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表又名桓表、表木,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標識的立柱。那麼,華表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樣發展演變的?華表起源很早,在遠古時期堯舜時代就出現了,但起因卻又有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那時的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誌,這就是華表的最初形狀。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後來統稱為“桓木”。在古代,“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漸漸地就讀成了“華表”。古代稱:“表者,標也。”意思是指路標,即是在交通要道口立之木製路牌,形狀是在木柱上方加木橫板。遠古先民們十分高興接受這種提供方便的“華表木”,所以在當時十分普及。
第二種說法:在遠古時期,華表名“謗木”、“誹謗之木”、“納諫之木”。古代的“納諫之柱”為何用誹謗二字冠名?翻看《現代漢語詞典》不難發現,誹謗似乎並不是一個好詞,其詞語的解釋是“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然而,在中國古代,“誹謗”二字卻不是一個單純的貶義詞。《說文》曰:“放言曰謗,微言曰誹。”就是說,公開表達不滿叫做謗,私下表達不滿叫做誹。而且,誹謗一詞本身還含有“進諫”之意。
相傳堯、舜二位偉大的帝王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可見誹謗這個詞在古代是議論是非、指責過失的意思,相當於現代的提意見,並不是指造謠汙衊、惡意中傷。所以“誹謗木”類似現在的“意見箱”,也就是鼓勵人們提意見。偉大的堯帝規定,民眾有意見, 可以向看守人陳述, 如來人願去朝廷面陳想法, 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於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 堯帝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瞭解。所以,《尚書·堯典》對堯帝大加頌揚,但並不是稱讚他有多麼高的本領、多麼大的神通,而是讚頌他與平常百姓密切相連的關係。因此,司馬遷在《史記》中富有激情地評價堯帝:“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即:“堯帝的仁德如天大,智慧如神。接近他如太陽般溫暖,遠望他如雲霞般燦爛。他富有而不驕傲,高貴而不傲慢!”
堯帝之後,偉大的舜帝繼位,更加重視體察民情。他令人在朝廷前設立木牌,名“誹謗木”,讓百姓把批評意見寫在木牌上。因舜帝的名字叫“重華”,所以“誹謗木”就被人們稱為“華表”。
秦始皇時代,為加強專制統治,廢除了華表。漢代又恢復華表,稱做“桓表”。由此可見,華表最初是發揚民主的工具,只是由於封建帝王不愛聽批評,不準人民提意見,因此華表逐漸成為街心路口的路標,後來又變成一種石雕藝術,作為建築物的裝飾品。
據晉代崔豹在《古今注·問答釋義》記載:“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工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腸路也。”崔豹所說華表木的形狀與現存的天安門前的華表大致相同。今天,天安門前的華表仍然保持了“以橫木交柱頭”、“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只是華表的“謗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諫言,而被象徵皇權的雲龍紋所代替,成為皇家建築的一種特殊標誌。
第三種說法:華表起源於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誌。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hǒu)”,漢族民間傳說這種怪獸性好望。遠古時期,先民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誌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誌不同而各異。到了封建社會,圖騰的標誌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的詩句,其意就是說華表的校頂上雕飾的是白鶴。如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華表上確實雕飾有白鶴。據傳這是因為一個名叫丁令威的人,學道成仙,化鶴歸未,立於華表上作歌,故人們以後將白鶴雕刻於華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每個柱頭上都有一個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面還有一對華表,上面的蹲獸是頭朝宮內。據北京古老傳說:華表柱頭上的蹲獸,名叫犼,性好望。犼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於紙醉金迷的宮廷生活,它好像在對帝王說,經常出來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戀山水,廢棄政務,它好像在對出遊的皇帝說,快些回來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歸”。
第四種說法:華表是由一種古代的樂器演變而來。這種樂器名為“木鋒”,是一種中間細腰、腰上插有手柄的體鳴樂器。先秦時,代天子徵求百姓意見的官員們,奔走於全國各地,敲擊木鋒以引起人們注意。後來,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徵求意見,而是等人找上門來,將這種大型的木鋒矗立於王宮之前,經過演變,就成了華表。
第五種說法:華表原是古代觀天測地的一種儀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觀察天文的儀器為表,人們立木為竿,以日影長度測定方位、節氣,並以此來測恆星,可觀測恆星年的週期,古代在建築施工前,還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築因施工期較長,立表必須長期留存。為了堅固起見,常改立木為石柱。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這些建築物的附屬部分,作為一種型制而保留下來,每每成為宮殿、壇廟寢陵等重要建築物的標誌。後世華表多經雕飾美化,表柱有圓形。八角形,雕有蟋龍雲紋,柱頭有云板,校頂置承露盤,華表的實用價值逐漸喪失而成為一項藝術性很強的裝飾品。
具體來說,由木頭製作的誹謗木演變為雕刻精細的石柱,形成蟠龍纏繞的華表,據考始於漢代。從東漢開始,華表漸漸地出現在陵墓前,成為“墓表”或“神道石柱”。南北朝時期,陵墓前使用華表更為流行,其形制上也已經與明清時期陵墓前的華表沒有什麼差別。唐宋時期,華表作為路標的功能逐漸消失,逐漸演變為象徵性建築,立於皇宮、皇陵等建築的前面。在歲月的流逝中,華表已經完全失去了其最早的納諫功能,但華表最初作為誹謗木的歷史卻仍然值得人們深思。
華表又名桓表、表木,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標識的立柱。那麼,華表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樣發展演變的?華表起源很早,在遠古時期堯舜時代就出現了,但起因卻又有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那時的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誌,這就是華表的最初形狀。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後來統稱為“桓木”。在古代,“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漸漸地就讀成了“華表”。古代稱:“表者,標也。”意思是指路標,即是在交通要道口立之木製路牌,形狀是在木柱上方加木橫板。遠古先民們十分高興接受這種提供方便的“華表木”,所以在當時十分普及。
第二種說法:在遠古時期,華表名“謗木”、“誹謗之木”、“納諫之木”。古代的“納諫之柱”為何用誹謗二字冠名?翻看《現代漢語詞典》不難發現,誹謗似乎並不是一個好詞,其詞語的解釋是“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然而,在中國古代,“誹謗”二字卻不是一個單純的貶義詞。《說文》曰:“放言曰謗,微言曰誹。”就是說,公開表達不滿叫做謗,私下表達不滿叫做誹。而且,誹謗一詞本身還含有“進諫”之意。
相傳堯、舜二位偉大的帝王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可見誹謗這個詞在古代是議論是非、指責過失的意思,相當於現代的提意見,並不是指造謠汙衊、惡意中傷。所以“誹謗木”類似現在的“意見箱”,也就是鼓勵人們提意見。偉大的堯帝規定,民眾有意見, 可以向看守人陳述, 如來人願去朝廷面陳想法, 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於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 堯帝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瞭解。所以,《尚書·堯典》對堯帝大加頌揚,但並不是稱讚他有多麼高的本領、多麼大的神通,而是讚頌他與平常百姓密切相連的關係。因此,司馬遷在《史記》中富有激情地評價堯帝:“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即:“堯帝的仁德如天大,智慧如神。接近他如太陽般溫暖,遠望他如雲霞般燦爛。他富有而不驕傲,高貴而不傲慢!”
堯帝之後,偉大的舜帝繼位,更加重視體察民情。他令人在朝廷前設立木牌,名“誹謗木”,讓百姓把批評意見寫在木牌上。因舜帝的名字叫“重華”,所以“誹謗木”就被人們稱為“華表”。
秦始皇時代,為加強專制統治,廢除了華表。漢代又恢復華表,稱做“桓表”。由此可見,華表最初是發揚民主的工具,只是由於封建帝王不愛聽批評,不準人民提意見,因此華表逐漸成為街心路口的路標,後來又變成一種石雕藝術,作為建築物的裝飾品。
據晉代崔豹在《古今注·問答釋義》記載:“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工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腸路也。”崔豹所說華表木的形狀與現存的天安門前的華表大致相同。今天,天安門前的華表仍然保持了“以橫木交柱頭”、“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只是華表的“謗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諫言,而被象徵皇權的雲龍紋所代替,成為皇家建築的一種特殊標誌。
第三種說法:華表起源於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誌。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hǒu)”,漢族民間傳說這種怪獸性好望。遠古時期,先民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誌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誌不同而各異。到了封建社會,圖騰的標誌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的詩句,其意就是說華表的校頂上雕飾的是白鶴。如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華表上確實雕飾有白鶴。據傳這是因為一個名叫丁令威的人,學道成仙,化鶴歸未,立於華表上作歌,故人們以後將白鶴雕刻於華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每個柱頭上都有一個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面還有一對華表,上面的蹲獸是頭朝宮內。據北京古老傳說:華表柱頭上的蹲獸,名叫犼,性好望。犼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於紙醉金迷的宮廷生活,它好像在對帝王說,經常出來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戀山水,廢棄政務,它好像在對出遊的皇帝說,快些回來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歸”。
第四種說法:華表是由一種古代的樂器演變而來。這種樂器名為“木鋒”,是一種中間細腰、腰上插有手柄的體鳴樂器。先秦時,代天子徵求百姓意見的官員們,奔走於全國各地,敲擊木鋒以引起人們注意。後來,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徵求意見,而是等人找上門來,將這種大型的木鋒矗立於王宮之前,經過演變,就成了華表。
第五種說法:華表原是古代觀天測地的一種儀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觀察天文的儀器為表,人們立木為竿,以日影長度測定方位、節氣,並以此來測恆星,可觀測恆星年的週期,古代在建築施工前,還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築因施工期較長,立表必須長期留存。為了堅固起見,常改立木為石柱。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這些建築物的附屬部分,作為一種型制而保留下來,每每成為宮殿、壇廟寢陵等重要建築物的標誌。後世華表多經雕飾美化,表柱有圓形。八角形,雕有蟋龍雲紋,柱頭有云板,校頂置承露盤,華表的實用價值逐漸喪失而成為一項藝術性很強的裝飾品。
具體來說,由木頭製作的誹謗木演變為雕刻精細的石柱,形成蟠龍纏繞的華表,據考始於漢代。從東漢開始,華表漸漸地出現在陵墓前,成為“墓表”或“神道石柱”。南北朝時期,陵墓前使用華表更為流行,其形制上也已經與明清時期陵墓前的華表沒有什麼差別。唐宋時期,華表作為路標的功能逐漸消失,逐漸演變為象徵性建築,立於皇宮、皇陵等建築的前面。在歲月的流逝中,華表已經完全失去了其最早的納諫功能,但華表最初作為誹謗木的歷史卻仍然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