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騾子的東鍋

    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故事講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勞改下放的知識分子章永璘無意間撞見了正在池塘邊洗澡的黃香久,這一特殊的見面方式,使章永璘記住了黃香久。 在時隔八年後,章永璘再次和黃香久相遇,而這次的相遇讓他們成了夫妻。 但在成為夫妻的前幾個月裡,章永璘卻是一個沒有能力過夫妻生活的人,於是兩人因此而有了間隙。 誰知在章永璘參加了一次抗洪搶險之後,竟奇蹟般的恢復了效能力,本以為兩人就此修好,但章永璘之前曾撞見了黃香久和別人的姦情,內心一直無法釋懷,從而兩人關係更加僵化,最終以離婚收場。 這樣一個原本很普通的男女故事,被放在了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背景下,而讓這個故事有了更深的歷史印跡。 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下,人性本質的東西被強勢壓制,連章永璘自己也將自己性無能的原因,歸咎於當時那種病態的社會環境,由此也可看出,當時社會環境的惡劣。 而最讓人擔心的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的禁錮,就如小說中寫道:“他們那種毫無報怨的、任憑自己的生命和命運像流水上的浮葉,漂到哪兒是哪兒的態度,表現了我們這個民族靈魂深處的溫順、達觀和樂天知命。我在他們中間,竟有時會懷疑自己:為什麼要思考?在宿命面前,思考又有什麼用?” 但章永璘知識分子的本性,讓他不能不思考,思考自己的命運,甚至思考國家的命運。 而這種對個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也是讓他最後決定與黃香久離婚的主要原因,因為他要為自己、為國家尋找新的出路。 小說裡有大段的章永璘對自己、對當時環境的思考,這種思考既是小說要表現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男女主人公故事發展的背後推手。 再來說說黃香久,這個女人之前結過兩次婚,在和章永璘結婚後,其精明、能幹,把新家打理的僅僅有條,但這種精明能幹一方面讓章永璘稱讚,另一方面卻又讓章永璘有了愛情從想象到現實的幻滅。 其實兩人最初結合的原因,也是當時解決兩人各自所處情勢的最優方案。其中感情的因素比較少,又加之在當時的高壓環境下,所以出現結婚初期,章永璘沒有效能力的問題。 後來在不斷的摩擦和矛盾中,兩人反而情愫漸生,當然這期中也有黃香久因姦情而產生的愧疚和補償心理的因素。 但可能也正是這種真實、有溫情、有羈絆的環境,反而讓章永璘恢復了效能力,也就是說,章永璘在一個由女人所打造出來的,有感情、有溫度的小世界裡,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 在小世界的改變,讓章永璘開始思考大世界改變的可能性,當然也不排除當時的現實因素。於是章永璘提出離婚,一切都是那麼的義正言辭,甚至更有悲壯的色彩。 而這時,黃香久選擇了理解與放手,即便她真愛,即便她不捨。 於是在小說最後,作者寫道:“世界上最可愛的是女人!但是還有比女人更重要的!女人永遠得不到她所創造的男人!”看來在男人的世界裡,女作永遠不是最重要的。 小說的題目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我想問,男人的另一半是什麼,這個問題還是我自問自答吧,我看男人的另一半是男人自己。 既然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另一半是男人自己,那麼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嗎,女人的另一半是自己嗎?但從這部小說中來看,男人只怕不僅僅只是女人的一半。 對於男女的這種定位,我們沒有必要去批判或是讚美,既沒有必要去批判或讚美小說中的章永璘或黃香久,也沒有必要去批判或讚美現實中的男人或女人。 不管是小說中的章永璘、黃香久,還是現實中的男人、女人,幾千年來,男女間的這種定位,都有其自身與歷史的原因,但我想,這隻怕也是男女之間問題產生的根源吧。 這部小說,在當初被稱為傷痕文學,我想這是那段特殊的歷史在人們心頭留下的疤痕。 那同樣,男女的這種定位,只怕也是男人在女人心上留下疤痕的另一個原因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個好看點的高達模型M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