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出自歐陽修的《踏莎行》
賞析
扶風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註釋】
【評解】
這是一首寫離情的佳作。在抒寫遊子思鄉的同時,聯想到閨中人相憶念的情景,寫出了兩地相思之情。上片寫馬上徵人。以景為主,融情於景;下片寫閨中思婦。以抒情為主,情寓景中。構成了清麗纏綿的意境。這首詞表現出歐詞深婉的風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集評】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春水寫愁,春山騁望,極切極婉。王世貞《藝苑巵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淡語之有情者也。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唐宋人詩詞中,送別懷人者,或從居者著想,或從行者著想,能言情婉縶,便稱佳構。此詞則兩面兼寫。
前半首言徵人駐馬回頭,愈行愈遠,如春水迢迢,卻望長亭,已隔萬重雲樹。後半首為送行者設想,倚闌凝睇,心倒腸回,望青山無際,遙想斜日鞭絲,當已出青山之外,如鴛鴦之煙島分飛,互相回首也。以章法論,“候館”、“溪橋”言行人所經歷;“柔腸”、“粉淚”言思婦之傷懷,情同而境判,前後闋之章法井然。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寫行人憶家,下片寫閨人憶外。起三句,寫郊景如畫,於梅殘柳細、草薰風暖之時,信馬徐行,一何自在。“離愁”兩句,因見春水之不斷,遂憶及離愁之無窮。下片言閨人之悵望。“樓高”一句喚起,“平蕪”兩句拍合。平蕪已遠,春山則更遠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則人去之遠,不能自睹,惟存想象而已。寫來極柔極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出自歐陽修的《踏莎行》
賞析
扶風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註釋】
【評解】
這是一首寫離情的佳作。在抒寫遊子思鄉的同時,聯想到閨中人相憶念的情景,寫出了兩地相思之情。上片寫馬上徵人。以景為主,融情於景;下片寫閨中思婦。以抒情為主,情寓景中。構成了清麗纏綿的意境。這首詞表現出歐詞深婉的風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集評】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春水寫愁,春山騁望,極切極婉。王世貞《藝苑巵言》:“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淡語之有情者也。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唐宋人詩詞中,送別懷人者,或從居者著想,或從行者著想,能言情婉縶,便稱佳構。此詞則兩面兼寫。
前半首言徵人駐馬回頭,愈行愈遠,如春水迢迢,卻望長亭,已隔萬重雲樹。後半首為送行者設想,倚闌凝睇,心倒腸回,望青山無際,遙想斜日鞭絲,當已出青山之外,如鴛鴦之煙島分飛,互相回首也。以章法論,“候館”、“溪橋”言行人所經歷;“柔腸”、“粉淚”言思婦之傷懷,情同而境判,前後闋之章法井然。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寫行人憶家,下片寫閨人憶外。起三句,寫郊景如畫,於梅殘柳細、草薰風暖之時,信馬徐行,一何自在。“離愁”兩句,因見春水之不斷,遂憶及離愁之無窮。下片言閨人之悵望。“樓高”一句喚起,“平蕪”兩句拍合。平蕪已遠,春山則更遠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則人去之遠,不能自睹,惟存想象而已。寫來極柔極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