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凡雜談
-
2 # 王一凡152
有意思的提問
時間的流逝是客觀的,對時間的感知是主觀的我們計算時間的是有標準的,一秒定義為長為一米的鐘擺擺動一週的時間。
然而,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卻不同,有時認為快,有時認為慢原因如下
1,大腦儲存有限,沒有記憶點人的大腦記憶能力有限,記憶方式也不是電腦式的從頭到尾記錄,對於重複的不重要的事情,會選擇性忘記,例如你昨天吃了米飯,十天前吃了米飯沒有,這種不重要事情就會慢慢遺忘。
如果一件事沒有引起我們的興趣,或者得到重視,就會沒有記憶點,沒有記憶點就會覺得沒有發生,然而時間卻在流逝,所以覺得時間長。
2,專注力減少時間感知如果你上午在一個地方高空彈跳,下午在海洋館遊玩,晚上看電影,半夜被叫起來吃夜宵!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你喜歡做的,就會全心投入在這些事情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所以,往往感覺才一天怎麼過得比過去一個月還充實,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快,想要一直保持這樣狀態。
時間本身並沒有快慢之分,都是一樣的。至於你感覺有時過得快,有時過得慢,是你的心情決定的。當我們無憂無慮的時候,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當一個人特別忙碌的時候,也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太快,總是有太多的事情沒有時間去做。等待某一件事或者等待某一天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時間總是過得很漫長,總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但是當等待那一刻真正來臨的時候。後頭看一看,還是會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我們的人生中總是有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去做,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目標要去達成。許多時候我們處在一個等待的過程中,總希望時間過得快點、再快點。而目標真正達成的那一天,才發現這個等待的過程其實才是最美好的。歸根結底,時間永遠都是不夠用的,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讓生活節奏慢一點也挺好,用有限的時間去感受生活中無限的美好。