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食候

    有人故去,本地稱為“老了”、“沒了”。

    當人將氣絕或剛老了之時,做兒女的要急速的給穿上早已準備好的送老衣裳(壽衣)。送老衣裳男為長袍馬褂,頭帽足靴;女的為大襖裙子繡花鞋。壽衣不能帶扣,全用布條繫上,取“帶子”即後繼有人的意思。並在街門上貼白紙,以告之村人家裡死了人。

    同時,要請人幫忙料理後事,先請一村中老者或有威信之人作為統管,統領喪事。統管要安排內外執事各一人,分別負責內務和接待事宜。然後差人分頭給親友們打喪(報喪)、佈置靈堂、縫製孝服、選挖墳穴、買菜備物,有的還要去請吹鼓手等。幫忙料理喪事之人,女的叫作“辦孝的”,男的叫做“舉重的”。

    靈堂位於正間,正北用門板搭制靈床。一切妥當,移屍於靈床之上,頭東腳西仰臥。為死者口中、手裡放上碎銀,並用碎玉封住七竅,以免死者不安生。死者身下鋪黃草紙,身上蓋白布單,叫做“鋪金蓋銀”。靈床前擺供桌,桌上置死者牌位、長明燈、香紙幾個色供品。桌下放一燒紙盆。

    靈堂中,用稻草鋪地,子女按男右女左跪於兩側,燒紙焚香守靈。所燒香紙灰用黃紙包起,為死者的“盤纏”。如有親友客人來拜祭,子女們要叩拜還禮。

    報廟

    一切安排妥當,子女親友們身著孝服,腰繫稻草繩,手拄用柳樹枝做的孝杖,由一執事人領路,繞村慢行痛哭,至村外路口土地廟,朝西燒紙焚香,跪祭哭泣,然後沿原路返回,叫做“報廟”。“報廟”意為給死者在陰曹地府報名,通告閻王準備接收亡魂。

    本地與第三日才將死者入殮,期間每天早中晚各報廟一次。第一次叫做“頭道廟”,第二日中午“報大廟”。

    出殯

    第三日中午前要將死者出殯,俗語稱“出大殯”。早起,孝男孝女跪於靈前痛哭一番,然後幫忙之人將屍身移入棺材。到了測算好的時辰,蓋棺起靈。在用長釘釘棺蓋時,兒女們要喊“爸(或媽)你左(或右)閃身,別碰了頭(或手或腰或腳)。

    如今先要火化才能入殯,會在第三日的凌晨,由一個兒子和幾個親屬陪同,由靈車拉往火葬場火化。一般三四點鐘就要出發,以免回來晚誤了出殯的時辰。通往火葬場的路上,要在車上不停地往外撒紙錢,叫做“買路錢”。“火化”本地俗語“殮”。

    蓋棺完畢,在執事人的“起靈了”聲中,長子將一瓦盆舉過頭頂摔碎,俗稱“摔老盆子”同時由八個人抬槓上肩,抬起靈柩。接著,一執事人手拿紙錢,邊走邊撒,前頭引路,去往墳地。後面吹鼓手大吹長杆奏哀樂,再是靈牌桌和靈柩,由死者的外甥手持的紙紮童男童女在靈桌兩邊。長子手持引魂幡和孝杖緊隨其後,再是按長幼遠近排序跟隨的身穿孝服手拄孝杖的其他子孫和親友們,一般女眷在後。最後是花圈紙錢等。

    送葬隊伍緩緩前行,行至村中街上十字路口,要停靈設供擺“路祭”。子女跪於兩側,親屬朋友兩三人一組依次至靈前,行三拜九叩大禮,子女兩邊叩謝還禮。祭後,扔掉孝杖,在哀樂和哭聲裡繼續向墳地前行。

    送出村外,將至墳前,女眷脫下孝服,兜一把黃土,即刻返回,有“女不得見下葬”的講究。至家後將土撒於院中。

    由子孫和男性親友將靈柩送到墳地,先由執事人手拿小笤帚作打掃墳穴狀,然後放棺入穴,前南後北向。棺入穴,放入長明燈、鏡子、梳子等物,子孫親友每人一捧土撒入棺上。撒土時長子要喊“爸(或媽)啊,你閉閉眼,別迷了眼啊。”然後幫忙料理喪事者持鍁掩埋培土,作圓形墳體。

    下葬完畢,長子將引魂幡插在墳頭,所有人脫下孝服,把腰間所繫稻草繩解下圍於墳周,謂之“圈墳”。執事人用樹枝繞墳體劃一圈,意為“圈住”後,手拿裝有麥子、玉米、小米、大米、豆子等五穀的“子孫袋”在前引領,邊撒五穀邊唸叨“一撒金,二撒銀,三撒子孫一大群···”,其他人在後跟隨,順時針以圈繞墳三週,離開回家等待喪宴。

    送盤纏

    出殯的當晚,也就是死者死後第三天傍晚,子女本家們要去村外路口“送盤纏”。所謂盤纏,有鄰居親友等送的紙錢(俗稱“包袱”),扎制的元寶箱、搖錢樹、金山銀山等,主要的是要扎制一輛用來裝盤纏的車,風俗為男扎馬車,女扎牛車。

    到了路口,把盤纏裝車,孝子孝女面向西跪於兩旁。先由執事人宣讀寫在草紙上的“通行令”,大意為:死者的生卒、功德,兒女們盡心操辦喪事的過程,所收的“包袱”等等。最後還要說“此人一生行善勤勞,大鬼小鬼讓讓路啊,讓他早上路吧,遊魂野鬼別為難啊,箱裡有錢,各拿各散啊···”。

    宣讀完畢,點燃盤纏,同時,子女們要哭喊“爸(或媽)啊,給你送錢啊,別不捨得花啊,西方大路上啊,難處使錢,甜處安身啊···“,其形甚悲。短短几句話,道出了人活一世多少的艱辛困苦!

    圓墳

    下葬後的第三日,子女們要到墳前培土壓紙錢,叫做“圓墳”。

    燒七

    人死後之日起,每七天子女們要到墳前設供燒紙祭奠,直到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俗稱“燒七”。其中五七和七七最為重視,除了兒女,近支親友們也要來祭奠亡者,還要扎紙。

    燒百日

    人死的第一百天要“燒百日”,情同燒七。

    燒生日

    死者故去後的第一個生日,兒女們要為其“燒生日”,也是上墳燒紙祭拜。

    燒週年

    人死一週年、兩週年、三週年三個祭日,兒女親友們要給其“燒週年”。一週年,尤其是三週年要辦的隆重一些,二週年次之,有“五七三週年,兒女要齊全”的俗語。

    燒完三週年,整個喪葬禮儀也基本完成,只待每年的清明、十月一、過年等節日時兒孫上墳祭奠了。

    另外,關於喪葬,本地還有一些的傳統習俗說法:戴孝三年不向親友拜年;第一年過年時不貼對聯,第二年貼白聯,第三年貼紫聯,以後正常貼紅聯;戴孝期間家中不能辦嫁娶喜事,也不宜參加別人的喜宴;未成年的孫輩在出殯時的孝服為紅腰帶紅帽子;孝子在出殯時拄的孝杖越粗越短說明越孝順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小孩幼兒園都舉行謝師宴了,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