬蹄香菇湯雞爪花生海帶瘦肉湯純雞湯鹹蘿蔔乾老鴨湯苦瓜 潮洲酸菜 黃豆 排骨西洋菜排骨湯藥膳湯排骨玉竹沙參湯 清熱解毒 玉竹有美白作用雞骨草排骨湯 清熱解毒利溼沙葛排骨湯 生津止渴,潤喉,解熱除煩,解毒,解酒精中毒五指毛桃排骨湯 對支氣管炎、氣虛、食慾不振、貧血、胃痛、慢性胃炎及產後少乳等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冬季多食蓮藕、山藥、玉米胡蘿蔔。

  • 2 # 使用者3486140770140

    同濟大學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用來煲湯的食物:蹄膀、草雞和老鴨。經過檢測發現:蹄膀湯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半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雞肉和鴨肉湯中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平均加熱1—1.5小時,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此後逐漸降低。

    在湯料的選擇上,用來燉的一定不能用來煲,如:參、茸、燕窩等。

    大多數北方人煲湯認為要加香料,諸如蔥、姜、蒜、花椒、大料、雞精、味精、料酒之類。事實上,從廣東人煲湯的經驗來看,這些香料大可不必。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只要煲的時間夠,湯的鮮美味道自然會飄溢位來。

    “三煲四燉”

    三煲:煲湯一般需要三小時。

    四燉:燉湯需要四到六小時。

    煲湯在烹製上並不很繁瑣,但是需要的烹調時間很長,有些耗工夫。事實上煲湯很容易,只要原料調配合理,慢慢在火上煲著即可。注意: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開鍋後,小火慢煲,火候掌握在湯可以開著即可。

    中國南方有煲湯習慣,總認為喝湯最有營養。為了孩子健康,媽媽會在給孩子新增輔食時不厭其煩地給孩子煲魚湯、雞湯、鴨湯、肉湯……以為湯里加了雞,加了藥材如淮山、桂圓、芡實等,還煲了2-3個小時,湯就很有營養了。其實,90%的營養還在肉渣裡。要孩子獲得營養,還得把肉吃了。如果孩子只喝湯、不吃肉就等於“丟了西瓜揀了芝麻”,把絕大部分營養素都丟失了。

    要知道,煲湯時水溫升高,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遇熱後發生蛋白質變性,就凝固在肉裡,真正能溶到湯中的是少量蛋白質。有一句俗話叫“肉爛在鍋裡”。如果孩子能連湯帶肉一起吃,煲湯不失為一種給孩子做輔食的方法。但孩子胃容量較小,如果大量喝湯就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因此,希望讓孩子透過喝湯獲得這些動物性食物中的絕大部分蛋白質並沒有在湯裡。

    另外,煲湯也要講究方法。在用動物性食物做原料時,涼水下鍋,水開後改成微火,長時間地燉湯,之後加鹽等都是避免蛋白質過早凝固在肉裡,讓湯營養儘可能豐富的有效措施。

    煲湯別超過一個半小時

    很多媽媽給寶寶煲湯喝,小火一煲就是一整天,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其實,這一做法並無科學依據。研究證明,煲湯時間適度加長確實有助於營養釋放和吸收,但過長就會對營養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壞了。

    一般來說,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為主。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類,如果加熱時間過長,氨基酸遭到破壞,營養反而降低,同時還會使菜餚失去應有的鮮味。另外,食物中的維生素如果加熱時間過長,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維生素C,遇熱極易被破壞,煮20分鐘後幾乎所剩無幾。所以,長時間煲湯後,雖然看上去湯很濃,其實隨著湯中水分蒸發,也帶走了豐富營養的精華。

    那麼,煲湯到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

    同濟大學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用來煲湯的食物:蹄膀、草雞和老鴨。經過檢測發現:蹄膀湯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半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雞肉和鴨肉湯中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平均加熱1—1.5小時,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此後逐漸降低。

    對於一般肉類來說,都可以遵循以上的原則。但也有些食物,煲湯的時間需要更短。比如魚湯,魚肉比較細嫩,煲湯時間不宜過長,只要湯燒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口味不佳。還有些人喜歡在湯裡放人參等滋補藥材,由於參類含有人參皂甙,煮的過久就會分解,失去補益價值,所以這種情況下,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最後,如果湯裡要放蔬菜,必須等湯煲好以後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應該加多少水?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 。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該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這是因為水的加入量過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沒,影響了湯中營養成分的濃度。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湯中氨態氮被稀釋後濃度會有所下降。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湯的種類:一般分為滾湯、煲湯、燉湯、煨湯、清湯等。

    器皿的選擇:傳統選擇: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為宜;新潮推薦:瓦罐、鐵鍋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別人世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