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塵靜雪
-
2 # 個人成長研學社
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回家的問題:婚前過年,沒得選,只能回家,那個時候,回家是必須的選擇。婚後過年,成立了自己的小港灣,自己也有了歸屬,父母也會放心的隨你而去,所以,可以有三個選擇,一個是自己的孃家過年,一個是婆婆家過年,還有一個就是自己的三口之家過年。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很多人都會選擇舉家外出過年。比如東北的冬天比較寒冷,所以很多東北人都喜歡全家一起到溫暖如春的海南島過年,在這裡,由原來白雪皚皚的冬天,滿目枯木,演變為綠樹茵茵,滿眼蒼翠的椰子樹。所以,婚後過年選擇性會更多,因為結婚意味著,女生已然可以獨立,畢竟在華人的心中,家才是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回家,無論是哪個家,都會具有儀式感。其次,從角色定位來說:婚前,自己是未出閣的女兒,一切都可以被父母包容,可以極盡賣萌撒嬌耍無賴的功力,反正你自己是什麼樣兒,父母又不是不知道,所以可以肆意吃吃喝喝,睡覺娛樂,父母是女兒的天,父母會各種寵溺,無憂無慮。但是婚後,由原來的單一角色,演變為三種角色,第一、人妻,那就要盡人妻的職責,比如吃飯就不能自己一個吃,得負責先生或者其家人的;第二、如果生子就變為人母,就要給先生、孩子置備年貨,依然不能管自己一個人的,甚至會由原來的一線位置退居為三線,先以先生孩子的事情為首任,逐漸失去存在感;第三、兒媳,自己的公公婆婆要孝敬,所以要準備公公婆婆的新年禮物,於是乎,三重身份之下,才是自己,所以由原來的單一,變為多姿多彩,所以,這變化,實屬之大啊。
-
3 # 嘵紅204
結婚後的家才是自己的家,以前的家是孃家,我們是客人了,不能那樣隨便啦,一下子還真不能適應。想想自己嫁人了,爸媽以後不能老在自己身邊。而婆家只有那個男人才熟悉,都要重新接觸婆家人,這個真的需要好大的勇氣轉換
張小燕第一次沒有和父母一起過除夕,因為她結婚了。
夜幕逐漸降臨,和婆婆家人一起吃過飯以後,男人們聊天,女人們收洗,張小燕因為是新媳婦,大家都沒讓她幫忙,讓她去看電視去休息,於是張小燕挺不好意思的,偷偷溜到了後院。
和前院的熱鬧相比,後院非常寂寥。冷淡的月光傾洩在後院的蔬菜上——婆婆家是農村的,後院就是一片菜地,大約十多平方米吧,種了幾種日常蔬菜,此刻蔬菜的綠葉在晚風裡搖曳,有些落寞清涼。
張小燕抬頭望向夜空,星星點點的亮光布撒在夜幕裡,夜空裡,那月亮是橢圓橢圓的,舉起手機想拍一張,卻晦明晦暗。
張小燕此刻忽然想念起父母,他們都吃了什麼呢,還好還有妹妹陪在他們身邊,不喜熱鬧的他們有沒有想念自己呢?張小燕眼眶突然有些熱熱的,女孩子嫁了以後節日總是在婆婆家度過的吧,婆婆家這邊很熱鬧,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做豐盛的晚餐,年夜飯啊水果啊都不重要,在小孩子打鬧的過程中一大家子人邊吃邊聊天,其樂融融,整個除夕過的很有氣氛。
這是張小燕從小就希望有的節日場景呢,可是在她融入一大家子人的氣氛中,父母家又少了一個她,會不會更冷清?父母向來不喜熱鬧,但是她知道,如果沒有她在,父母或許還是會有些微微失落,不過妹妹在下午的時候告訴過她,媽媽一大早就去街上買了菜,爸爸還做了魚,他們還把自己帶回去的零食都拿出來擺放好,然後對美食大快朵頤。聽起來,他們還是忙忙碌碌地又把今天給過了呢。
這時一個小孩蹣跚著往後院走來,後面跟著大嫂,張小燕笑著朝小孩走過去,張小燕想著,婆婆家這麼熱鬧,大多還是因為有小孩在的,自己的寶寶也快出生了,那麼逢年過節,肯定會更熱鬧些的吧,把孩子帶去父母家,他們也可以伴著孩子的咿咿呀呀度過節日,可能父母就不再是不喜熱鬧了呢!
張小燕收拾了下自己的情緒,快步迎上跟著孩子來的大嫂,大嫂笑著看向她:"想爸媽了吧?"張小燕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大嫂又接著說:"沒事,慢慢習慣,我一開始也這樣。你彆著涼了,我先把孩子帶回去,你也快來一起看電視,熱熱鬧鬧的就不會難受了。"大嫂邊說邊抱起孩子,並用另一隻手安慰的拍了拍她,然後轉身抱著孩子走去前院。
看著大嫂抱著孩子的背影,張小燕再次抬頭看了看夜空的月亮和星星,想著明天就要回城裡了,在城裡可見不到這麼大片的星星,城裡的月亮都會被高樓大廈切開,可不會一抬頭就能看到如此完整的月亮。
張小燕想起,和父母一起過的除夕,因為家裡一直比較忙,年三十的夜晚疲累而又溫馨,而在婆婆家的除夕,自己也不用參與到年夜飯的製作中,這樣的輕鬆讓她有些無所適從,就像面對熱情的婆家人,她不知道如何迴應最得體。
這或許是每個新媳婦都需要經歷的吧。
婚前婚後其實對於女生而言,在過節日時,就是從原生家庭融入一個新的家庭,往好的方面想,也就是多了一個家。
祝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