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這個事件在晉朝時期,就被晉人認為是一場內亂,即“人民內部矛盾”,這並不是現代人為了“民族團結”才提出的概念,要知道當時的人稱這個歷史事件的說法有“胡夷內侮”,或者“五胡叛逆”、“五胡扛鼎”,這應該是當時比較官方的說法。而這裡的“內侮”在古籍中就有“家庭內部矛盾”的意思,“叛逆”有以下犯上的意思,而“扛鼎”有篡奪皇位,或者僭越稱帝的意思,也就是說,晉人仍然是把“五胡”當成自己的臣民來看待的,所謂的“亂華”更多的是被當時的人認為是一場臣民的叛亂,而不是所謂的“侵略”。
1、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6年到公元312年),揚州刺史陳敏在歷陽叛亂,因為賀循、甘卓等人都不願意歸順陳敏,所以陳敏想要血洗江東士族。於是顧榮為了保護江東士族,就去勸說陳敏要冷靜下來,而顧榮在這裡就使用了“胡夷內侮”這個詞:
“中國喪亂,胡夷內侮。觀今日之勢,不能復振,百姓將無遺種。江南雖經石冰之亂,人物尚全,榮常憂無孫、劉之主有以存之。今將軍神武不世,勳效已著,帶甲數萬,舳艫山積,若能委信君子,使各得盡懷,散蒂芥之嫌,塞讒諂之口,則上方數州,可傳檄而定……”——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
而這裡的“內侮”在古籍中有“家庭內部的人員互相欺負”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當時只有新興郡匈奴人劉淵在華北地區建立了匈奴漢國,而石勒、汲桑等人正跟著公師藩為盜匪,而此時的鮮卑族正幫助西晉朝廷一起對抗匈奴漢國的軍隊,屬於王師的陣營,所以這裡所謂的“胡夷”主要還是指代匈奴和羯族。又因為匈奴和羯族都是在漢魏晉時期就開始內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了,所以把他們看成外族侵略者是非常不合適的。這一點連當時的晉人都能看得明白,知道這是一場“人民內部矛盾”,反而是現在的網際網路上的某些或者居心不良,或者不學無術的人,想要利用這種古代的戰爭來挑撥某些矛盾。
2、東晉升平元年即公元357年,晉穆帝司馬聃已經十五歲,於是臨朝稱制的康獻太后褚蒜子就下了還政詔書。而在這封還政詔書中,褚太后使用了“五胡叛逆”這個詞,其中的“叛逆”也有以下犯上的意思,而不是所謂的“外族侵略”。就我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來看,東晉康獻太后褚蒜子很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五胡”這個詞的人。而在當時的北方,匈奴漢國、羯趙已經先後滅亡,遼東慕容氏也已經脫離東晉,自立為燕國,氐族人苻健也是在脫離東晉後,才在關中地區自立為帝,建立前秦的,羌族更是在漢朝就內遷的少數民族了,羌族的首領姚襄、姚萇也曾經歸順東晉,後來又叛晉北上的。所以說,褚太后用“叛逆”這個詞並沒有什麼問題,當時的朝廷仍然是把所謂的“五胡亂華”當成內亂來看待。
【於是(太后褚蒜子)居崇德宮,手詔群公曰:“……帝既備茲冠禮,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當路,費役日興,百姓困苦。願諸君子思量遠算,戮力一心,輔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歸別宮,以終餘齒。仰惟家國,故以一言託懷。”】——房玄齡《晉書·后妃列傳·康獻皇后褚蒜子列傳》
3、大唐梁國公房玄齡在評價晉元帝司馬睿時,使用了“五胡扛鼎”這個詞,而“扛鼎”這個詞在古籍上,更多的是一種“臣子弒君篡位”,或者“叛賊僭越稱帝”的意思,跟民族身份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說,在大唐時期的不少史學家看來,所謂的“五胡亂華”更多的還是一種“以下犯上”的內部叛亂事件,而不是所謂的“外族侵略”
【史臣曰:晉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滔天方駕,則民懷其舊德者矣。……】——房玄齡《晉書·晉元帝司馬睿本紀》
西晉永嘉之亂時期,匈奴漢國中有數量不小的漢族流民軍,其中作為先鋒攻入西晉首都洛陽的人叫做王彌,而王彌就是東萊人,他手下率領的大多數是青州、兗州的流民,而一直忠誠於大晉的段匹磾、慕容廆等人都是胡人,同樣的事件還有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也不能簡單的看成民族戰爭,畢竟官軍和叛軍都是胡漢聯軍。
還有就是,某些人真的以為,被本族人統治,就一定會更幸福嗎?舉個例子,西晉永嘉南渡時,有大量中州,以及巴蜀地區的流民到了荊州、江淮地區,結果當地人根本不願意接受這些流民,尤其是那些自詡高人一等計程車族。當時有一個叫做李驤的益州人在荊州叛亂,很快被南平太守應詹、醴陵令杜苾二人鎮壓下去。荊州刺史王澄得知這件事後,又派遣成都內史王機去假裝勸李驤投降,結果李驤投降後,王澄就下令把這些叛亂的流民全部扔到長江中餵魚。結果王澄的做法激怒了蜀民,隨後又有益州人杜疇率領流民起義。有沒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水滸傳》裡面那種詔安不就是類似這樣這樣的情節嗎?為什麼黃巢、李自成等人最終都只能反叛到底呢?因為他們也曾經打算歸順朝廷,然而朝廷根本看不上他們,所以他們當然只能反叛到底。
更可怕的是,當李驤之亂平定,杜疇又起義後,因為湘州參軍馮素與益州人汝班之間有矛盾,所以馮素就對湘州刺史荀眺說道:“巴蜀地區的人民都打算謀反。”而荀眺也相信了馮素的話,於是荀眺就打算把移民到荊州、湘州、江淮一代的巴蜀流民全部殺死。因為巴蜀流民都十分害怕,所以“四五萬家一時俱反”,並且推杜苾為盟主。於是杜苾就自稱為梁、益二州牧、以及湘州刺史,起兵反晉。同樣的事情在北宋靖康之亂後的建炎南渡時期也一樣發生過。如果本族的統治者真的很仁慈的話,那麼為什麼這些流民還非要在國難當頭的時候給朝廷“添亂”呢?
【巴蜀流民布在荊、湘間,數為土民所侵苦,蜀人李驤聚眾據樂鄉反,南平太守應詹與醴陵令杜苾共擊破之。王澄使成都內史王機討驤,驤請降,澄偽許而襲殺之。以其妻子為賞,沉八千餘人於江,流民益怨忿。蜀人杜疇等復反,湘州參軍馮素與蜀人汝班有隙,言於刺史荀眺曰:“巴、蜀流民皆欲反。”眺信之,欲盡誅流民。流民大懼,四五萬家一時俱反,以杜苾州里重望,共推為主。苾自稱梁、益二州牧、領湘州刺史。】——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
五胡亂華”這個事件在晉朝時期,就被晉人認為是一場內亂,即“人民內部矛盾”,這並不是現代人為了“民族團結”才提出的概念,要知道當時的人稱這個歷史事件的說法有“胡夷內侮”,或者“五胡叛逆”、“五胡扛鼎”,這應該是當時比較官方的說法。而這裡的“內侮”在古籍中就有“家庭內部矛盾”的意思,“叛逆”有以下犯上的意思,而“扛鼎”有篡奪皇位,或者僭越稱帝的意思,也就是說,晉人仍然是把“五胡”當成自己的臣民來看待的,所謂的“亂華”更多的是被當時的人認為是一場臣民的叛亂,而不是所謂的“侵略”。
1、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6年到公元312年),揚州刺史陳敏在歷陽叛亂,因為賀循、甘卓等人都不願意歸順陳敏,所以陳敏想要血洗江東士族。於是顧榮為了保護江東士族,就去勸說陳敏要冷靜下來,而顧榮在這裡就使用了“胡夷內侮”這個詞:
“中國喪亂,胡夷內侮。觀今日之勢,不能復振,百姓將無遺種。江南雖經石冰之亂,人物尚全,榮常憂無孫、劉之主有以存之。今將軍神武不世,勳效已著,帶甲數萬,舳艫山積,若能委信君子,使各得盡懷,散蒂芥之嫌,塞讒諂之口,則上方數州,可傳檄而定……”——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
而這裡的“內侮”在古籍中有“家庭內部的人員互相欺負”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當時只有新興郡匈奴人劉淵在華北地區建立了匈奴漢國,而石勒、汲桑等人正跟著公師藩為盜匪,而此時的鮮卑族正幫助西晉朝廷一起對抗匈奴漢國的軍隊,屬於王師的陣營,所以這裡所謂的“胡夷”主要還是指代匈奴和羯族。又因為匈奴和羯族都是在漢魏晉時期就開始內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了,所以把他們看成外族侵略者是非常不合適的。這一點連當時的晉人都能看得明白,知道這是一場“人民內部矛盾”,反而是現在的網際網路上的某些或者居心不良,或者不學無術的人,想要利用這種古代的戰爭來挑撥某些矛盾。
2、東晉升平元年即公元357年,晉穆帝司馬聃已經十五歲,於是臨朝稱制的康獻太后褚蒜子就下了還政詔書。而在這封還政詔書中,褚太后使用了“五胡叛逆”這個詞,其中的“叛逆”也有以下犯上的意思,而不是所謂的“外族侵略”。就我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來看,東晉康獻太后褚蒜子很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五胡”這個詞的人。而在當時的北方,匈奴漢國、羯趙已經先後滅亡,遼東慕容氏也已經脫離東晉,自立為燕國,氐族人苻健也是在脫離東晉後,才在關中地區自立為帝,建立前秦的,羌族更是在漢朝就內遷的少數民族了,羌族的首領姚襄、姚萇也曾經歸順東晉,後來又叛晉北上的。所以說,褚太后用“叛逆”這個詞並沒有什麼問題,當時的朝廷仍然是把所謂的“五胡亂華”當成內亂來看待。
【於是(太后褚蒜子)居崇德宮,手詔群公曰:“……帝既備茲冠禮,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當路,費役日興,百姓困苦。願諸君子思量遠算,戮力一心,輔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永歸別宮,以終餘齒。仰惟家國,故以一言託懷。”】——房玄齡《晉書·后妃列傳·康獻皇后褚蒜子列傳》
3、大唐梁國公房玄齡在評價晉元帝司馬睿時,使用了“五胡扛鼎”這個詞,而“扛鼎”這個詞在古籍上,更多的是一種“臣子弒君篡位”,或者“叛賊僭越稱帝”的意思,跟民族身份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說,在大唐時期的不少史學家看來,所謂的“五胡亂華”更多的還是一種“以下犯上”的內部叛亂事件,而不是所謂的“外族侵略”
【史臣曰:晉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滔天方駕,則民懷其舊德者矣。……】——房玄齡《晉書·晉元帝司馬睿本紀》
西晉永嘉之亂時期,匈奴漢國中有數量不小的漢族流民軍,其中作為先鋒攻入西晉首都洛陽的人叫做王彌,而王彌就是東萊人,他手下率領的大多數是青州、兗州的流民,而一直忠誠於大晉的段匹磾、慕容廆等人都是胡人,同樣的事件還有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也不能簡單的看成民族戰爭,畢竟官軍和叛軍都是胡漢聯軍。
還有就是,某些人真的以為,被本族人統治,就一定會更幸福嗎?舉個例子,西晉永嘉南渡時,有大量中州,以及巴蜀地區的流民到了荊州、江淮地區,結果當地人根本不願意接受這些流民,尤其是那些自詡高人一等計程車族。當時有一個叫做李驤的益州人在荊州叛亂,很快被南平太守應詹、醴陵令杜苾二人鎮壓下去。荊州刺史王澄得知這件事後,又派遣成都內史王機去假裝勸李驤投降,結果李驤投降後,王澄就下令把這些叛亂的流民全部扔到長江中餵魚。結果王澄的做法激怒了蜀民,隨後又有益州人杜疇率領流民起義。有沒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水滸傳》裡面那種詔安不就是類似這樣這樣的情節嗎?為什麼黃巢、李自成等人最終都只能反叛到底呢?因為他們也曾經打算歸順朝廷,然而朝廷根本看不上他們,所以他們當然只能反叛到底。
更可怕的是,當李驤之亂平定,杜疇又起義後,因為湘州參軍馮素與益州人汝班之間有矛盾,所以馮素就對湘州刺史荀眺說道:“巴蜀地區的人民都打算謀反。”而荀眺也相信了馮素的話,於是荀眺就打算把移民到荊州、湘州、江淮一代的巴蜀流民全部殺死。因為巴蜀流民都十分害怕,所以“四五萬家一時俱反”,並且推杜苾為盟主。於是杜苾就自稱為梁、益二州牧、以及湘州刺史,起兵反晉。同樣的事情在北宋靖康之亂後的建炎南渡時期也一樣發生過。如果本族的統治者真的很仁慈的話,那麼為什麼這些流民還非要在國難當頭的時候給朝廷“添亂”呢?
【巴蜀流民布在荊、湘間,數為土民所侵苦,蜀人李驤聚眾據樂鄉反,南平太守應詹與醴陵令杜苾共擊破之。王澄使成都內史王機討驤,驤請降,澄偽許而襲殺之。以其妻子為賞,沉八千餘人於江,流民益怨忿。蜀人杜疇等復反,湘州參軍馮素與蜀人汝班有隙,言於刺史荀眺曰:“巴、蜀流民皆欲反。”眺信之,欲盡誅流民。流民大懼,四五萬家一時俱反,以杜苾州里重望,共推為主。苾自稱梁、益二州牧、領湘州刺史。】——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